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员实战心法
4241100000010

第10章 行动的心态(3)

如果我们想找客户了解一下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客户在介绍有关产品价格、销量、返利政策、促销力度等情况时往往闪烁其词甚至是避而不谈,以致我们根本无法调查到有关竞品的真实信息。这时我们要想击破这一道“防线”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重点突破对象。比如,找一个年纪稍长或职位稍高在客户中较有威信的人,根据他的喜好,开展相应的公关活动,与之建立“私交”,让他把真相“告密”给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个人的威信、口碑和推介旁敲侧击,来感染、说服其他的人,以达到进货、收款、促销等其他的拜访目的。

拜访客户,是销售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如何建立自己职业化的拜访之道,然后再成功地运用它,将成为突破客户关系、提升销售业绩的重要砝码!因此,销售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客户拜访工作。

诱发客户的好奇心

在销售过程中,诱发顾客的好奇心,就能够使顾客对产品产生兴趣吸引力。

好奇心是人类认识大自然和自身的原动力。由于好奇心人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累积知识和文化。同样的道理,在销售过程中,好奇心也是促使产品更新,提高产品销量的重大心理因素。

诱发好奇心的方法是在见面之初直接向有购买欲望的顾客说明情况或提出问题,故意讲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话,将他们的思想引到你可能为他提供的好处上。

某百货商店老板曾多次拒绝接见一位服饰销售员,原因是该店多年来经营另一家公司的服饰品,老板认为没有理由改变这固有的使用关系。后来这位服饰销售员在一次销售访问时,首先递给老板一张便笺,上面写着:“你能否给我十分钟就一个经营问题提一点建议?”这张便条引起了老板的好奇心,销售员被请进门来。他拿出一种新式领带给老板看,并要求老板为这种产品报一个公道的价格。老板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件产品,然后做出了认真的答复。销售员也进行了一番讲解。眼看十分钟时间快到,销售员拎起皮包要走。然而,老板却主动要求再看看那些领带,并且按照销售员所报的价格订购了一大批货,这个价格略低于老板本人所报价格。

可见,那些顾客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或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销售人员可以利用人人皆有的好奇心来引起顾客的注意。

一位销售人员对顾客说:“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懒的东西是什么吗?”顾客感到迷惑,但也很好奇。这位销售人员继续说,“就是您藏起来不用的钱。它们本来可以购买我们的空调,让您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某地毯销售人员对顾客说:“每天只花0.16元就可以使您的卧室铺上地毯。”顾客对此感到惊奇,销售人员接着讲道:“您卧室12平方米,我厂地毯价格每平方米为24.8元,这样需297.6元。我厂地毯可铺用5年,每年365天,这样平均每天的花费只有0.16元。”

销售人员制造神秘气氛,引起对方的好奇,然后,在解答疑问时,很技巧地把产品介绍给顾客。

国外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家生产“皇冠牌”香烟的企业想将自己的产品打入某海湾旅游胜地。产品质量虽然不错,但由于是新牌子,广告做了不少,销路仍毫无起色。

销售员哈里斯十分苦恼,有一次抽着烟就上了公共汽车。当售票员提醒他时,他忙熄灭香烟表示道歉,这时他看了禁止吸烟的告示,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于是,他到处张贴“禁止吸烟”的宣传画。在“禁止吸烟”大字标语下,写下一行不引人注目的小字:“皇冠牌也不例外”。看到宣传画的人就会想:“为什么不例外呢?”这则宣传标语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结果促成了购买“皇冠牌”香烟的热潮。

以上的实例说明,能引起对方的好奇心,进一步就能实现相互接近的目的,因而引发对方的好奇心也是销售的重要手法。

引发好奇心也不是故弄玄虚,还是要与对方的需要联系起来,触发对方心理上的敏感点。例如,告诉对方说:“您亲自看一看就会知道,这一定是您送给女朋友最好的礼物。”或者借助权威者态度打动对方,如:“这种产品在国外展览时,连某国总统都惊动了。”或者告诉对方都有哪些名人买了这种产品,对方要见到也一定会喜欢。

能使对方产生好奇心,总是要引起对方的兴趣,同时又有对方所未知的内容,这才能促使对方进一步行动,想弄清楚不明白的问题。

虽然利用好奇心的方法可以很好的促使销售成功,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诱发好奇心的方法变得近乎耍花招时,用这种方法往往很少获益,而且一旦顾客发现自己上了当,你的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好奇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动机,顾客的许多购买决策有时也多受好奇心理的驱使。客户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是人人都有的。在实际的销售工作中,销售人员可首先唤起客户的好奇心,引起客户的注意和兴趣,然后再说出商品的利益,并迅速转入面谈阶段。好奇心是人类所有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一种,唤起好奇心的具体办法则可灵活多样,尽量做到得心应手,不留痕迹。

一次成功的展示胜过千言万语

成功的产品展示往往能够一下子抓住顾客的视线,激发顾客了解、参与的欲望,迅速达成交易。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销售人员的语言无论多么生动,其效果也决比不上让消费者亲眼看一看产品的特征和效能。实证比巧言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我们常看见餐厅前有的设置着菜肴的展示橱窗;服饰的销售方面,则衣裙洋装等也务必穿在人体模型身上;建筑公司也都陈列着样品屋,正在别墅区建房子的公司,为了达到促销的目标,常招待大家到现场参观。口说无凭,如果放弃任何销售用具(说明书、样品、示范用具等),当然绝无成功的希望。

销售员在向陌生的顾客介绍产品时,必须进行有效的产品展示——示范演示。通过对产品功能、性质、特点等的展示及使用效果的示范表演等,使消费者看到购买产品后所能获得的好处和利益。产品为消费者带来的好处及利益是促使消费者购买的真正动机。消费者希望能在销售员口头介绍产品的信息后,能亲眼看到,甚至亲身体验到产品的优势与作用,以加深认识和记忆,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因此,我们要打动客户就得让他们在演示参与中充分感受到产品的吸引力,并对某个性能有着强烈的赞赏。

1.重点展示顾客的兴趣集中点

在发现了面前顾客的兴趣集中点后可以重点展示给他们看,以证明你的产品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适合他们的需求。当然如果你的顾客是随和型的,并且当时的气氛极好,时间充裕,你可以从容不迫地将产品的各个方面展示给顾客。但是,大部分顾客都不会喜欢你占用他们过多的时间,所以有选择、有重点地展示产品还是很有必要的。

2.让顾客参与展示过程

如果在产品展示过程中能邀请顾客加入,则效果更佳,这样给顾客留下印象更深。在产品展示时你可以请顾客帮你一点小忙,或借用其他方便而不贵重的用具等等,总之想办法让顾客参与进来,而不是在一边冷眼旁观。如果你销售的产品使用起来很方便或是人们经常使用的,那么你放心地让顾客去试用,效果一定不错。

3.用新奇的动作提高顾客兴趣

在产品展示过程中,销售人员的新奇动作也会有助于提高顾客的兴趣。对于商品的特殊性质,新奇的动作往往会将它们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一般销售干洗剂的销售人员会携带一块脏布,当着顾客的面将干洗剂喷涂在上,然而假如你一改常态,先将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袖子弄脏一小块,然后再洗干净它,这样的展示效果一定要好于前者。

4.产品展示要有针对性

如果你所销售的商品具有特殊的性质,那么你的展示动作就应该一下子把这种特殊性表达出来。比如,你在销售一种保险玻璃,你就应该随身带一块玻璃样品和铁锤,当着顾客的面,用铁锤敲击玻璃,顾客一定会在惊讶中升起购买的欲望。当你继续与他交谈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们之间的谈话是那么易于进行,交易也就很快达成了。

5.展示动作要熟练

在产品展示过程中,销售人员一定要做到动作熟练、自然,给顾客留下利落、能干的印象,同时也会对自己驾驭产品产生信心。谨记你的态度将直接影响顾客的选择。

6.产品展示时要心境平和,从容不迫

在整个产品展示过程中,销售人员要心境平和,从容不迫。尤其遇到展示出现意外时,不要急躁,更不要拼命去解释,这样容易给顾客造成强词夺理的印象,前面的一切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一旦出现问题,你不妨表现得幽默一点,让顾客了解这只是个意外罢了,那么谨慎地再来一次展示是必不可少的。

在销售过程中,给顾客介绍了那么多产品的特点和益处,服务是否被接受了呢?大部分人是没有的。许多顾客不愿意买,因为他们不能确信他们回家后是否喜欢这个产品,是否会因为听信了花言巧语而上当受骗。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不妨向顾客演示一下产品。演示产品不仅要让顾客亲身感到、看到产品,而且还有演示和解释如何使用这个产品。借助于顾客的亲身体验,销售成功的计划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