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4263100000171

第171章 烧饼尚书刘晏

唐肃宗上元年时,刘晏任户部尚书、兼领度支、转运、盐铁、铸钱等使,开始管理全国财政要务。刘晏自幼聪慧好学,才气过人,被称之为“神童”。他初入仕途,曾做过县令,非常关心民情和地方政务。

刘晏出任“财臣”,之时,唐朝朝廷已经开始腐败,国库入不敷出,他可说是受命于危难之时,职责重大。他既要增加国库收入,保证朝廷的巨额开支,同时又不能过分加重百姓的负担,以免引起民怨民愤。为此,他绞尽脑汁,多方权衡,唯求两全其美。他十分重视税务官吏的任用。极力主张将德才兼备、精明强干、清廉自重的人选拔为税务官吏。同时,他还严惩贪赃枉法、损公肥私之徒,毫不手软。在他的严格管理下,那时的税务官员大多能廉洁奉公。税收管理制度逐步健全起来,有效地防范了贪污犯罪在当时的盛行。

主持财经事务是一项肥差,在唐朝政风日坏的当时,只要刘晏对自己的要求稍微一有放松,则他私人所能聚敛的财富便可想而知。但是,刘晏为官不仅光明磊落、秉公无私,而且治家极其节俭,从不因为自己官高禄厚,就允许家人有丝毫奢侈浪费。他住的宅第矮小简陋:一间厅堂,内有粗木桌椅。不挂任何字画,更没有古玩珍奇等摆设。卧室之内,更不见锦帐绣被。他的夫人李氏经常穿的是粗衣布裙,也没有什么精美首饰和装饰品,平时出门的穿戴就像个婢女。

刘晏每次上朝,路过一家烧饼铺子时,马车总要停在铺子门前,命车夫到铺子去买几只烧饼充饥。当车夫把滚烫的烧饼买来时,刘晏摘下帽子把烧饼一兜,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边吃边说,“好吃,好吃,真是天下美味?选”他的车夫见主人总是这样,就对他说:“大人一直这样做,和贩夫走卒混在一起,长期下去会被别的官员嘲笑的。”可刘晏从来不以为然,仍然每天照吃不误,于是果然有官员笑话他,他听到后反倒劝这些人不妨尝尝,说味道好着呢?

他常说:“居住但求安全,不必讲究第宅的富丽;饮食但求饱适,不必讲究菜肴的丰盛;骑马但求稳健,不必讲究毛色的漂亮。节俭是美德,一个人如果丢失了这个,那才是真的没有了身份呢?选”因此后来,刘晏被人称为“烧饼尚书”。

刘晏对自己俭省,待人却厚道,对穷困亲友,常常不惜钱财予以周济。一些不知名的穷书生就常常得到他的资助,穷亲友就更不用说了,一次,他到一个亲戚家里去串门,发现那家没有门帘挡风,便叫人暗暗记下了门的尺寸,不久,那家亲戚就收到了一副崭新的门帘。像这样一类的事例,对刘晏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

刘晏为天下人办了多少实惠,他的为人使满朝文武官员钦佩不已。他死以后,他的政敌去抄他的家,结果发现刘晏的全部家产竟是“杂书两车,米麦数石”。

修身点拨

如今的社会复杂,为官可谓考验颇多。在各种糖衣炮弹之下,做官容易,做人难矣。如何能够保持自己的良知,如何保持自己的品行,如何保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是为官之人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刘晏的故事不在于烧饼本身,而在于其的修行。烧饼反映的是刘晏的清正廉明,反映的是刘晏的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