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创新教育育英才
42432400000003

第3章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3)

2.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方案指导下,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经过改革试点的实践,总结经验,提出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修改意见,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新的设计方案,使之逐步完善。

3.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实践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子系统。我们在总课题立项之外,对本课题中各子系统的课题,要争取在本院重点教改中立项,配合和保证总课题任务的完成。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是建立在保证人才质量的概念基础上,因此,我们根据社会

主义人才质量观对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

(一)社会主义人才质量观

1.社会主义人才

按照我国人才学的定义,人才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人才是人群中比较精华、先进的部分,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步的代表。我国人才学的定义概括了人才本质的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更准确、更科学地反应了人才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人才应进一步具备时代的品格特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道德、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比其他现存社会的人才有更高的水平,更宽的视野与胸怀和更完美的体现。并根据承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和聘任岗位职责的实践去评价、判断。

2.质量的科学含义

通常”质量“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在科技领域,质量作为相关学科存在的基础,有其明确的基本概念。由于文化、行业、职业习惯等原因,不同的国家、地区、群体对”质量“一词有许多不同的诠释。我国国家标准GB/T658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质量的含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各项的任何组合。我国国家标准的质量定义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的规定解释。

3.人才质量定义

根据我国人才学的定义和质量术语的规范性说明,人才质量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人才质量的概念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模式的框架基础。对于”人才“存在着歧义解释,例如,指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技术员以上业务技术任职资格的人;或指大学毕业适应某种专业工作的人;或指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等。本报告对”人才质量“的概念选择了更规范的定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描述

1.模式概念

模式是对多维复杂形态的事物,从组成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运动形态等某个或某些方面选定参量进行描述的理论性的简化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是一定的理论和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正如列宁所说:“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有形式的。不论怎样也是以本质为转移的……”(《列宁全集》第二版第55卷120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建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培养需要的模式,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现实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2.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设计是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和拟订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目标运作的概略方案。概念设计不同于教学计划设计,因而不能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依据。但是,成功的概念设计不但可以大量节省教育教学经费和改革所需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加快改革的进展速度,提高改革的水平和效益。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参量可以简化为:组织化的高等学校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毕业生聘用者的整体;相互联系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学环境和集合、教育理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劳动认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宏观调控方式的综合。概念设计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决策的方法,可以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构成要素多、模糊参量多、相关类型多、变化形态多的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按层次和功能结构分成若干功能单元,然后将功能单元划分为若干综合决策的层次。明确模式参量和构成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则是构建模式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师范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要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设计、组织主修本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和辅修专业课程体系,再按照教育规律,设计和组织教学。

3.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高等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师范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的简要表述。

4.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具体内容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规格,包括学校定位,德、智、体、美等方面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多样化的指导性期望。(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基础与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其结构、时序和教学计划等多方面。(3)教学与管理方式,包括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及配置、师资队伍与结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评估等等。

五、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师范,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二)一般师范院校的特点

1.一般师范院校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和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与重点院校基本相同,但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与重点师范大学有一定差异,一般师范院校通常有清晰的人才培养行业与地域特征,并随其行政隶属关系而各有特色。

2.一般师范院校的工作重心通常偏重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有较好的本科教学条件和较好的本科教学水平。一般师范院校在科研水平、研究生教育、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学术环境等方面,通常不如重点大学。

3.一般师范院校的新生录取分数线的学科平均值通常低于重点大学;但是一般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中,也有一些具备较大的成长与发展潜力的学生。

4.一般师范院校,包括部属和地方师范院校,在全国高等师范学校中占据院校总量的大多数;在校本科生人数亦占多数。因此,一般师范院校对我国的高等师范本科教育的贡献和影响举足轻重。一般师范院校对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行业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5.一般师范院校数量较多,改革实践结果的可比性、改革的应用推广价值通常更多更广泛。因此,教育教学改革预期的效益也更多更广泛。但是一般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经费、设备、信息资源和沟通渠道等方面,通常不如重点院校。

(三)一般师范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获得教师教育专业基本训练,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中小学师资和基础教育管理人才。毕业生主要到中学、小学校和幼儿园从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指标

1.本科学制:基本学制4年,可以提前和推迟毕业,在校时间为3~6年。

2.在校总周数:200周(按标准校历为202周,新生入学晚一周,毕业提前一周)。

3.教育教学周数:166周。

4.寒暑假:34周。

5.学期制:实行两学期制,标准学期为21周。每学期大体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理论教学15周,考试l周;实践教学5周。

6.教学周数:154周(不包括考试、军训、劳动、入学和毕业教育的12周)。

7.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6∶4。

8.实践教学周数:大于60周。

9.课内总学时:2500学时左右。

10.周学时:平均24学时/周。

11.课外学时∶课内学时=1∶1~1.2∶1.0。

12.基础教育学时∶专业教育学时=0.572∶0.428。

13.专业课约占总学时8%左右。

14.选修课比例:约占总学时10%左右。

15.计算机上机学时:超过200学时。

16.学生每周学习日:5天/周(双休日不安排主修专业课程,为辅修专业教学时间)。

17.学生每天学习时间:500分钟(折合8.33小时。学习时间指:上课、实验、自习等)。

18.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时间:平均每天1学时左右。

19.学生每天睡眠时间:480分钟(折合8小时)。

20.学分要求:完成最低的266学分。其中基础教育学分为132学分。综合教育学分为51学分。

(五)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的模块式设计

师范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结构由3个教育层次和15个“教育模块”组成。

(六)贯彻“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的原则

1.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素质是个体内的基本品质。素质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包括后天在一定环境下的习惯性因素。素质不等于知识,也不等于能力,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内在力量。素质与知识能力之间有高度相关性,人的素质越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效率也就越高;另一方面,人在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又不断改善和提高其自身的素质。

2.优化知识结构。我们设计师范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由7类知识组成。

(1)工具性知识包括:①外语;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③文献检索;④创造学;⑤方法论;⑧科技方法;⑦基础写作。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①文学;②历史学;③哲学;④思想道德;⑤政治与经济学;⑥艺术;⑦法学;⑧社会学;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包括:①数学;②物理学;③化学;④生物学;⑤生命科学等方面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包括:①市场经济;②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

(5)技术科学知识包括:①计算机原理;②机械学;④师范原理;⑤环境科学等方面知识。

(6)专业基础知识:根据专业确定的专业基础所包含的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知识。

(7)专业知识:根据专业来确定专业所包括的师范教学理论和实践知识。

3.重视能力培养。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能力应重视培养:

(1)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①自学能力;②表达能力;③社交能力;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⑤应用、检索文献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包括:①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②综合实验能力;③师范教育实践能力;④师范教育综合能力。

(3)创造知识能力包括:①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创新设计能力;③科技开发能力;④科技研究能力。

4.加强素质教育。我们构建人才素质的基本框架:

(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①政治品质;②思想素质;③道德品质。

(2)文化素质包括:①文化素养;②艺术修养;③现代意识;④人际交往。

(3)科学素质包括:①科学思维方法;②科学研究方法;③求实创新意识;④科学素养。

(4)师范素质:①教育意识;②综合分析素养;③革新精神。

(5)身体心理素质:①身体素质;②心理素质。

(七)课程设置与系列课程的改革思路

1.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

国外改革动态和具体办法有:①大学不设学部、学科,而仅设学群、学系,以学科综合化为原则进行教学。②大学要求引导学生跨学科、跨领域选课;③经常开设将两种以上科目结合在一起的复合课程,例如:哲学与数学、化学与物理学等。我们提倡学生跨学科、跨领域选课,加强文理交叉和结合,探索设置复合课程。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联系

信息技术极大改变了人类思考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上通讯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可用于更新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格局。进行信息教育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传递量、提高课时效率。我们要加强现代化手段建设和使用,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加强基础课教学,大量开设选修课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强调高等教育在于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职业变化的人才。加强基础课教学,要求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选修若干课程,从而使基础课教学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大量开设选修课是世界各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久不衰的潮流。这种做法能保证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后,在普通基础课和各种选修课之间建立起纵横交错的知识联系。我们要逐渐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开选修课,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充分发挥与其他院校合作办学的学科优势互补条件,培养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