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学会低调 做事要懂得低头
42255000000023

第23章 恃才傲物难长久,和逊恭谦心自安(2)

3、三人行,必有我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也都有他的缺点和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低调谦虚的人因为善于学习而获得进步,走向成功,盲目自大的人自以为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知道的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古代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谦虚,自认为无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所知道的东西就更加有限了。倘如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有了点成就就到处炫耀,而不知道学习,不但是无知,简直是可悲。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认真揣摩,任何东西都有它的长处,何况人呢?

相传孔子带着他的门人弟子去参观鲁桓公的祠庙,注意到一个看起来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很随便地放在地上。

庙宇的守护人告诉孔子他们:“这个能用来装水的东西叫欹器,用处和座右铭差不多,是用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听了以后说道:“我以前也听说过这种器皿,只是没有真正见识过,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听说这个容器在没有装水时就会歪倒;水装得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端正正,稳稳当当;而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又会翻倒。”

守庙的人说是这样的,在场的人都赞叹孔子的见识过人。

孔子在确定这个东西以后,就让他的学生一个个地倒水进去试试。于是,弟子们一个个舀来了水,慢慢地向这个器皿里灌水。果然跟传说中的一模一样,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一点都不歪斜。但是水灌满以后,它就翻倒了,容器里面的水就流了出来。等到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自动爬起来,跟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了。

见了这样的情景,孔子不由得大发感慨,说道:“骄傲自满的人容易栽跟头,就和这个容器是一样的啊,世界上哪会有太满而不会倾翻的事物呢?人也一样啊,处世为人应该谦虚谨慎,骄傲自满是要不得的。”

几千年前,孔子从一个容器里就能有“做人不可以骄傲自满,为人要谦虚谨慎”的认识,难道今人还不能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吗?恃才傲物要不得,和逊恭谦好做人。

笛卡尔是法国乃至世界上有名的数学家,他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曾经有人问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你如此博学多识,还感叹自己的无知,是不是谦虚过度了?”

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吗?笛卡尔引用了哲学家芝诺的一段话说:“我画了一个圈,圈内是已经知道的东西,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道的东西越多,圆圈就会越大,圆周与外界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就显得更多了。”

不知道自以为是的人听了这番话以后会作何感想。这个比喻实在是高明极了,懂得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看似矛盾,其实一点儿不矛盾。芝诺的比喻十分形象。知识多的人,在于他知道世界还有很多奥妙,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无知的人,在于他根本就什么也不知道,当然他也不会知道自己的浅薄。

西方的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骄傲自大的人更喜欢见到依附他或谄媚他的人而不喜欢结交高尚的人。结果这些人把他由一个笨蛋弄成一个狂人,而他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

成熟的果实总是把头弯向大地,无论在任何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妄自尊大、自鸣得意。不管别人把你评价得有多么高,永远都记得要向别人请教,请好好记着这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知道的还远远不够,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智慧点拨:

人类有着几千年浩瀚的文明史,相比之下,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大海中的一滴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就算是再怎么努力的人,也无法掌握其万分之一,更别提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了。只有不断学习,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才能尽可能把自己知识的圈子放大,接触到更多。

4、不骄不躁,善于自嘲

骄傲像一座冰山,让人无法接近;自嘲像一座桥梁,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嘲是智慧和教养的体现,自嘲能缓解矛盾,减少烦恼,增加快乐。善于自嘲、低调处世、不骄不躁的人,人生更愉快。

幽默是交际中的润滑剂,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面对生活困境创造出来的文明。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能自嘲的人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

自嘲,是高度智慧和有教养的表现,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它能够弥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缓解人生压力,化解生活困境。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多半都是善于自嘲的好手。

罗伯特是美国著名的演说家,为人豁达开朗,风趣幽默。但是他有一个很不雅观的外形,是个秃子,在他头顶上很难找到几根头发,可谓“聪明绝顶”。有一次他过生日,许多朋友来为他喜庆寿辰,来的人大多都有些身份,所以宴会显得庄重沉闷。罗伯特的妻子看见来了这么多人,就悄悄地劝丈夫戴顶帽子,以显得庄重体面。罗伯特却对宾客们大声说:“我夫人劝我今天戴顶帽子,以显得体面庄重,可是你们没有一个人知道秃着头该有多好,每次下雨我都是第一个知道的人!”这句自嘲的话引得满堂宾客哄堂大笑,一下子使聚会的气氛轻松愉快起来,罗伯特的光头似乎一下子也可爱了许多。

设想一下,在类似的场合下,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机智、胸怀?如果不能,问问自己为什么。试着改进一下,也许不久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嘲真的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自嘲不仅能使现场的气氛轻松愉快,还可以化解尴尬,走出困境。林肯,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这位伟人生来长相不佳,甚至可以说是很丑陋,但是林肯不仅从来不忌讳这点,还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相貌开玩笑,以柔和的方式化解竞争对手和反对者对他的刁难讽刺,赢得人民的认可。在他竞选总统的时候,他的对手攻击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经常搞一些小动作。林肯听了以后指着自己的脸说:“大家来评判一下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面孔的话,我会用现在这张吗?”众人都被逗乐了,于是很轻松地化解了对方的指责。还有一次,一个议员,存心想找林肯的难堪,他走到林肯跟前挖苦说:“听说总统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设计者?”“您说得不错,先生。”林肯点点头说,“不过我不明白,一个如您所说的成功的自我设计者,怎么会把自己设计成这副模样呢?”问者哑然,听众微笑,一来一回间,把林肯的机智、豁达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让人们对他心悦诚服。

自嘲能够以愉悦的方式体现人的真诚、善良、乐观的心灵,可以在初次见面的时候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990年,台湾影视明星凌峰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个大型晚会,那个时候,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观众对他并不熟悉,可是经过凌峰精彩的开场白之后,立刻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凌峰是这么说的:“我叫凌峰,但是和文章所描写的那个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的称号,但我以长相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妙不可言的话顿时让观众笑开了锅,他的风趣幽默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次不久,在另一个文艺晚会上,凌峰再次出场,只见他笑呵呵地对观众说:“很高兴见到你们,很不幸你们又见到了我。”观众闻言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仅仅依靠这简单的几句话,凌峰的名字迅速响遍全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

自嘲还能够缓解紧张关系。当人们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双方情绪对立时,适时的自嘲可能将一些矛盾冲突消灭于无形,让彼此的关系和好如初。

在某高校的新生寝室里,刚来的新生开始争着按大小排定座次。经过了一番唇枪舌战,心直口快、好开玩笑的老七见比自己小了几天的老八终于不再争辩,甘陪末座,就得意地说道:“好啦,你是老幺,排在最末,就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八的脸色立即难看起来。原来老八长了满脸疙瘩,俗称“青春美丽疙瘩痘”,正为此伤透脑筋,此时听到这话,不由得是又气又恼,脸色立即“晴天转多云”。老七是个机灵鬼,转眼就看出症结所在,心中大骂自己嘴巴臭,表面上却不急不恼,揽镜自照说道:“‘蜷在两腮旁,偎在鼻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哎,老八,我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老八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七也跟他一样,满脸的青春疙瘩。

老七的方法不能不说是高明,他在无意中冒犯了别人之后,马上含蓄地进行自我调侃,还巧妙地通过诗句点明自己也是满脸疙瘩,表明自己并非冒犯,同时这句自嘲还是对自己口无遮拦惹来风波的含蓄自责,从而谈笑间化解了本来极可能产生的矛盾,博得了老八谅解的一笑。

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要你自己骂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足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取得一笑。没有豁达、乐观、超脱的心态和胸怀,没有出类拔萃的智慧,是无法做到的。

自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它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自嘲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智慧及宽广胸怀的结晶。善于自嘲的人不但能帮助人清楚地认识自己,战胜一些不好的心态,化解外来的压力,还可以给人增添快乐,减少烦恼,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失落和不平衡,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嘲笑自己,勇敢地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且改正可以不断地完善自我。

任何事情都应该乐观面对,即使遭遇挫折、身陷囹圄也要看到希望,而不是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行事作风应该是拿得起、放得下,而不是斤斤计较,过分较真。

智慧点拨: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低调、平和、豁达的心,不能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更不能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迷失了自己,变得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要多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经常自我嘲笑、自我反省,在任何时候都不骄不躁,谦逊做人。

5、不学赵括谈兵,莫要眼高手低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吕坤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女王在皇室为他举行庆功宴。席间,一位公爵很不服气地说:“任何一个人坐船航行,都能到达大西洋的对岸,有什么稀奇的!”话音刚落,其他几个公爵就开始附和。哥伦布一言不发,朋友们都为他着急。

过了一会儿,哥伦布叫仆役从厨房拿出了几个熟鸡蛋,然后请在座的人把鸡蛋立在桌上。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只见哥伦布拿起一个蛋,用蛋的一端朝桌面轻轻一砸,蛋便稳稳地立在了桌上。

满桌的王公贵族都笑了,说这一点都不困难,连三岁的小孩都会做。哥伦布不慌不忙地说:“这的确很简单,但在我演示之前,你们之中却没有一个人会做!”

生活中不乏像王公贵族这样眼高手低的人,每当看到他人取得成绩后便冷潮热讽:“这根本算不了什么,谁都可以做到。”其实则不然,正如哥伦布所说,模仿别人解决问题的动作容易,但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很困难。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眼高手低,否则只能像赵括谈兵那样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每当谈起如何用兵或打仗时,他总能够滔滔不绝,而且头头是道。从他的谈吐中,人们不得不相信他的军事才能。然而,就是因为他,赵国一次性损失了多达四十万的军队。

战国末期,秦国国君秦昭王在位时,对韩国虎视眈眈。不久,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王的命令下,带兵攻打韩国。秦军势不可挡,眼看就要攻取韩国的上党郡。驻守在上党郡的韩军将领既不能够与韩都取得联系以求支援,又不愿意投降,于是将上党郡拱手让给了赵国。当时赵国实力雄厚,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并不惧怕秦国,立即派兵前去接收,破灭了秦军的计划。

然而,秦国并没有善罢甘休,秦昭王在两年后任王龁为将,再次攻打上党郡。赵国大将廉颇接到赵孝成王的命令后,立即率领大军前去作战。然而,廉颇大军刚刚赶到长平时,王龁已经将上党郡攻下,并直逼长平。

廉颇久经沙场,知道秦军此时士气正旺,不能立即与其对战。于是他令大军就地驻扎,将防御工事做得牢不可破,以便于打持久战。秦军原打算速战速决,但不管如何叫阵,廉颇大军始终按兵不动。如此对峙下去,秦军肯定会因粮草不足而影响战事。王龁无奈,将战情传到秦国,请求秦昭王定夺。

秦昭王了解情况后,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请教谋士范雎。在范雎的谋划下,赵括出现在秦赵两军交战的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