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4263100000166

第166章 王罴节俭

王罴是北朝京兆霸城人,家里世代都是州郡的豪族。王罴性格耿直刚强,处事公平,乡里人都很敬畏他。他为政清廉,疾恶如仇,勤于公事,雍州刺史崔亮很欣赏他,后来崔亮转任定州刺史,想举荐王罴为长史,未获批准,后来,梁朝侵犯硖石,崔亮为都督南讨,再次启奏王罴为长史,朝廷见崔亮屡次举荐王罴,知其必有可用之处,便予批准。

王罴果然不负众望,带领精锐部队攻克硖石,立下大功。南岐州和东益州的羌人、氐人叛乱,凶猛善战,北魏军队屡次征剿都没有成功,朝廷令王罴带领五千名御羽林军坐镇梁州,指挥平叛,顺利讨平叛贼,因功升为右将军、西河内史。西河是富饶之地,其他人都求之不得,王罴却固辞不受,别人都很奇怪,问他说:“西河地域广大,俸禄优厚,你为什么不愿去上任呢?”

王罴说:“现在洛阳的好木材,都是出自西河,我如果在西河,达官显贵们建造住宅,所需木材必定要求我办理,私下里采办,我的能力不足,如果向百姓征索,肯定违背法律,所以还是不去的好。”

西魏初期,关中一带因战乱初定,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官府征收百姓粮食以备军用,如有隐匿不交,便加重处罚,百姓本无多少余粮,官府催逼又急,于是纷纷逃亡。但是,王罴管辖的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王罴体察民情,为民着想,百姓也都心甘情愿上交军粮。

王罴性格直率,不修边幅,朝廷常有使者来。有一次,王罴招待吃饭,有位使者拿起一张大饼,掰去饼边缘比较硬厚的部分,只吃中间松软的饼瓤,王罴见了非常不满,说道:“耕地收获已经让农民很辛苦了,做饭又花了许多的功夫。你这样挑挑拣拣,恐怕是一点儿也不饿吧?选”于是,就命人把饭撤下去。使者十分惊讶,尴尬万分。

还有一次,王罴与客人一起吃瓜,客人削瓜皮儿时带下的瓜瓤稍厚了一点儿,王罴很不乐意,不顾及别人怎么看,捡起瓜皮就啃了起来。客人没有想到王罴竟会如此节俭,非常惭愧地离去。

如果有吏者向他谋私利的,王罴等不及用杖责,顺手拿起鞋子就向吏者打去,性格就是如此的急躁。每次赏赐将士,他都亲自秤量酒肉,分给大家,有人对这种做法很看不上眼,王罴仍然我行我素。他的孙子王述由于父母早亡,也交由王罴抚养。王述从小就聪明有见识,宇文泰看见王述后非常惊奇的说:“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王罴没能不朽,最终死于任上,身死之日,家里一贫如洗。当时人都佩服他的清廉。

修身点拨

王罴能在乱世之中能保持一种清廉,节俭的品格,尤为不易,尤其其面对权贵仍然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更是可贵,他身为国家重臣,中流砥柱,在生活方面的一点一滴仍然能保持克俭,不但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节俭的完美体现,更是身为一个官员,对广大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尊重。

王罴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浪费是一种对自己的劳动也是对他人的劳动的不负责任。财富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无论何时都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财富。这些在现今物质丰富的社会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