人们总认为金钱和幸福之间有必然联系,到底有多少金钱才能置换一份幸福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拥有金钱不是目的,主要是如何运用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有它之后,应该如何去做,这才是最重要的。
追求速度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等红灯的行人神情都很焦躁,紧张的生活对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人被时间的巨轮逼得喘不过气来,但同时又相信忙碌才能带来充实的人生,因此不敢怠慢地填满每一分每一秒,忙进修,忙休闲,连度假都分秒必争,生命乐趣就在一连串的赶、赶、赶中被剥夺了。整个人生无时不在和金钱挂钩,总以利益去盘算生命的过程。
幸福与财富并不互相抵触,若问一个是否幸福的问题,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会想自己的不幸,因为看看自己的所有,除了一无所有就是未实现的目标。其实,力求实现目标的过程,比目标实现更令人幸福,但就是极少人能体会到这一点。
感动平凡生活的每一天,不以金钱衡量一切;保持一颗鲜活的心,即使有些挫折也会使你幸福,而只有幸福才会让生活更美丽。
不要以为只有富人才能获得开心幸福,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即使身无分文,我们照样可以得到幸福。许多人认为成功的定义就是拥有很多很多钱。但是,金钱不是成功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帮助你成功的工具,借助金钱有利于实现成功,但拥有金钱或金钱本身并不意味着你一定成功。拥有财富不是成功的终点,不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也不是一天到晚享用无尽的美食——那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而且那样的生活过一个月就会把人无聊死。有一位优秀的驯马师,他的财富足以令许多人羡慕。但他仍坚持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第一个到跑道迎接他指导的马匹。让每一天提早开始是他的习惯。他并没有因财富的增加而放弃这一习惯,仍然默默地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这自然使他成为他所在行业里的顶尖人物。正在为没有金钱而深深失望的朋友们,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要,钱不是人活着的目的。重要的是,选择你喜欢的工作领域,每天脚踏实地去做,去努力,把工作作为一种享受,从中体会乐趣。日复一日,你的努力自然会带来成功。而金钱往往是工作或事业成功的副产品。
正确树立“金钱是工具而非目的”这种观念,将使金钱、事业相得益彰,为你的的人生添彩。如果你此时拥有比较有限的资金,就好好利用它们,投入到所喜爱的事业中,然后努力去做。不想让自己的生命之树枯萎,必须通过奋力拼搏给予它滋养。所有成功的人士无一不是经历了百折不挠的努力后才获得丰硕成果的。
□金钱能够换来幸福吗?
金钱能换来幸福吗?心理学家奥斯瓦尔德和加德纳对9000人进行了随机抽样,查询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状况。样本中,有的人幸运到发横财的地步,如中了彩票,赌球赌赢了,或者天上掉下一笔遗产。在这个信息基础上,他们可以估计金钱对幸福的影响。5万英镑或7.5万美元左右的横财足够让人们显著提高幸福的感觉。可多少钱才能让一个真正不幸的人幸福起来呢?根据此项研究,需有一笔100万英镑或150万美元的横财才行。此外,金钱的影响也是相对的。同样多的财富,让你在世界绝大部分角落感到和克利萨斯一样富有,但在蒙特卡洛或巴哈马,你却跟叫花子差不多。3位瑞典经济学家2002年发现,人类的幸福不光取决于绝对收入,还取决于他们在收入等级上的相对地位。他们以剧本的形式用一系列问题询问一个样本人群,要他们在两种想象的未来社会中做选择。多数人表达了对收入分配更平等的社会的偏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害怕在不平等的社会里掉到最下层。人们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生活与预期不符。原有的期盼没有得到满足,实际的生活不是原来预期的那样,我就会快乐不起来。因此,在该做的要努力做好的基础上,对事情的结局不要期望值太高,怀一颗平常心面对纷争的世界,你就不会心绪波动太大。
香港一位作家说的一段话也许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口袋里没钱(现实状态比较贫困),心里也没有钱(期望值也低)的人不算苦;口袋里没钱,心里却装着钱的人最苦;口袋里有钱,心里却没钱的人最幸福。”
□老板与打工仔哪个更幸福
(1)富有者的快乐与不快乐
一般来说,收入和财富与生活中许多正面的追求目标有关:富有的人通常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健康和更长的寿命等等。似乎可以就这样推出结论:越是富有的人就越比其他人幸福。
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财富与快乐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有钱的人更快乐。人们对于能够带来幸福的事物的选择中,金钱财富占有很高的地位。也就是说,相当多的人认为争取幸福的主要途经之一是占有充足的财富。人们总是梦想从财富中得到幸福,而且这种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普遍。一项调查表明,从1970年到1998年的近30年间,认为“财富对幸福的影响最重要”的人,从39%上升到74%,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幸福感的第一要素,超出了“有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成为本行业的权威”、“帮助贫困的人”和“建立和维护和谐家庭”等的重要性。
跨国跨文化比较研究显示,一些富裕国家中对生活满意并具有幸福感的人的比例高些。其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强的生活稳定感、更大的自由度,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幸福感较高。
富有者更快乐的原因可能是:富有的人更容易实现他们的愿望。
没有生活负担,不必为养家糊口而奔波操劳。但更多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人拥有的财富达到一定限度,财富和幸福感的正相关关系便消失了。经比较研究发现,人均产值80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中,财富和幸福感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并不带来相应的幸福感的提高。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1946~1978年间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发现人们的快乐水平并没有随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反倒有下降的趋势。从个体角度而言,这个特点仍然存在。缺乏基本的舒适生活条件的人,幸福感的体验往往较低。而在“衣食足”的人群中,财富的多寡,与主观幸福体验的关系很微弱。或者说,在达到舒适温饱之后,财富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弱。只有少数巨富人群的幸福感比一般人口稍高一点,财富和幸福感不成比例。事实上,超级富翁的一个共识是“金钱可以增强,也可以消弱幸福感,这取决于如何使用财富”。原因之一是人有一种很强的适应性,当他开始有钱时很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快乐就会逐渐下降,回归到个体的情感基点。
富有的人并不比贫穷的人快乐多少的原因是:比较心理。人更容易与条件和处境与自己相似的人比,富人阶层中,有比他更有钱的人,这样一比,其快乐感就下降了很多。
适应心理。富人在刚富时会很快乐,但久而久之,因适应心理使然,他会觉得他的富有给其带来的快乐感也不过如此。
因快乐与达到目的难易程度成正比。富有的人对物质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随心所欲,他想要什么很容易达到,因此快乐感相应减低。
富有的人欲望更高,而并不是所有欲望都能实现,故并不像平常人想象的那样快乐。综合各种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在低收入人群中,金钱是影响幸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中产阶级或富有阶层中,幸福与金钱的关系不大。或者说,金钱对幸福的影响力,随着从贫穷到富有的过渡而逐渐减弱。
有句西方谚语:富人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有人考证,这是翻译的笔误,原意并非如此。但以它这么多年的深入人心来看,人们还是宁愿相信原意就是如此,富人就是很难进入天堂的。
穷人对富人的憎恨是发自本能的,就连富人自己也都有种罪恶感。
打工的人常常这样算账:老板进了多少货,进价多少,卖价多少,赚了多少,才分给我多少;或者这样想,我工资多少,创造的价值多少,剩下多少被老板剥削了。照这样算下去,世界上有多少个老板,就有多少个黑心肝。
其实,账是只有老板自己清楚的,也许一笔生意是赚了很多,但一年中还有很多没有生意的时候,没有生意仍然有支出,所以公司不能不有所储备。另外还有一些生意是亏本的,公司要办下去,总得扯平了算账,削高补低,才能维持。既然亏本的时候工资要照发,赚了钱也不可能全部分光,老板和打工仔的着眼点不同,算法也就不一样。
不少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只算自己创造的价值,不算自己产生的消耗,更看不到自己所取得的一切,必须依靠企业这个平台,而搭建这个平台所消耗的庞大费用,是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来分担的。
(2)打工者如何计算幸福的价值
打工者的局限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得见具体的业务,看不见整个企业的运作。要营造好企业这个平台,老板所付出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精力、学识、智慧,这些也许就是他人生的全部贮备,是一个人的生命精华,这笔账又该如何去算呢?
俗语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小孩子往往只看见父母的威风,不知道父母的辛劳。穷人的常识是基于自己的拮据生活获得的,移植到富人身上难免有些局限,让穷人去理解富人,就像让富人理解穷人一样,两方都难。
其实,富人的成功,更多的是来自于他自己的素质和努力。而很多穷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承认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他们宁肯把穷的原因归结为没有一个好爸爸,没有一个好社会,没有一个好时机,最后还因为自己没有一颗丑恶的心,这样,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不仅自己没有责任,还可以骄傲和自豪,还可以抨击和嘲讽,把富人说得一钱不值,何其快哉!
(3)老板值得你去羡慕吗
很多人羡慕当老板的,其实老板并不自由。当老板就得学会演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做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给人以依赖和鼓舞。只有夜深人静,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才能御下面具,恢复到真正的自己。此时白天的伪装土崩瓦解,他才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空虚。
当老板责任太重大,很多时候不得不把自己暂时忘掉,搁在一边。尽管很多人当老板的初衷是想实现自我价值,但实际上当了老板之后,很多人又失去了自我,变成环境的附庸,成为一个庞大机器的一部分。
从来没有一个老板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一个人权力越大,对企业付出的心血就越多,他就越不能自由,越彻底地成为奴隶,成为他自己事业的奴隶。
老板如此,明星如此,一切想要出人头地的人都是如此,永远在戴着脚镣跳舞。
其实,富人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富人当年在街边练摊的时候,你不也对他嗤之以鼻吗?你吃着单位的大锅饭,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吃饱足矣,有住房,有医疗,有退休金,更重要的是不会受人白眼,不会担惊受怕,你还想怎样?
富人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像登山,其中的艰险,不是山下的闲人可以体会的。登山是个过程,谁也不能预料结果。结果往往是简单的,而过程却很复杂,每一次不同,每个人不同,就像财富的聚积,更多的意义是在过程之中。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个中了大奖的彩民,哪怕手中的钱一样多,生命的质量却不相同。比尔·盖茨就算有一天财产全部蒸发了,他也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人在严酷的环境中,最强烈的本能就是生存;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唯一的选择就是盈利。当一个老板,因为企业是你自己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谁也不会因为你生意不好就同情你,谦让你。该交的税要交,该付的工资不能不付,房租、水电、办公费等等,一分也不能少。
所以老板的压力不知比职员大多少。替人打工的,只要有本事,哪里找不到一碗饭吃!吃得饱就继续干,吃不饱,一走了之,炒老板的鱿鱼。
老板和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永远都是没法比的。作为老板,企业是你的,只要一天不关门,你就一天不能停止去找米下锅。
今天有米,谁也不能保证永远有米,所以老板即使赚了钱也有危机感,没有赚钱更是寝食不安,至于亏了本的,那彻骨的焦虑,外人又怎么能够体验。
□聪明的人才会感到幸福吗
调查显示,才智高的人的快乐感并不比一般人高。按说,聪明人通常赚钱比一般人多,社会地位比一般人高,应该比一般人更为快乐,但结论并不支持这一猜测。
原因可能有两个:聪明人的欲望更高。
是决定人经济及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是情商而不是智商。天资、聪明、才智与一个人的幸福的实现有什么关系呢?有这样一种说法,人越聪明就越容易痛苦,即所谓“智慧的痛苦”。有的西方学者就持这种观点:“才智和知识只不过是疯狂和愚蠢。才智越多苦恼就越多,增加知识就是增加痛苦。”近年来,心理咨询的统计结果也表明,高学历人群是产生痛苦、焦虑心理的高发人群。确实,才智和知识往往招致痛苦:才智越高、知识越多,感受到的痛苦往往就越多。这里原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才智越高、知识越多,欲望往往也随之越高越多,因而遭受痛苦和不幸的可能性就越多,痛苦和不幸也越难避免。另一方面,知识多、才智高的人,感受能力敏锐,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痛苦和不幸。持这种看法的人往往忽视了事情的另一面,即才智越高、知识越多,欲望确实随之越高越多,但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可能性同样也越高越多。另一方面,他们敏锐的感受力也同样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所以,说才智越多就越痛苦是片面的。全面地看,才智是苦乐祸福的共同源泉。
进一步看,天资、聪明、才智和幸福的实现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其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才智,就可能实现什么样的幸福;如果他缺乏某种天资,就不可能实现某种幸福;某种天资是实现某种幸福的必要条件、必要因素。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人一生都想当小说家,他们多少年来,都一直努力地写,或者一直欲罢不能。但是,他们往往写了个开头,就怎么也写不下去了,结果是一篇又一篇的小说的开头;或者硬是拼命写出来的,也根本不像什么小说。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小说家的天资。如果一个人没有小说家的天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成为一个小说家的幸福;他若成为小说家,必须有小说家的天资。可以这样说,小说家的天资是实现小说家的幸福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