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清醒。其实,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特别是对有权者来说,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弃。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而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应该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不该取得的则当毅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放弃!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过一短篇故事: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但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
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都需要更大的土地来耕作、来赚钱啊!所以,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真的累了,农夫上气不接下气,实在跑不动了!
可是,农夫又想到将来年纪大,可能乏人照顾、需要钱,就再打起精神,不顾气喘不已的身子,再奋力向前跑!
最后,他体力不支,“咚”地躺倒在地上,死了!
的确,人活在世上,必须努力奋斗;但是,当我们为了自己有更好的生活而必须不断地“往前跑”,不断地“拼命赚钱”时,也必须清楚知道有时该是“往回跑的时候了”!
高尚的人不顾自己的利益
品德高尚的人,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而忘了义,不顾法,而是始终坚持原则,因此,常常得到世人的称颂。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巩固政权。他采取了许多得力措施,使国家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但隋文帝有个毛病,就是火气太大,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脾气的时候就乱杀人。
这天,御林军在街头巡逻时抓住两个用破损纸币兑换合格钱币的商人。这之前,朝廷曾三令五申,不准使用破纸币,两个商人胆敢违抗圣命,这还了得。案子传到了皇宫,喝得半醉的隋文帝听说此事,火气不打一处来。二话没说,把桌子一拍:“斩!”
执行问斩的命令到了大理寺少卿赵绰的手里。他是专门办理这类案子的,越想越不对头,马上去见隋文帝,为两个商人求情。隋文帝问他为什么,赵绰回禀道:“两个商人犯了罪,理应受罚,但法律上只规定用木板打屁股,说什么也犯不上杀头之罪呀!”
隋文帝听了冒火,心想,一个堂堂的天子,还受你小小的赵绰管束,笑话。他白了赵绰一眼,喃喃地说:“朕已下达了命令,你只管执行就是了,啰唆什么!”
赵绰把脖子一梗:“陛下,可你忘了,刑律也是按你的旨意制定的,怎么能违背呢!”
隋文帝冷冷地说:“刑律是对的,朕现在下的命令也是对的,与你无干!”
“怎么能说与我无关。”赵绰据理力争,“陛下,你让我执掌大理寺,现在碰上这件不依刑律乱杀人的事,我能不管吗?”
“住口。”隋文帝气得胸脯一起一伏,指着赵绰怒斥,“怎么,你真想撼大树吗?太自不量力了。”
赵绰毫无惧色:“我没敢撼大树,也没想撼大树,只想规劝陛下改变主意。”
隋文帝鼻子里哼了一下,袖子一拂,就退了朝。
赵绰回到家,心中依然不得平静。他连夜在灯下写了封奏章,又将刑律的部分条款认真抄写一遍。第二天一早上朝时,呈给了皇上。
隔了一夜,隋文帝的酒劲已过,加上皇后的劝说,心里的火已消了许多,头脑也清醒了。他仔细看完了赵绰的奏章,立即下了一道圣旨,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赵绰手下有个叫来旷的官员,是个心怀叵测的小人。他发现隋文帝几次流露出对赵绰的不满情绪,背地里给皇上上了一份奏章,说赵绰执法太宽,放了许多坏人不说,还经常跟皇上对着干,这样下去,皇上还有威望吗?如果让他来担任大理寺的少卿,一定干得比赵绰好10倍。
隋文帝看了,心中怦然一动,觉得来旷说得有理,不如叫他来试试看。反正大权在自己手中,怕什么。
来旷很快得势了,他洋洋自得,又连续3次向皇上写了几份奏章,说他通过巡查了解,不少罪恶多端的犯人本该处死,都因为赵绰受了他们的好处,把犯人纷纷放了,让他们没得到应有的惩罚。
隋文帝看了这些奏章,心里十分纳闷。赵绰是常在他面前耍牛脾气,但那毕竟是为朝廷的兴旺啊!他了解赵绰,是不会干那种事的。于是,他派人深入调查,一查便水落石出。原来是来旷在诬陷好人。这下,皇上真的动怒了,把桌子一拍,下令将来旷处死。
执刑的任务又落到赵绰的手里。赵绰深感不安。从个人恩怨来看,赵绰完全可以按皇上的旨意将来旷推上断头台,但对照刑律,来旷够不上死罪。怎么能问斩呢?
他向皇上表白了自己的意见,隋文帝瞟了瞟赵绰,心想,这个赵绰,真是越老越糊涂了。我帮你除掉仇人,你怎么还来为他讲情呢?他摆摆手打断了赵绰,不愿再听,转身向后室走去。
赵绰紧跟几步,见皇上不理他,便改口道:“陛下,我再也不讲来旷的事了,另外有件急事。”
隋文帝信以为真,便叫他跟了进去。
一进后宫,赵绰往地上一跪,诚恳地说道:“陛下,我犯了三条大罪啦!”
皇上一惊,问他怎么回事,他便侃侃而谈:“第一,我身为大理寺少卿,没管好下面的官员,致使来旷触犯了刑律。第二,来旷不犯死罪,但陛下却要将他处死,我没尽到据理力争的责任。第三,我求进后宫,用谎言骗了皇上,犯了欺君之罪!”
隋文帝笑了笑:“赵绰啊赵绰,我真拿你没有办法,毕竟你对皇上真是赤胆忠心!”他终于撤销了对来旷执行死刑的命令,改判为革职流放。
不要不该要的东西
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我们不愿意、而且不应该做的事。同时,在有些时候、某些情况下,许多事情是我们所必须做的。哪怕是一生只能做一次,哪怕因此而中断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我们都必须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这些事大到国难当头为国捐躯,小到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与此相反,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有许多是我们不必,而且不该做的事。比如,出卖朋友、做伤天害理的事。
自然,在大千世界中,也有许多我们可求也该求的东西,有许多我们不可求也不该求的东西。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作出选择,作出抉择。
如何选择?如何抉择?
1948年,朱自清的胃病越来越重,这天,朱自清正在家里躺着,吴晗来到他家,递给他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宣言书。朱自清看了,不说话,只是颤颤地提起笔,在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不到两个月,朱自清便逝世了。朱自清的胃病,对食品是必须严格选择的,在那时候面粉是不可多得的好食品。如果他不签字,别人也能理解。但他还是签了,虽然他的死并不一定仅仅因为这些。
我们可以想象,他忍受不了美国面粉的侮辱性,却忍受了病痛的剧烈折磨,这种选择显然是他自己的取向。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讲究民族气节。亚圣孟子曾说过,不要我所不要的东西,不干我所不干的事。求我所必求,为我所必为,如此而已。
仔细说起来,我们所不要的东西,既包括我们不该要的东西,也包括我们不必要的东西。不该要的东西不要,比如,来路不明的不义之财;不必要的东西也不要,比如,名不副实的空衔虚誉。不该要不必要的东西,如果要了,人就变成了外物的奴隶,本来受人驱遣被人役使的外物便转即控制了我们自己。更厉害的,贪小利而忘大义,派生出不满的欲壑,长成吞象的蛇心,最终会一个跟头栽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永世不得“超生”。
相同的道理,不干我所不干的事。干不可以干的事,往往会损害别人,会被千夫所指,会受制裁。即使不受制裁,稍有良知,也会日不安夜不宁,问心惭愧有余;良知即便全失,也免不了担惊受怕,饮食难甘,夜不成寐。干不愿干的事,就必须勉强自己,甚至要强迫自己,不能随心所欲,也无法尽心竭力,虽是举手之劳,也会觉得苦不堪言。事情干不好不说,严重的还会因此扭曲了自己、改变了自己,最终失去了精神的舒展和心灵的自由。
话又说回来,不要自己不要的东西,不干自己不干的事,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其实很难。比如,现在有人正送了礼来,要还是不要,就可能十分地伤神费心。这里,不但有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取舍,同时还有人情面子、人际关系的考虑。说到底,我们都是凡人,是凡人就难以超凡入圣。
这里的关键,只怕还在于我们自身。一句话,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只要来得正,黄金美玉不嫌重;不当取则不取,来路不正,一瓢一饮也算重。至少,心术不正的礼总是不能接受的,该打回去也还得打回去。
美军不设元帅军衔的缘由
乔治·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代名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
鉴于其卓越功勋,l943年,美国国会同意授予马歇尔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但马歇尔坚决反对,他的公开理由是如果称他“FieldmarshalMarshall”(马歇尔元帅),后两字发音相同,听起来很别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将使他的军衔高于当时已病倒的潘兴陆军四星上将。马歇尔认为潘兴才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军人,自己又多受潘兴提拔和力荐之恩,马歇尔不愿使他崇敬的老将军之地位和感情受到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随美军赴欧参战。当时的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非常欣赏马歇尔的才能,大战末期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副官,视为得意门生。后来潘兴虽然退役,仍然多次力荐马歇尔晋升。在潘兴的有力影响下,1939年马歇尔领临时四星上将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有一段小插曲足以说明马歇尔对潘兴的深厚感情。1938年春,马歇尔前往病榻探望潘兴。潘兴若有所思地说:“乔治,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当上四星将军的。”马歇尔满怀激情地回答:“美国只有您有资格获四星上将衔,绝不可能再有另一个人!”听到马歇尔的肺腑之言,潘兴顿时热泪盈眶:“谢谢你,乔治!”
马歇尔拒绝当元帅后,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美军从此不再设元帅军衔。1944年底,马歇尔晋升五星上将——美军的最高军衔。
马歇尔的谦卑并没有使他的地位受损,而是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更加熠熠生辉。泰戈尔说:“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对人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
不贪权要善于向下属授权
对于企业而言,领导包办一切,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得紧紧的,而不给其下属以一定的自由和权力,那么,领导不仅要累死,也极容易给企业培养一批不愿动脑、没有创造和开拓精神的职工。有些领导虽然给了下属一定的空间,但有时候,对下级又不放心,进行越权指挥,该归下级管的事他管了。长此以往,下级就会感到有职无权,走人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领导层。在每个领导层中都要体现职务、职责、权力三统一,要使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担任相应的职务。同时,对这一个职务还要有相应地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力。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能否集中大家的意见,调动每一位下属的积极性,关键就在于能否放手使用他们,能否给他们授权,让下属们有权、有职、有责。如果让下属们能感到企业的领导放手让他们工作,让他们在权力范围内自主地解决问题,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公司的责任感。
日本最大的电气企业——松下公司的创建者松下幸之助认为,个人的才干与能量都是有限的,只有让每个人各司其职,充分施展才能,公司的管理才能搞好。因此,从创业之初,他就对所属部门进行授权,把公司的管理按适当的规模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
松下说:“公司繁荣时期,主持者应默默坐着,不要干预下面的工作。当遇到困难时,主持者便应亲自指挥一切!”正因为如此,松4下公司的上上下下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努力工作。
一个人要使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如手中有一定的权力、一定的资金等。因此,对于你的有才干的下属,要想充分发挥其的才能,你就必须对其授权。
美国的IBM就认为,责任和权力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领导要使部下对工作负责,你就得给他以应有的权力,这不仅对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更是他开展工作的主要条件。如果做领导的做不到这一点,不给他以任何处理的权力和自由,对他所办的事情总爱指手画脚。你的部下得不到你的信任,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IBM公司,各级都明确地有责有权,上级对下级范围内的工作和权力从不妄加干涉。
当然,如果上级看到下级在工作中已经犯了明显的错误,特别是这些错误可能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时,领导自然不能无动于衷,而要及时地加以指出,帮助他走上正轨,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一点跟充分信任与授权并不矛盾。
海战大将军上了铜像的当
这真可谓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乐极出丑。人要是认准一门,很容易“一叶障目”,被假象迷惑。清醒地认识自己,是把握成功的关键。
杜威,美国有名的海战大将军。1898年,在争夺菲律宾的美西战争中,杜威以其高超的战术,打败了马尼拉湾称王称霸的西班牙舰队,为美国霸占菲律宾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后来这位大将军却因一时糊涂,在官兵中留下了一个千古笑话。
那是1899年9月,杜威海军上将在菲律宾偶然发现了探险家埃尔卜诺的塑像。塑像高约一米,底座由整洁的铁栏围着,全身金光闪闪。杜威觉得,刚打完大胜仗,应该带点有价值的东西回国作纪念,而这个大铜像正合其意。于是,他命令士兵设法把铜像取走,用船运回美国老家去。
指挥官下令,士兵们不得不办,便根据杜威的旨意,开始做准备工作。为了吊起这个庞然大物,士兵们在杜威的指导下,准备了吊杆等升降设备。吊运前,这位海军上将一再告诫士兵们要小心,千万不要碰坏这优质“铜像”,这是他在菲律宾大海战的奖品,应该把他完整地放到美国的故土上。
士兵们唯恐成为“罪人”,小心翼翼地操作大型起重机。突然,士兵们目不转睛的双眼发出迷惑的神色,只见那起重机起吊时,显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起重机终于把大“铜像”吊到了另一块地上,好奇的士兵纷纷围了过来。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牛刀宰了只鸡!大“铜像”根本不是什么铜做的像,而是木头做的,只是雕像外表涂了一层铜色而已;而且,有的地方已经腐烂。
显然,大将军被铜像的外表所迷惑,没有识破庐山真面目,上了一个大当。此事传开,士兵们个个捧腹大笑,真可谓战场上大获全胜,战场外被“铜像”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