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元世祖前期曾任过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可以称得上地位显赫。他自小就喜爱读书,常常如饥似渴地捧着圣贤之书研读,读到入神时往往废寝忘食,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因此,他对于古代的典籍往往出口成诵,十分了解。更难得的是,他不仅细心研究书中的要义、宗旨,而且注意领会书中的精神,身体力行。在实际生活中,时刻以书中所讲的义理、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丝毫不敢懈怠。
许衡青年时期,正值蒙古军队大举攻金之时,到处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加上礼法松弛,制度废止,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片混乱,随处可见破败的村庄和逃亡的老百姓。有一年夏天,许衡和一些人结伴而行,躲避战乱。路过河阳(今河南孟县)时,正值烈日当空,连一丝风也没有,太阳以强烈的光芒照射着大地,烤得万物都好像要燃烧起来。路人一个个大汗淋漓,四处寻找阴凉的地方避暑。许衡一行人已经走了很久,一路上水也喝光了,加上炎热无比的天气,大伙又累又渴,全都筋疲力尽地恨不得瘫坐在地上,于是边喘气边拖着脚步寻找水源。
突然,有人发出惊喜的叫声,兴奋无比地指着路边不远处叫到:“大家看啊,有个果园”众人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果然,就在前面的果园里有棵长得无比茂盛的梨树,树上挂满了诱人的大梨,看来汁水丰富、十分甜美,却无人看管。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饥渴的众人兴奋了,大家一下子变得精力充沛起来,争先恐后地拥进果园,摘下一堆又一堆的梨狼吞虎咽起来,一边吃一边高兴地感叹今天的运气好。只有许衡一动不动,他虽然也和大家一起进了果园,却像没看到梨似的,独自坐在树荫下闭目休息。一个同伴抬头见到他的举动,觉得不可思议,于是问道:“你怎么不吃呢?芽”他回答道:“这梨不是我的,我怎么能随便吃呢。”正在吃梨的大伙儿认为许衡太呆了,全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现在是乱世,兵荒马乱的,人们全忙着四处躲避兵祸,这梨园早就没主了。”许衡毫不动心,严肃地说:“梨是没主了,可自己的心难道也没主了吗?芽”就这样,尽管他和大家一样又热又渴,却始终没动一个梨。
修身点拨
乱世之中,兵荒马乱,章法制度混乱,整个社会可以说完全处于无序状态。对于乱世之中的人而言,生命安全失去了保障,如何求生,如何保全自己成为唯一要紧的事,他们往往疲于奔命,自然顾不上什么道德大义,什么礼义廉耻。也正因此,许衡的可贵才体现出来。吃无人看管的果园里的梨,只是一件极寻常的事,甚至与道义、守礼无关。只有许衡做到了始终如一,无论盛世或乱世,都遵守一条最朴素的原则——决不不问自取。所以他拒绝吃梨,实际上是拒绝放任自己,拒绝因乱世而放弃最起码的原则。而这也正是“慎独”精神里最重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