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大全集
4261700000003

第3章 上篇 30岁前,谦虚地低下头,一点一滴地积累(2)

王翦的部将们都认为他老昏头了,胸无大志,整天只想着替儿孙置办产业。面对众人的不理解,王翦说:“你们说得不对,我这样做是为了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大王生性多疑,为了灭楚,他不得不把秦国全部的精锐部队都交给我,但他并没有对我深信不疑。一旦他产生了疑念,轻者,剥夺我的兵权,罢免我的官职;重者,不仅灭楚大计成为泡影,恐怕我和诸位的性命也将难保。所以,我不断向他要求赏赐,让他觉得我绝无政治野心。因为一个贪求财物、一心想为子孙积聚良田美宅的人,是不会想到要去谋反叛乱的。”秦王政果然因此而相信王翦没有异心,放心地让他指挥60万大军,发动灭楚战争。仅用了一年多时间,王翦就攻下了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熊负刍,兼并了秦国最大的对手楚国。

王翦为打消秦王政的疑心,不惜自损其名,伸手向秦王要求赏赐,使部将以为他老昏了头,但却使秦王更加深信他不会造反,从而全力支持他对楚作战,从而使王翦无后顾之忧,一举灭楚。

胸怀大目标、想干大事业的年轻人,更要忍让为先,遇事不逞一时之意气,与人不争一日之短长。中国的汉字具有极强的象形性和会意性。你看忍耐的“忍”字,是心上置一刃,刀尖刺在心上,可见,忍受是怎样的艰难,忍者又是何等的痛苦。然而“忍”又是安身立命的一大必要的功夫,古人云:“忍得一日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有些事带有偶然性,此一时、此一事忍过去,也就一了百了。如果像张飞这样血气方刚,一遇有不快之事便放松自制、率性而为,一旦发生冲突,不仅当时的场面难以收拾,还可能引祸上身。让自己再心平气和一些,别让情绪成为别人借以伤害你的“暗器”。多一些审慎,便不会掉入别人为你设计的情绪圈套当中。所以,我们要学会从大处着眼,成就大事。凡事要抓大放小,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大度量,大手笔,必要时候要学会自贬身价,因为有时候,“失去”只是“得到”的另一个名字。

忍耐和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让自己正视得失,当然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获取。所以,隐忍着自损声誉、扮猪吃虎的人,本身都是老虎样的英雄人物,甚至有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装呆扮傻使人家上当。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处世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掩藏动机,把心志深深地藏在心底,让人不能觉察,去迷惑别人。古往今来,因此而成大业者的事例不胜枚举。

常言道,功成身退天之道,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隐退,是一种做人的智慧。然而,忍却功名,急流勇退,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就有“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说法。因此,很多聪明人在成功时急流勇退,在辉煌时退向平淡,表示自己不想再露锋芒,免得从高处摔下来。而那些不知进退的家伙,当然就难有好下场。这种功成身退的精神,其实也是一种看透得失的隐忍心。

低头的策略

隐忍自损,以此迷惑对手的最高境界,就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势而为,使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不显得矫揉造作,同时,自己也表现得不施巧计不炫其技,最好总是表现出一幅大智若愚的样子。适当选择时机,表现出弱势或者负面的一面,以此降低我们成为别人树敌对象的可能性。

不逞一时之强,而以不争为胜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可惜的是,两千多年来,能参悟和运用这一箴言的人如凤毛麟角,尤其是30岁前的年轻人。在名利权位面前,往往争得你死我活,结果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若人们都能学会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境界,是积极的人生,是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时不乐,无时无忧。工作本极平常,敬业不衰,全力以赴,竭尽心智……

江南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长是一个身体硬朗的老头子。他有八个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儿子却有八个,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争来斗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他都管不好。最后,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不争的那个儿子。

同样道理,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对人对事也要善于制怒控愠。

歌德有一天到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曾经对他的作品提过尖锐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在歌德面前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克己忍让,幽默地答道:“而我正相反!”

歌德一边说,一边满脸笑容地让到一旁。歌德的忍让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也显示了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清朝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让三尺。叶家见后,也主动退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人处世更应该棋高一筹。

容与忍往往是统一的,这不是懦弱,也不是个人做事原则的背叛,而是以退为进,在容忍中寻找事情解决的最佳方案。

常言道:“佛面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可笑之事。”佛能如此豁达,如此容人之量,我们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为什么不能呢?人佛本一身。佛能,人也应该能!

低头的策略

逞一时之强,以争取胜,你能得到的最多只是一时的蝇头小利,而你失去的却是别人对你的友好和包容,置自己于失道寡助的绝境,结果得不偿失;宠辱不惊,韬光养晦,不贪图一时之快,不以小不忍乱大谋,厚积薄发,你失去了一枚铜钱,换来的却可以是一座金山。

慎言也是一种低头,话说三分多思索

提起“刘罗锅”——刘墉,人们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一个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不失几分幽默的人物形象。他凭着自己的正直和聪明周旋于危机重重的封建官场,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但很少有人知道,刘墉也曾遭遇重大转折,受到乾隆皇帝的申斥,本该获授的大学士一职也旁落他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刘墉未能保密,说话不周,酿成了祸患。

原来,一次乾隆谈到一位老臣去留的问题,说若老臣要求退休回籍,自己也不忍心不答应。刘墉便将这话泄露给了那位老臣,而老臣真的面圣请辞。乾隆大为恼火,认为这是刘墉觊觎补授大学士的明证,是“谋官”的明证,因而训斥一通,将大学士一职改授他人。

从此以后,刘墉对自己的嘴巴管得严多了。

由此可见,言语谨慎对于一个人尤其是30岁前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来说,立身、处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处世戒多言,多言必失。与世人相处时,切忌多说话,说话太多必然有失误。说话随便胡扯就会听起来荒诞不经;说话繁琐啰唆就会使人感到支离破碎,不得要领;说话不小心会招致祸患,行动不谨慎会招来侮辱,因此,君子处世应当谨慎。

武则天在《臣轨·慎密》中有言:嘴巴好比一道关卡,舌头好比射箭的弩机。一句不妥当的话说出去,即使用四匹马拉一辆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可能追回来。嘴巴和舌头犹如一柄双刃剑,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因为话虽然是自己说的,别人既然听到了,你就无法阻止别人去传播,由此所带来的影响你根本没办法控制。刘墉由于说话不慎,而将到手的大学士丢了,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言多语失。”因此,我们说话应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即使是可以说的话也应该按需要的程度,能省则省。要知道,虽然有时你说话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伤及他的自尊心。

诸多事实证明,话说得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则会让人反感,甚至对你怀恨在心。就是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话,出自两个人之口,听起来也有区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人,但别人却认为你是有意的,你是故意想伤害他。很多不爱多说话的人,他内心并不是糊涂得无话可说,而是他明白话说多了鲜有不败事的道理。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光说不做、只会说话不能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只会让人生厌。多说话往往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倒不如少说话,踏踏实实地多做实事则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值得信任。一个人只有做行动上的巨人,少言多思,才能取得成就。

司马迁作为一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史记》中这样评价汉代名将李广:“《论语》上说过,位居于上的人行为端正,不发命令,下属也会效法他的行为去做;位居于上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也不会有人遵照去做。这说的就是李广将军这类人。我见过李广将军,他诚信忠厚,简直像个乡下人,不善于谈吐。可是当他逝世的时候,天下无论是认识的或不认识他的人,都因为他的死而哀痛不已。这是他忠诚笃实的品质取得了人们对他的依赖的缘故!”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还是很有道理的。

低头的策略

少说话,多思考,多做事。并不是让我们沉默寡言,而是要分清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动脑筋思考的。

低头多忍耐,隐忍以图强,负重以致远

30岁前的年轻人,必须学会“忍耐”这堂课。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烦恼和不愉快,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以后,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呢?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低下头忍耐,甚至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

韬光养晦耐心等待,终会柳暗花明

耐心是30岁前的年轻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是刘备也防备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把自己闻言失态轻轻掩饰而过,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胸有大志了。

曹操自以为英雄,心里又害怕刘备与之敌对,一向只是以心相待,没有当面说出。可是“酒后吐真言”,不觉顺口说出。刘备在此期间一直装呆,如今却被曹操一语道破,心中哪能不惊?于是筷子不觉滑落地上。刘备随机应变,借雷巧掩自己的失态,使曹操对他没起疑心,实在是机警敏锐过人。

有时候,当人们身处逆境或遭逢不幸时,鲁莽行事往往都是徒劳无用的。这个时候,除了耐心等待时机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观时而动,静静地等待时机,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柳暗花明,在你的眼前出现希望的曙光。刘备的韬光养晦,勾践的卧薪尝胆都说明成大事者得观时而动。

西汉时也有一个能以退为进、观时而动的人,这个人叫陈平,是汉高祖刘邦的臣子。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是个很残忍的女人,把刘邦的几个儿子和刘氏诸王都处死了,以吕氏一族统治天下。凡是反对者一律肃清。

陈平为了保身,虽然心中不满,表面上仍显得很听从吕后的意见。他知道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吕后看到陈平顺从,渐渐对他放心了,还把他由左丞相升为右丞相。就是这样,陈平也还不敢稍懈戒心。他故意怠慢重要的政务,天天沉溺在酒色之中。这种奢靡腐烂的生活,与他过去精干洒脱的作风大不一样。这对吕后来说,当然是高兴事儿。只要陈平这样不问政事,荒淫放荡,她就可以完全放心了。

陈平装痴装傻,只求保住性命,一心一意等待时机。吕后一死,他便果断地站出来,支持太尉周勃将吕氏一族,杀的杀,抓的抓,政权又重新回到了刘家手中。如果不是陈平的韬晦之计和深谋远虑是难以办到这件事的。

陈平的退不是自甘堕落的退,而是为了日后的进。在当时的情况下,吕后专权,吕氏一族势力极旺,如若陈平鲁莽行事,或戒心稍懈,则随时都会有性命之忧,更休谈日后的恢复汉室江山了。保得性命在,等待有利时机,不能说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低头的策略

我们难免走入逆境,在异常艰苦而恶劣的环境中,甚至稍懈戒心就会身首异处,如若不能以平常心来应对,恐怕很难掌握好以退为进策略的艺术。

山穷水尽的时候,学会“忍”术

30岁之前是褪尽青涩,走向成熟的年纪;30岁之后是很有紧迫感的年龄,如果男人到了30岁后还轻浮毛躁,人们就不再像对二十几岁时那样宽容和理解。

忍,是古人极为推崇的一种生存哲学。《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意思是说,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在力量不足、遭人欺压时,如果冲冠一怒,很可能惹祸上身,白白地葬送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忍气吞声,卧薪尝胆,等待机会,再一举洗刷耻辱。

战国时候的孙膑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稍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孙膑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鬼谷子先生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又把秘不传人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细细地让他学习、领会,因此,孙膑此刻的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

后来有人向魏王举荐孙膑,而庞涓原以为孙膑一家人都在齐国,孙膑不会在魏国久留,就试探着问他:“你怎么不把家里人接来同住呢?”孙膑说:“家里的人都被齐君害死了,剩下的几个也已被冲散,不知何处寻找,哪里还能接来呢?”庞涓一听傻了眼,如果孙膑真在魏国待下去,自己的位置可真要让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