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樱桃种植新技术
42632800000012

第12章 樱桃病虫草害防治(3)

②在5月中旬和6月下旬,对地面喷施2000倍好年冬溶液防治该虫。

③在幼虫为害期喷药消灭该虫。可以选用的药剂有: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BT)500倍液,或02%苦皮藤素乳油2000倍液,或灭幼脲3号25%悬胶剂2000倍液,或定虫隆(抑太保)5%乳油1000~2000倍液。

5.天幕毛虫

该虫别名天幕枯叶蛾、带枯叶蛾、顶针虫等。

(1)为害状:刚孵化的幼虫群集于一枝,吐丝结成网幕,食害嫩芽和叶片。随着生长逐渐下移至粗枝上结网巢,白天群栖巢上,夜出取食叶片。五龄后期分散为害,严重时将全树叶片吃光。

(2)形态特征:雌成虫全长18~22毫米,翅展37~43毫米,黄褐色。触角栉齿状,复眼黑色。前翅中部有一条赤褐色宽带,其两侧有淡黄色细线。雄体略小,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中部有两条深褐色横线,一两翅间色稍深。卵为圆筒形,灰白色,顶部中央凹陷,并有一个小圆点。200~300粒卵环结于小枝上,成顶针状。幼虫体长50~55毫米,头蓝色,有一对圆黑斑,体上有10多条黄、蓝、黑色相间的条纹。腹足趾钩双序缺环。蛹椭圆形,长17~20毫米,蛹体有淡褐色短毛。茧黄白色,表面附有灰黄粉。

(3)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壳中越冬。翌年芽萌发时,幼虫从卵壳中钻出,先在卵环附近群集为害嫩叶和幼芽,后转到枝权处吐丝结网成天幕,夜间出来取食。四龄后分散到全树,暴食叶片。受惊后有假死下坠习性。幼虫期为45天左右,蛹期为10~15天。成虫于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成虫产卵于小枝上,呈环状。胚胎当年发育成熟后在卵壳内越冬。

(4)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剪,剪除枝梢上越冬的卵块。待成虫产卵后,在果园放赤眼蜂和姬蜂等天敌,控制幼虫的孵出。

②在幼虫发生前期,进行人工捕捉。

③药剂防治,要在三龄幼虫以前进行。可用20%菊马乳油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500倍液,或灭幼脲3号25%悬胶剂2000倍液,或力富农5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布防治。在成虫产卵期,可喷布莫比朗2000倍液防治。

6.卷叶蛾类

为害樱桃的卷叶蛾类害虫,主要有白卷叶蛾和顶芽卷蛾等。白卷叶蛾,别名苹白卷叶蛾、苹芽小卷叶蛾等;顶芽卷蛾,别名顶梢卷叶蛾、芽白小卷蛾。

(1)为害状:白卷叶蛾幼虫取食甜樱桃的芽、花蕾或叶片,常把其中一片叶的叶柄咬断,致卷叶团中有1片枯叶。这是此虫别于其他种的重要特征。此外,亦可缠缀花蕾为害。越冬代幼虫蛀入顶芽或花芽内为害越冬。

顶芽卷蛾幼虫为害新梢顶端,将叶卷为一团,食害新芽和嫩叶。生长点被食后,顶梢歪至一边。

(2)形态特征:白卷叶蛾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15毫米,头胸部暗褐色,腹部淡褐色。前翅长而宽,呈长方形,中部白色。后翅浅褐色至灰褐色。幼虫体长10~12毫米,体形较粗。虫头、前胸盾、胸足及臀板,均为褐色至黑褐色,虫体红褐色。

顶芽卷蛾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2~15毫米,淡灰褐色。前翅长方形,翅面有灰褐色波状横纹,后翅淡灰褐色。幼虫体长8~10毫米,体粗短,乳白或黄白色,头、前胸盾、胸足及臀板,均呈黑褐色。越冬幼虫体淡黄色。

(3)发生规律:苹白卷蛾大多一年发生1代,在黄河故道地区一年发生2代。春天果树萌芽时,幼虫出蛰,为害嫩芽和花蕾,并吐丝缀芽鳞碎屑。稍大便于枝梢顶部吐丝,缠缀数片嫩叶,于内为害。6月份,老熟幼虫在卷叶团内结茧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7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孵化出的幼虫先在叶背沿主脉取食叶肉,吐丝缀连叶背绒毛、碎屑和虫粪等做巢,栖息其中为害。8月上旬转蛀芽内为害,多在顶芽及花芽内。8月中旬,即于被害芽内开始越冬。

顶芽卷蛾在黄河故道地区一年发生3代,在山东、华北以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均以2~3龄幼虫于被害梢卷叶团内结茧越冬。一个卷叶团内多为一头幼虫,亦有2~3头者。寄主萌芽时,越冬幼虫开始出蛰,转移到邻近芽上为害嫩叶,将数片叶卷在一起,并吐丝连接叶背绒毛做巢,潜伏其中,取食时身体露出,经24~36天,老熟于卷叶内结茧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下旬化蛹。各代成虫发生期,2代区为6~7月上旬,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3代区发生在6月份、7月份和8月份。成虫昼伏夜出,喜食糖蜜。将卵散产于顶梢上部嫩叶的背面,绒毛多者尤喜。卵期为6~7天。初孵幼虫多在顶梢卷叶内为害。幼虫共5龄,每蜕1次皮,即转移1次,最后一代幼虫为害到10月中下旬,在顶梢卷叶内结茧越冬。

(4)防治方法:

①清除越冬虫源。结合冬剪,剪除被害梢和叶团,予以集中烧毁。

②在生长期摘除卷叶团,消灭其中的幼虫和蛹。

③进行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时期,可喷布卡死特1000倍液,或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力富农50%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

7.金龟子类

为害樱桃的金龟子,主要有苹毛金龟子、东方金龟子和铜绿金龟子。

(1)为害状:苹毛金龟子与东方金龟子,主要以成虫在花期啃食大樱桃树的嫩枝、芽、幼叶、花蕾和花。苹毛金龟子幼虫取食树体的幼根。成虫为害期约1周左右。花蕾至盛花期受害最重。严重时,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铜绿金龟子在7~8月份为害叶片。

(2)形态特征:东方金龟子成虫体长8~10毫米,椭圆形,褐色或棕色至黑褐色,密被灰黑色绒毛,略具光泽,鞘翅上具纵裂成行的细小刻点沟9条,密布绒毛,呈天鹅绒状。幼虫体长30~33毫米,头黄褐色,体乳白色。

苹毛金龟子成虫体长89~125毫米。头胸部古铜色,有光泽。鞘翅茶褐色,具淡绿色光泽,从鞘翅上可透视出后翅折叠成“V”字形纹。腹部两侧有明显的黄色绒毛。幼虫体长约15毫米,头黄褐色,体乳白色。

铜绿金龟子成虫体长10~15厘米,鞘翅显铜绿色光泽。

(3)发生规律:苹毛金龟子与东方金龟子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虫出土,出土时间与杨、柳发芽期吻合。出土成虫先为害杨、柳的嫩芽,再为害果树的花蕾、花、幼芽和幼叶。气温低时,在白天为害;气温高时,在傍晚和夜间为害,白天躲藏于土、石块下。

成虫具假死性。谢花后停止活动。在黄土高原地区和其他沙滩地发生严重。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幼虫发生期为5月底至6月初。7月底开始化蛹,9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不出土,在土中越冬。7~8月份,铜绿金龟子成虫出土为害叶片,每天以早上6~9时和傍晚为害最重。夜晚躲藏在树冠下的土内。以幼虫在树冠下土内越冬,并为害根系。

(4)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早、晚在树下铺塑料膜后,振落成虫,予以捕杀。刚定植的幼树,在虫害发生期用纱网袋套护,效果最好。②在成虫发生期,用好年冬1000~2000倍液,喷洒果园地面,进行防治。

③树上施药。于花蕾期喷布苦参氰1000~1500倍液,防治苹毛金龟子与东方金龟子;在7~8月份,可用莫比朗2000~3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铜绿金龟子。

三、蛀食性害虫的防治

蛀食性害虫为害的特点是,取食时直接用口器啃食樱桃的枝干和果实等器官,并蛀入枝干和果实内部为害。对该类害虫,主要以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用药物防治时,宜使用具触杀和熏蒸等作用的药剂,而且要在害虫蛀入树体前防治。这类害虫主要有梨小食心虫和天牛类虫害等。

1.梨小食心虫

该虫别名梨小、东方果蛀蛾等。

(1)为害状:在樱桃上主要以幼虫从新梢顶端2~3片嫩叶的叶柄基部蛀入为害,并向下蛀食,新梢逐渐萎蔫,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并常流胶,随后新梢干枯下垂。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毫米,全体灰褐色,无光泽。

前翅杂有白色鳞片,中部有一个明显的小白点。后翅暗褐色,基部色较淡。卵扁椭圆形,中央稍隆起,长径约05毫米,黄白色,半透明,有光泽。老熟幼虫体长10~13毫米,黄白色或粉红色。头部黄褐色,前胸盾、臀板和胸足,均为浅黄褐色,臀板上有深褐色斑点。蛹长6~7毫米,纺锤形,黄褐色。茧扁平,椭圆形,长约10毫米,丝质,白色。

(3)发生特律:该虫一年发生3~4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树体的老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以主干及主干近地面的根颈部越冬幼虫较多。越冬代幼虫化蛹期和羽化期均不整齐。越冬幼虫化蛹期从4月份直到6月中旬。蛹期半个月。羽化后第二天交尾,第三天产卵。5月上旬至6月中旬,成虫主要产卵在树梢的叶背上。卵期5~6天。幼虫为害期长,5~9月份均可为害新梢,有转梢为害的习性。梨小食心虫世代重叠明显,最后一代幼虫老熟后转入老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成虫白天多潜伏在枝叶及草丛间,傍晚开始活动。成虫对糖、醋和果汁有较强的趋性,并有趋光性。

(4)防治方法:

①早春发芽前,刮除粗翘皮,集中烧毁。8月份,在主干上绑草束,诱集越冬幼虫,于冬季取下烧毁。

②在成虫发生期,于夜间用黑光灯诱杀,或在树冠内挂糖醋液盆诱杀。

③春、夏季及时剪除被蛀虫梢烧毁。在4~6月间,每50~100平方米设一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

④越冬虫出土期进行地面防治,用白僵菌粗菌剂70~80倍液喷洒地面后覆草,防治食心虫出土幼虫。或用25%辛硫磷微胶囊,每667平方米05千克加水150升,喷施于树冠下,然后浅锄入土。或用4%敌马粉,每株大树用025千克,杀死出土幼虫。一般隔15天后再施1次。在幼虫为害期,用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灭幼脲3号25%悬胶剂1000倍液,或卡死特5%乳油1000~1500倍液,或定虫隆(抑太保)5%乳油1000~2000倍液等农药,喷雾防治。

2.红颈天牛

该虫别名铁炮虫、哈虫。

(1)为害状:红颈天牛是为害樱桃的常见害虫,以幼虫蛀食树干和大枝。前期在皮层下纵横串食,后蛀入木质部,深达树干中心,虫道呈不规则形。在蛀孔外堆积有木屑状虫粪,易引起流胶。受害树树体衰弱,严重时可造成大枝甚至整株死亡。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7~30毫米。前胸背板为橘红色,其他部位为黑色,有光泽。卵乳白色,呈米粒状。幼虫初为乳白色,近老熟时略带黄色。裸蛹,淡黄色。

(3)发生规律:该虫2~3年完成一代,以幼虫在蛀孔道内越冬。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6~7月份羽化为成虫,产卵于距地面30厘米左右的树干上,或大枝的树皮裂缝里。初孵化的幼虫只在皮下蛀食为害。当年冬季,以小幼虫在韧皮部越冬。第二年开春后,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从蛀孔处排出木屑状的红褐色粪便。再经过1次越冬,老熟幼虫于第三年春后化蛹。

(4)防治方法:①树干涂白。在成虫发生前,于枝干上涂抹白涂剂,防止成虫上树产卵。

②人工捕捉:在成虫发生期内,于中午捕捉成虫。

③挖除幼虫:在7~8月份进行。此时发现有新鲜虫粪,即可用尖刀挖除蛀道内的幼虫。

④药剂防治:用果蔬利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倍液,注入虫道,每个虫道10毫升;或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浸泡棉球,堵塞虫孔,再用黄泥将排粪孔堵严;或用毒签堵塞排粪孔;亦可在树干被害部位用塑料薄膜包扎密封,用磷化铝熏杀。包扎时将被害部两端粗皮刮平,用塑料薄膜扎紧,内放磷化铝片1~2片,效果良好。

3.桑天牛

该虫别名粒肩天牛。

(1)为害状:成虫取食嫩枝的皮和叶,幼虫蛀食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初龄幼虫于皮下蛀食,造成流胶,蛀入木质部后便向上蛀食,每隔一定距离向外蛀排粪孔。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6~51毫米,黑褐色,密被棕黄色绒毛。触角鞭状。前胸背板上有隆起横纹。侧刺突尖锐,鞘翅基部有很多黑色瘤状突起。卵为长椭圆形,长6~7毫米,稍扁而弯,初孵出时白色,后变为淡褐色。幼虫体长60~80毫米,圆筒形,乳白色。头黄褐色、大,缩在前胸内。胴部13节,无足。第一胸节较大,方形,背板上密生黄褐色刚毛,后半部密生赤褐色颗粒状小点并有“小”字形凹纹。蛹长30~50毫米,纺锤形,初期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

(3)发生规律:该虫在北方地区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寄主萌动后开始为害,落叶时休眠越冬。在北方地区,幼虫经过2个或3个冬天,于6~7月间老熟在隧道内,两端填塞木屑做室化蛹。蛹期15~25天。羽化后于蛹室内停5~7天,咬羽化孔钻出,成虫多在7~8月间傍晚活动,羽化后10~15天开始产卵,多产在2~4年生直径为10~15毫米小枝的中、基部。产卵时,先将表皮咬成“U”形伤口,然后将卵产在伤口内,每处多为1粒。卵期为10~14天。幼虫孵化后,于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厘米,然后蛀入木质部内向下蛀食。隧道随虫龄的增加而加长。每隔一定距离,向外蛀一排粪孔。小幼虫粪便为褐色,细绳状,大幼虫的粪便为锯屑状。虫道内无粪便,幼虫多栖于最下一个排粪孔的下方。越冬幼虫因蛀道底部常有积水,而多稍向上移动。

(4)防治方法:①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不易飞动的特性进行捕杀。

特别是在雨后,振动枝杆,即可将其震落地面,极易捕杀。要经常检查枝干和排粪情况,如发现产卵口,可用小刀在产卵槽中间刺入,杀死卵和初孵化的幼虫。②春、秋两季,根据新鲜虫粪的位置寻找幼虫孔,用敌敌畏100倍液或果蔬利1000倍液等药液10毫升,注入孔内,然后用黏泥封孔,或用毒签堵塞排粪孔,毒杀孔内害虫。

③在被害树干部位,用塑料薄膜包扎严密,将两头扎紧,将扎口处粗皮刮平,内放磷化铝片,用量为1~2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