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的智慧
4242100000019

第19章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4)

耍牛脾气的人喜欢固执己见,不仅不愿广开言路,征求意见,也不能正视别人的批评。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理会别人的建议,久而久之,就会被孤立起来。

因此,在工作场合,应客观地判断他人的意见,千万不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再高,到底比不上众人的智慧。不肯采纳别人意见的人,是得不到他人支持的。

另外,爱耍牛脾气的人脾气暴躁,很容易发怒。而发怒之后容易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很容易破坏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气氛,最终导致人际关系恶化。有的人也知道这种危害性,但是有时因为一些家庭或个人方面的事情导致情绪低落,心情不好,同事又不小心惹火了他,他便很容易冲动,发起牛脾气来。往往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事后又悔恨莫及。

后悔莫及往往是没有用的。人总希望他人能以宽容的美德对待自己,却不肯真正原谅别人的过错。即使嘴上说了原谅的话,心里仍在想:“这家伙,骂我这么难听,你气出完了,就来叫我原谅,有这么容易吗?”甚至嘴里、心里都想原谅对方,潜意识中却仍耿耿于怀。一遇到合适的机会,对对方的反感又会涌上心头。所以,领导者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应该警惕,不要让自己随意发脾气。因为,乱发脾气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加重问题。

有一个政党的领袖,正在指导一位准备参加参议员竞选的候选人,教他如何去获得多数人的选票。

这位领袖和那人约定:“如果你违反我教给你的规则,你得罚款十元。”

“行,没问题,什么时候开始?”

“就现在,马上就开始。”

“好,我教你的第一条规则是:无论人家怎么损你、骂你、指责你、批评你,你都不允许发怒,无论人家说你什么坏话,你都得忍受。”

“这个容易,人家批评我,说我坏话,正好给我敲个警钟,我不会记在心上。”

“好的。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戒条,这是我教给你的规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不过,像你这种呆头呆脑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记住。”

“什么!你居然说我……”那个候选人气急败坏道。

“拿来,十块钱!”

“呀,我刚才破坏了你的戒条了吗?”

“当然,这条规则最重要,其余的规则也差不多。”

“你这个骗——”“对不起,又是十块钱,”领袖摊手道。“这二十块钱也太方便了。”

“就是啊,你赶快拿出来,你自己答应的,你如果不给我,我就让你臭名远扬。”

“你这只狡猾的狐狸!”

“十块钱,对不起,拿来。”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后不再发脾气了!”

“算了吧,我并不是真要你的钱,你出身贫寒,你父亲的声誉也坏透了!”

“你这个讨厌的恶棍。”

“看到了吧,又是十块钱,这回可让你抵赖了。”这一次,那候选人心服口服了,那位领袖郑重地对他说:“现在你总该知道了吧,克制自己的愤怒并不容易,你要随时留心,时时在意,十块钱倒是小事。要是你每发一次脾气就丢掉一张选票,那损失可就大了。”

那个候选人口服心服地点了点头。

爱耍牛脾气,动不动就跟人抬扛,这有百害而无一益。要采取宽厚的态度,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那只会使事情更糟,只会破坏你跟别人的感情。

上司对下属要宽容

能够容忍别人,允许不同意见和不同做法,这是一种“圆”的功夫,这无论对一个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十分重要。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是厚黑者处世的最高境界。那么,究竟如何容忍呢?下面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1)容人之长。

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事业才能发展。善于用人之长,首先是容人之长。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些容人之长的典故早已成为千古美谈。相反,有的人却十分嫉妒别人的长处,生怕同事和部属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也会阻碍自己事业的发展。

(2)容人之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必难成大事。“鲍管分金”的故事就很耐人寻味。春秋时期,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鲍叔牙本钱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时却总是管仲多要,鲍叔牙少要。鲍叔牙并没有觉得管仲贪财,而是认为管仲家里穷,多分点没关系。后来鲍叔牙还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辅佐其成就霸业,管仲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3)容人个性。

由于人们的社会出身、经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异。因此容人根本上来说就是能够接纳各种不同个性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具有容人个性,才能善于团结各种不同个性的人共同协调工作,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4)容人之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我们宽容他人过错,激励他人改过自新,他就会进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一心一意为企业、为社会拼搏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5)容人之功。

别人有功劳,应该为其感到高兴,千万莫心胸狭窄,害怕别人功劳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功高盖主”。须知,有功之人,对企业、社会做出贡献,也就是领导的光荣。

(6)容己之仇。

这是容人的极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大夫,管理国政而成就霸业;魏征曾劝李建成早日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不计前嫌,重用魏征。魏征为李世民出了不少治国安邦的良策,出现了贞观之治。

容人在于容己,俗话说:心有多宽,路有多广。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容忍的人数越多,获得的尊重和爱戴就越广,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

下属的缺点和小过失不要放在心上

“忍”,对于一位领导者来说,在下属偶有小的缺点和过失时,也不例外。

耀眼的太阳上也有黑子,吃五谷杂粮的人更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事实。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管理者总是期望他们的员工是一个完人,而且他们还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他们的不足之处。

有一种情况确实难于处理,这就是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忍受员工的不足。你是否可以对他们的微小错误视而不见?当员工违背了你一直保持的做事标准时,你是否应当给予惩罚?你是否应当提醒员工注意他们的错误?这些问题确实令你左右为难。如果你装着视而不见,由此担心员工趁机利用这一点,并使之继续蔓延;如果你时时给予关注和处理,又担心他们视你为多事之人,把你当作一个不管员工多么努力而从不对他们表示满意的完美主义者。你应当站在员工的一边。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表示容忍和理解,这是一个魅力型管理者的重要品质。绝不要动辄实施惩罚,或者造出一种令人惊恐的气氛。如果员工出现某一错误时,他们不用担心自己即将遭受处罚,那他们势必会更好地工作。员工在对管理者做出评判时,宽容型的管理者似乎更令他们接受。在许多公司里,当员工出现某一问题时,事后的调查与追究是较普遍的一种做法。实际上,对于员工的错误,最好是从中总结更多的教训而不是过于追究。

作为管理者,你的作用就是要保证事先制定的标准得以实现,并且以一种令人接受的方式去解决那些偏离标准和行为。如果你将自己视为一个评判他人行为的法官,让自己不断评价他人,那你将会与员工逐渐疏远。你应当充当员工的一名顾问,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做出令人接受的判断。

我们要经常评判某些行为,并且对那些以不同方式进行评判的员工给予宽容和容忍。当我们与员工一起工作时,关键是要我到你们各自价值的最大共同点。强制实施是毫不管用的。当今时代,你不可能迫使员工去改变那些令你无法角逐的东西,你只能制定一种制度和程序,让员工根据你对他们的工作需要而自我检查其价值和行为。在此过程之中,你必须保持适度的宽容和容忍。

当你发现某些你并不喜欢的事情时,咬住自己的舌头。当你张口嘴要批评他人的缺点时,请把话吞到肚子里。这是“锯箭法”教你的绝招。

要让别人消消气

聪明的人,不仅善于使自己忍耐,还能够从容地把别人的火气消散于无形之中。

马辛利任美国总统时,因一项人事调动而遭到许多议员政客的强烈指责。在接受代表质询时,一位国会议员脾气暴躁、粗声粗气地给总统一顿难堪的讥骂。但马辛利却若无其事地一声不吭,任凭这位议员大放厥词,然后用极其委婉的口气说:“你现在怒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愿意详细解释给你听……”说罢,那位气势汹汹的议员只得羞愧地低下了头。

的确,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指责和抱怨的事常可碰到。遭人指责抱怨,是件极不愉快的事,有时会使人觉得很尴尬,尤其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受到指责,有时更是不堪忍受。但无论你遇到哪种情况的指责,都可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只要你采取正确的策略,冷静地面对,就容易使对方的火气慢慢消退,你也就摆脱了被指责的尴尬局面。在具体实践中有以下要点可供参考:

(1)保持冷静。被人指责总是令人不愉快的,面对使你十分难堪的指责时,你要保持冷静,最好暂时能忍耐住,并做出乐于倾听的表示,不管你是否赞同,都要待听完后再作分辩。因对方的一、两句刺耳的话,就按捺不住,激动起来,硬碰硬,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易将问题搞僵,将主动变为被动。

(2)让对方亮明观点。有些指责者在指责别人时,往往似是而非,含糊其词,结果使人不知所云。这时,你可向对方提出讲清问题的要求,态度要和气,如“你说我蠢,我究竟蠢在哪里?”或者“我到底干了什么傻事?”以便搞清对方究竟指责和抱怨你什么,让对方及时亮明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一策略往往能有效地制止指责者对你的攻击,并能将原来的攻防关系转变为彼此合作、互相尊重的关系,使双方把注意力转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3)消除对方的怒气。受到指责,特别是在你确实有责任时,你不妨认真倾听或表示同意对方对你的看法,不要计较对方的态度好坏,这样,指责完毕气也消了一半。即使当你确信对方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时,也要对其表示赞同,或者暂时认为对方的指责是可以理解的。这会使对方无力再对你进行攻击,相反,你却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解释,从而消释对方的怒气,使隔膜、猜疑、埋怨和互不信任的坚冰得以化解。

(4)平静地给恶意中伤者以回击。也许,大多数指责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指责别人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有极少数人为了其个人目的而对他人进行恶意中伤的。对于这样的寻衅挑战者,应该“方圆并用”,坚定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不能迁就忍耐,更不能宽容而不予回击,但应注意适度,以柔克刚。这样,会使你显得更有气魄,更有力量。

坚持才能战胜困难

善于忍耐和坚持是一种基本功夫。

在你的工作生涯中,可能会遇到在你能力之外的事情,使你一时感到无法处理和应付,针对这种事情,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这是对你应变能力的一种极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许会影响到你职位的提升,影响你通往权力中心的路。在此种情形下,硬撑也是一种能力,因为在竞争中除了比学识和财力外,更要比耐力,咬紧牙关,渡过难关,前程将是一片光明。首先,我们为什么要硬撑呢?且来看下面一个实例。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圆环边的一幢已经成为废墟的大楼——财神酒店,近二十年来始终是有碍观瞻的台北标志建筑之一,也是众多鸿源债权人诅咒的对象。位处黄金地段的财神酒店,因为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无法解决,任其荒废实在令人惋惜。三年前瑞和庭建设公司的老板,也是东和钢铁的副董事长侯博文以新台币29亿元的巨款标下这个标志物。众人本以为财神酒店很快就会以崭新的面目耸立在台北街头。可是,三年过去了,却毫无动静,为什么呢?

侯博文说:“三年前我们投资了29亿元标下它。但是各位想想,假如这么庞大的投资,还是只能盖容积率只有300%的大楼,无论如何都是划不来的,而更重要的是土地的利用价值也被贬抑了。因此,我们只有等待,等待什么呢?就是等容积率可达到900%的时机,也就是相当1平方米土地可盖9平方米。而改建后则可由原来的14层楼,变成31层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等呀等,总算是黄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我们等到这一天了129亿的资金投下去,每天光是利息的负担就是50~60万。三年来我们真是‘苦撑硬撑’,很多股东都受不了而要退出,若不是我硬撑到现在,早就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了!”如今,侯博文总算是苦尽甘来,因为财神酒店即将浴火重生,而且是第一座获得容积奖励的31层大楼,它的身价自是不同凡响。据估计,9至31层的豪宅,每平方米的单价都不会低于100万,一楼则更将创下1平方米350万以上的天价。要如此“撑”下去,的确需要非凡的耐力和信心,这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许多伟大的理想或计划,往往因欠缺乏必要的耐力,以致功亏一篑。当然,忍要忍多久,撑要撑到什么程度?这就要考验你的判断与智慧了。

忍耐需要勇气,当然更需要能力(学识)。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是撑不太久的,因为现实中还是以能力为重的,而撑只是在能力以外的一种更高的境界,说到底,“撑”需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坚强后盾(能力)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有了一定的能力后,在一定的场景中,就可以适当地运用撑的手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就像上例中的侯总一样。另外,撑需要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决不能半途而废,要么你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要在工作和与人交往中慢慢地学会忍耐,懂得忍让的重要性。因为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去硬撑,这不仅要渊博的才识,还应具有一定的忍让力,不要让对方看出你是在撑,而是要给对方一种感觉,让对方觉得你能行,能为彼此的成功或盈利做出贡献。而在这个忍让、硬撑的过程中,还应积极地寻找出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小的范围内,堵住自己的视线,从而阻碍自己通向权力中心的道路。撑是一种能力、一种手段、一种不可或缺的胆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会何时去撑、如何去撑,把握撑的力度和程度,为你通往权力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