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沟通代替争执
4203000000025

第25章 准确——说话含糊只能带来更多误会

我们与人交谈时应该注意,答话时千万别含糊,否则容易产生误会。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在为教皇绘制宫廷的天顶画时,教皇曾要求他必须将圣徒和先知们身上的衣服画得高贵华丽一些。

米开朗琪罗对这项要求十分不以为然,但是又不便当面得罪教皇,于是,半开玩笑地说:“您知道的,他们原本就是穷人嘛,何必硬要他们装阔?”

后来,当他开始制作壁画时,教皇又派人传话,要他修改壁画上的人物。

米开朗琪罗这次再也按捺不住,以平静的语气对传话的人说:“你回去转告教皇,修改壁画是一件小事,用不着他那么操心,还是请他老人家把心思用在如何把这个世界修改得好一点吧!”

米开朗琪罗说话的功夫堪称一流,犀利的讽刺话语使得教皇领教之后,从此再也不便多说。

如果你自认没有米开朗琪罗的犀利口才,那么,与人交谈时应该注意,答话时千万别含糊不清,否则很容易产生误会,万一你无法自圆其说,必定陷入窘境,任何说话技巧都无济于事。

所以,说话要把握主旨和逻辑,要说得恰到好处,以免言谈有所闪失,授人把柄,甚至作茧自缚。

这是避免错误,摆脱窘境的根本方法。

假如朋友或同事在公开场合责备你,而情况与事实又有出入,这肯定使你难堪。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你应该心平气和地直言:“我们是否私下谈谈?我想请你调查清楚了再说话。不然,我以后很难和你相处。”

倘若亲友无缘无故责备你,你也应该明确地跟他说:“你让我十分难堪,请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我哪里得罪你了?”

当然,假使是你自己做错了事,哪怕是无意的,也要诚恳道歉。明辨事理,直言不讳,这才是摆脱窘境的方法。

适当地运用语句,是先从心中的酝酿开始的。当然,除思想观点正确、思维严密有序外,首先要正确理解语句的含义。但是,有时你本身使用的语句是正确的,也可能造成误解。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是你出现“口误”。由于环境的干扰、精力的分散,会造成这样想那样说的情况。

其二是倾听的一方由于理解上出了问题,没能正确领会你的含义,因而出现语言误会。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请不要在咬文嚼字上兜圈,说者和听者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重新再交流一次,遇到重要问题,听者还应把说者的话重复一遍,以检验是否有错误的理解。

语句的准确,不能单从语法的意义去理解。说话是离不开环境和对象的,如何使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此时此刻你的思想,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话要说得准确,还包括要说的得体。如有些人爱加重语气,每次说的都是“真话”、“非常重要”的消息、“最动听的故事”,等等,常用“最”、“极”“非常”、“无限”之类的字眼,显得非常平庸,到真的有值得称“最”的时候,就无法表示了。因此,说话者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要求,还要兼顾到客观方面的要求,只有两者统一了,才会使表达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