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书
4232100000013

第13章 虚实篇(2)

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之所以薄弱,是因为处处分兵防备;兵力之所以充足,是因为迫使对方处处分兵防备。【心得】

孙子认为在作战中要善于隐蔽自己,而让敌人难以判断我方优势兵力的具体位置,从而多方防备,使兵力分散,此即“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如此一来,就算敌人的兵力再多,也无法取胜,而我方便可以众击寡,一举突破。

随着蒙古日益强大,金朝逐步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御。修筑堡寨,派兵戍守,金朝处处备边,以为可以阻止蒙古骑兵全线侵扰。元太祖6年(公元1221年)2月,成吉思汗侦悉金朝边防部署不严的情况后,率10万人马南征。4月蒙军取大水滦(今内蒙古商都南)、丰利(今内蒙古尚义县境内)等地。后因天气炎热,蒙军不适,遂暂停进攻。金帝得知蒙军大举南犯,恐惧异常,定州剌史赵秉文建议派一军袭击蒙古腹地,使蒙军有后顾之忧,迫其撤军而还,但金帝并未采纳。7月,经过休整后的蒙军,趁着秋高马肥,朝东南进军。蒙军以众击寡,势如破竹,直逼中都(今北京市)城下,金军非降即逃。

在商战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公司过度地扩张,在同一时间内推出太多的商品,由于资源过度的分散,反而导致实力的降低,最后甚至分崩离析!我们可以从大为汽车的衰落中,看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造成的恶果。

针对美国通用公司的大型汽车,大为汽车公司打出了“精致小巧”的小型车广告,在当时的汽车市场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但大为汽车公司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便开始考虑生产大型汽车了。它相继推出8人座中型客车、4门轿车,娱乐用达夏汽车以及吉普型大为汽车。过多的产品不仅分散了该公司的兵力,更让丰田、达特桑、本田汽车突破其薄弱的防线,瓜分其市场占有率。大为汽车一度在美国进口轿车市场上占据67%的比例,而现在却连美国进口车市场的7%都不到。

七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原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速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注释】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如能预先了解掌握战场的地形条件与交战时间,则可以赴千里与敌交战。

不知战地……近者数里乎:言若不能预先知道战场的条件与作战之时,则前、后、左、右无暇相顾,不及相救,何况作战行动往往是在绵延数里甚至数十里方圆范围内展开的。

无斗:无法与我战斗。

【译文】

所以,如能预知交战的地点和时间,即使跋涉千里也可以去和敌人会战。而若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时间交战,则会导致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的情况,何况想要在远达数十里,近在数里的范围内做到应付自如?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就的。敌兵虽多,还是可以使它失去战斗力。

【心得】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胜可为”的作战原则,即在作战中发挥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形势朝对我方有利的方面转移。优秀的将帅可以根据战场的形势,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预知交战的时间、地点,并明白应该在何时、何地交战才能掌握主动,获得胜利。因此,胜利是可以争取的,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就能夺取胜利。

英国为扩大侵华利益,趁清廷国防不振,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法美俄结成联盟,与法国组成联军,以舰船20余艘,陆战队1000余人,北犯天津,企图胁迫清廷就范,与之签订新约。清军沿白河两岸架大沽炮台设防,英、法联军十余艘炮艇、千余名陆战队,分前后两路到达白河口处。联军深知欲克大沽炮台,首先要占领拦江沙,使炮台难以发挥火力。5月19日,联军8艘火轮闯入拦江沙,声称是“各国会晤”,守军只是派员询问,并不阻拦,于是联军顺利占据拦江沙,完成兵力集结。5月20日8时,英法联军向清军送来通牒,要求清军于2小时内退出岸上各炮台,否则开战。未等清军回复,即有火轮冲入开炮,南北炮台同时还击,战约两个多小时重创敌艇多艘。但因清军大炮陈旧及不便于发挥火力,而联军船坚炮利,北炮台顶盖终被掀去,清守将阵亡,联军陆战队抢占了北面火炮台,然后又攻陷南面炮台。后路清军马队未及出援即弃营溃逃,联军逆江而上,直至天津城下,英、法、美、俄四国公使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在变化无常的商场,“知战之地,知战之日”是成功的保证,只要按照“胜可为”的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预测市场动态,及早作好准备,机会来到时就不至于因毫无准备而贻误商机了。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哈默,在1931年从俄国返国后,曾对美国的政治局势进行了认真研究,他认定罗斯福一定会掌握美国政权,而一旦罗斯福实行他的“新政”,1920年的禁酒令将会被废除。届时若要解决全国对酒的需求,一定需要相当数量的酒桶,而当时市场上却没酒桶销售。于是,哈默向俄国订购了几船桶板,并在纽约码头俄国轮船停泊的地方设立了临时桶板加工厂。当哈默的酒桶源源不断地制成时,正好赶上禁酒令的废除,使酒厂的生产量大增,酒桶的需求量也跟着飞升。于是哈默的酒桶很快便被高价抢购一空,哈默也因此大发了一笔。

八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注释】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策度、筹算。意谓我当仔细筹算,以了解判断敌人作战计划之优劣。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作,兴起,此处指挑动。动静之理,指敌人的活动规律。意为挑动敌人,借以了解其活动的一般规律。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形之,示形于敌。死生之地,指敌之优势或薄弱环节、致命环节的所在。地,同下“处”,非实指战地。句意为以示形于敌的手段,来了解敌方的优劣环节。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量、较量。有余,指实、强之处。不足,指虚、弱之处。意谓要通过对敌作试探性的较量,以掌握敌人的虚实强弱情况。

【译文】

所以要通过认真的筹算,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通过挑动敌人,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要通过佯动示形,来试探敌人生死命脉的所在;要通过小型交锋,来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

【心得】

这是孙子关于“知彼”的论述。作战者要通过“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各种手段来探悉敌情,“知”敌的强弱虚实,找出要害之处,了解强弱虚实,掌握活动规律,以有利于我军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在军事战斗中,为了弄清敌人的虚实,或使敌人的火力部防暴露、或引开敌人的兵力、火力,常以假的、小的行动对敌进行试探,看敌人作如何反映,然后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记载:公元前589年,晋景公拜克谷阝为中军大将,率领800辆兵车向齐国进攻。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也各自带来兵马前来会合。齐顷公得知四国出兵入侵,心里甚为恐慌。他派高固、国佐为大将,挑选500辆兵车,行500余里,到鞍地扎下营寨。齐顷公遣使前往请战,约定明日决斗。这时,大将高固对齐顷公说:“齐晋从未交过兵,不知晋军之勇怯和晋营虚实,我愿前往探之。”乃亲驾单车,迳入晋营之中。恰在这时,晋军中有一末将乘车自营门出,高固立即计上心来,弯身从路边取一块石头,恰中其头,倒于车中,御人皆畏而去。高固乘机腾身跃入晋车之上,脚踹国将,手挽辔索,绕晋营巡走,然后驰还齐营。晋军觉察后逐之,为时已晚。高固对齐顷公说:“晋军号众,但能战者少,不足畏也。”次日,齐顷公亲自披甲出阵,领兵与晋军交锋,以少胜多,大败晋军。

西汉时,黥布作乱。汉高祖刘邦问薛公:“黥布将采取何种战略?”薛公说:“黥布若出上策,山东非汉所有;出中策,胜负未可知;出下策,陛下可高枕而卧。”高祖问:“什么是上、中、下策呢?”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此上策也;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在仓之粟,塞成为之口,此中策也;东取吴,西取下蔡,身归长沙,此下策也。”高祖问:“黥布可能采取哪一种策略呢?”薛公答:“黥布眼光短浅,必出下策。”结果,不出薛公所料,黥布出下策,迅速为高祖所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