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4263100000291

第291章 管宁割席举义

三国时期,由于诸雄割据,战争频繁,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不少读书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气节,宁愿隐居山林,终老一生,也不愿出仕为官,违背道义。当时,在北海一代,有个名叫管宁的书生,就是这样一位高风亮节,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名士。

管宁16岁时,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乡亲们很同情他的遭遇,主动凑了一些银两想帮助他一下。他婉言谢绝了。他认为“君子安贫”,只要有起码的生存条件就可以了,既然自己还能糊口,就不应该接受他人的馈赠。因此,他在清苦的环境下,坚持高远的理想,专心治学,一心一意地苦读诗书、修身养性。丝毫不为财物、名利所动。而且,在任何条件下都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高贵的品格。

管宁所在的村子里,只有一口公用的水井,因此每天前来打水的人很多。每到这时,村民们为了先打到水,都争先恐后地涌到井边去抢水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常常大声争吵,相互咒骂,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管宁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十分不安,就跑到市集里买了好几只水桶,悄悄放在井边。来打水的人见水桶多了,慢慢地也就不再彼此争抢,吵闹打架的事逐渐减少。大家开始好奇这位好心调解纠纷的人是谁,细心一打听,才知道是管宁做的。大家心里立刻感到惭愧和自责,纷纷反省自己的行为。自此之后,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睦、融洽。

还有一次,管宁的邻居没有把牛拴好,牛挣脱绳索之后,跑到管宁家的田地里,到处乱窜,把庄稼糟蹋了一大片。管宁见到,不仅生气,反而把牛牵拉到荫凉的地方,像喂自己的牛一样,小心翼翼地喂给它草料和水,让那头牛吃了个饱。然后主动把牛牵还给了主人。牛主知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心里既感激又敬佩,逢人便夸管宁的德行。周围的人在管宁的影响下,也慢慢懂得彼此体谅,为他人着想。因为这样的事而起的纠纷越来越少。

从这两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管宁的品性多么纯正。

当然,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割席分坐的事迹和他体现出来的藐视金钱、权贵,一心向学、心无旁骛的精神。

管宁有一个好朋友叫华歆。他们每天一起读书,一起劳动,彼此监督,互相鼓励。可谓情同手足。有一天,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子里锄草,锄着锄着,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华歆听到声响,连忙回头看。原来是管宁的锄头碰到了一块硬物,管宁继续往下刨,挖出来一看,这硬硬的东西居然是一块黄金。但是,管宁像没有看见似的,只当自己锄到了一块石头,丝毫没有理会,继续向前锄草。华歆就在管宁后面,他踮脚看时,也看到了黄金。见管宁不管不顾地扔下黄金走过去,华歆连忙走上前来,捡起黄金,放在手中入神而贪婪地看着。忽然背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惊恐地抬头,原来管宁来到了他身边。只见管宁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用鄙视和责备的目光看着他,他心里一阵羞愧,虽然心里万分舍不得,还是把那块黄金扔掉了。管宁见状,心想华歆只是初犯,既然他知错能改,就应该原谅他,于是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又有一天,管宁和华歇同在书房内读书。突然听见外面一片嘈杂之声,据说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大臣要经过。只听得用来开道的锣鼓之声、保镖呵斥众人的声音还有四周熙熙攘攘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一时间,人声鼎沸,好不热闹。管宁听之任之,仿佛置身于无人之境,只顾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连忙放下书本,兴高采烈地跑出去看。等到他兴奋地跑回来,想告诉管宁外面发生的事情时,管宁已经拿起一把刀,把他们共同读书时坐的席子割断,将座位一分为二。华歆目瞪口呆,十分不解。管宁看着他,淡淡地说:“读书和修德需要心静如水,不为外物所动,而且要自觉克制欲望,诚心诚意地求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在金钱、权贵的诱惑面前,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一心只以求学修身为目标,而华歆却贪慕荣华,崇拜权势,对于求学和修身缺乏真正的诚意。所以管宁鄙视他,不愿与之为伍,愤而割席断交。

也因此,管宁后来成为名噪一时的有德之士,深受文人志士的推崇和景仰。而华歆在管宁割席的震动下,开始反省自身的道德修养,逐渐消除了以往那些不良习气,后来官至尚书令,终有所成。甚至曾上书举荐管宁,愿意以位相让。

修身点拨

所谓“慎独”,除了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更强调人内心的诚意,即“诚心修身”,这就意味着无论大小事宜,无论表里内外,都要谨慎小心,绝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管宁的事迹无疑是极好的例子。如果没有修身的热情和诚意,我们很难将一种道德理念贯彻始终,至死不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