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必读系列:青少年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42793300000049

第49章 好问的爱迪生

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奉献给人类的一千几百种发明创造,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然而他并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是他妈妈南希独具慧眼,培育引导他走上了科学发明之路。

爱迪生幼年家贫,父亲是个木匠。他的妈妈南希,当过教师,后因孩子多不得不回家当家庭主妇。她辛勤操持一家人的生活,并以大量心血教育了儿女。

爱迪生是她的小儿子,幼年身体瘦弱,沉默寡言,但他的头脑却像上足发条的钟表,总是不断地思考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花草树木为什么在春天发芽生长,到了秋冬就枯败衰亡?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妈妈理解孩子的心理,非常珍惜爱迪生的这一特点。她总是尽可能地给以科学的回答,使孩子领会,并进一步加以诱导,启发孩子多思考问题,开发智力。

爱迪生五岁那年春天,家里的老母鸡趴在窝里孵蛋,一天到晚不出来,也不吃不喝。爱迪生感到非常奇怪,蹲在窝外看得出神,伸手去摸那些热乎乎的蛋,老母鸡突然竖起颈上的羽毛,咯咯地叫着并愤怒地啄他。

“老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什么呀?”他好奇地去问妈妈。 “它要用自己的体温,使那些蛋暖和暖和。”南希说。 爱迪生还是不明白,又问道:“为什么要暖和呀?” “孵小鸡呀,就是使蛋变成小鸡。”爱迪生听了,脸上现出惊异的神情,他想:为什么老母鸡把蛋坐在屁股下面就能孵出小鸡来?那么人把蛋放在屁股下面是否也能孵出小鸡来呢?他决定要试试,弄个明白。于是他从家里拿了一些鸡蛋,找来一个筐,放上一些草,把蛋放在里面,小心翼翼地提着筐,钻进邻居家的一个仓库里,然后蹲在上面,专心致志地孵起鸡来。

爱迪生突然不见了,一家人到处寻找,从早晨出去,整整一天没有回家,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到处找他,直到睡觉前才找到他。当弄清是怎么回事时,爸爸哭笑不得,十分生气,哥哥姐姐们嘲笑他是只傻母鸡。妈妈认为孩子的求知欲应当受到保护,但要正确引导,所以没有责怪他、取笑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清人不能孵出小鸡的道理。

7岁那年,爱迪生上了小学。他仍然保持那种好问的性格。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他的老师是个不学无术而又心胸狭窄的人,他对爱迪生寻根问底的提问非常反感,认为他是故意让老师为难,骂他是笨蛋。有一次,上算术课,当老师讲到2 2=4时,爱迪生举起手来很郑重地问道:“老师,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啊?”这个问题使老师无从回答,全班哄堂大笑。弄得老师很尴尬,他怒斥爱迪生在故意使老师难堪,有心捣乱,骂他是“低能儿”,最后竟把他从教室里轰了出去。

爱迪生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哭着回家告诉了妈妈。南希到学校了解了情况后,明确地向老师指出,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是老师缺乏做教师应有的耐心和热情,并诚恳地建议老师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改变一下方法。

不料,老师竟大动肝火,冲着她大声喊道:“我的职责是教书,不知道什么性格不性格!”

南希一听也很恼火,便不客气地说:“对不起,从您的言语中,我看出了您的无知,所以您根本就没有资格来教我的儿子!我要自己来教他,我会用事实告诉您,我的儿子不是一个笨蛋!”就这样,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就告别了学校,从此由南希在家里教他读书。

为了开阔儿子的视野,南希给爱迪生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历史,教他读《鲁滨孙漂流记》、《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从他十一岁起,又教他读许多百科全书和科学家牛顿的著作,接着又读了电学家法拉第的著作。爱迪生求知欲越来越强,他尽情地享受着科学给他带来的快乐。

南希发现爱迪生特别喜欢物理和化学,就又专门给他买了一本《派克科学读本》。这本书是当时有名的著作,里边介绍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要的说明和详细的插图。爱迪生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凡是能做的实验,他都要想方设法地亲自做一做,不成功决不罢休。因为爱迪生喜欢做实验,所以母亲帮他在地窑里建成了一个小实验室,他自己动手制作了简单的实验工具。自从有了这个小小的实验室,爱迪生除了跟妈妈上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望着天空飞翔的小鸟,忽然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如果往人体内输入大量气体,会不会像气球那样升向天空呢?爱迪生找出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他的小伙伴米吉利吃了下去。这下可闯了大祸,米吉利的肚子胀痛不已,不停地呕吐,幸好医生治得及时,才使米吉利转危为安。爸爸严厉地训斥了爱迪生,地窑的实验室从此也被封闭了。

由于生活所迫,爱迪生十二岁开始到火车上去卖报。十五岁那年,他在火车上做化学实验,不慎把装满黄磷的瓶子打翻了,引起了一场大火,差一点将整个车厢烧掉。列车长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将他的一个耳朵打聋了。但是,生活再困难,工作再忙,他也不忘拼命读书。南希也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和鼓励他做实验。为了实验用云母薄片代替耳膜医治自己的耳聋,他后来发明了留声机。从二十多岁起,他开始研究电灯,前后历时十几年,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丝毫没有动摇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读故事,悟道理:

爱迪生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有天才的头脑。首先得益于他母亲的支持与帮助,是她将爱迪生培养成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其次是他的不懈努力,无论哪个头脑清醒的人,只要肯拼搏,就会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