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爱与亲密的成长自疗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9500000006

第6章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今年一月一号开始,我生起病来,迁延不愈,直到一月二十多号。

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普通的感冒,之所以不好,在于我没有吃药,更没去打针。我由着身体,痛快地发病,一波猛似一波,等病够了再说。

因为学习心理学,我知道人的身心是一体的。身体上有病患,多半来自于内心。所谓“身体告诉你答案”。比如,皮肤瘙痒的人,很可能因为对过去感到内疚,过度地懊悔;而便秘,则是由于不愿丢弃一些东西,吝啬吝惜;乳房出了问题,可能是过度忍受,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优先给别人营养而给自己的较少;阳痿,则很可能是跟母亲的关系太紧密,害怕母亲吞噬性的爱,紧张内疚,感到巨大的性的压力……

具体到我的情况,是在去年专注于写《女性心理成长自疗课》这本书,书稿没有完成前,总有一股力量在推动我:不能倒下,不要半途而废写作,不管天大的事情都等写完了再说,不许生病!所以,去年一年,我都不生病。

到了十二月二十六号,关于书的出版,我可以做的事情已经完成。剩下的,是出版社的工作。这时候,我长吁口气,那个力量,似乎微笑地对我说:“累了一年,终于完篇,你可以躺倒床上,休息几天了。”

于是,二零一五年一月一号,我生病了。

不由得想起刘欢的一首歌:“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不可能所有事一天做完;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给自己一点时间。”

我用生病的方式,给自己一点时间,来缓解自我身心的疲累。

到了年底,你是否也有能量被耗尽的感觉?对什么都厌倦,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绩效明显降低?并且身体疲累?

或许,你感到情感衰竭,对人对事都失去活力,点不起热情(年终奖除外);

或许,你变得“去人格化”,对人对环境冷漠忽视,刻意在自我和人际交往对象之间保持距离,让人感到行为怪僻;

或许,你有很强的无力感,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认为自己许久以来所做的事情,都是枯燥无味的琐事,完全不能发挥才能,让你感到很低的自我成就。

如果这些感受太强烈,那么说明,你也累了,该歇歇了。因为,你已进入身心倦怠、自我责备的状态,你需要用你的方法,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化解你的疲累。

你的疲累,不单单是肉体的劳累,而更多的,是发自心理的疲乏。

可能你在工作生活中,许久以来积压的问题,比如工作过量过大;报酬偏低;对所需的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没有足够的权威;对升迁感到不公平;与他人的价值观不一致,时常冲突等等,到了年底,正在全面爆发。

它们带给你情感上的衰竭。你发觉自己走到此时此刻,太累了,需要歇一歇!

有没有想过,你准备怎么歇?

是大吃一顿美味,满足口腹之欲?

是疯狂购物到吐血,用奢侈品犒劳自己?

还是去旅行,到别处,度过一段优雅浪漫丰富刺激的梦幻时光?

你让自己歇一歇的方法有很多。我想说的是,在采取这些方法前,你可以先做一步的是——不行动。坐在原位,用心给自己,一点同情。

生活工作的艰难,让你感到疲累痛苦,在这个时刻,你需要学会转向内部,寻求自我同情,自我宽解,以及自我安慰。

自我同情是在面对自己做的不好的方面时,能够关心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瑕疵和失败,宽以待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无条件地接纳自我。它不是一味地严厉指责,苛刻地数落批评自己。你要像对待陷入窘境的好友一样,积极主动地安慰自己,说:“我TMD真是艰难啊,我该怎样对我投以关切和抚慰之情呢?”

自我同情是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要知道,人类的大脑事实上因关爱而设。关爱之情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与生俱来。它是我们生物学性质上的一部分。少了它,我们便无法生存。

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关于哺乳动物依恋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哈洛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出生后与母亲分离、单独在笼子里成长的新生恒河猴的行为。他把幼猴置于两个人工制造的猴子代母(替代母亲)之间,一个用柔软的毛巾布做成,一个用光秃秃的金属丝编制。前者提供了温暖和抚慰,而在后者的身上,则绑有奶瓶,可以提供食物。

哈洛感兴趣的地方是——幼猴究竟是花更多的时间,与柔软的毛巾布做成的代母在一起?还是与光秃秃的金属丝编制的代母在一起?

他夜以继日,观察到的答案非常明显。

幼猴紧紧地依偎着毛巾布做成的代母,依恋它的布妈妈,只有在喝奶的时候,才会跑去金属丝做的猴子边。由舒适温暖的布头所提供的情感性慰藉,似乎比食物本身,更是幼猴生命的本质所在。

所以,关爱之情与生俱来。而关爱首先表现的,是关爱自己。

一个人能够关爱自己,意味着他能够被自己的痛苦打动,向自己传递温暖,给自己友爱和同情,让自己受苦的心灵得到抚慰。

只有学会关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地关爱他人。而如果一个人努力地去善待他人,却持续地批评自己,那么事实上,他已经人为地划出了一条边界,导致与自我的隔离,并由此,失去了自己。

自我同情与关爱自己的核心,是普遍人性感。

普遍人性感意指我们承认人无完人,认识到所有的人都会失败,会犯错,会沉迷于不健康的行为。别人的缺点我都会有,我的缺陷别人也会有。我们都是人类,共有人类所有可能的卑劣与崇高。从而,从更宽广和囊括性的视角,来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遭遇。

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普遍人性感的对立面,也是自我同情容易走过头的地方,是聚焦于自我中心,过度地自伤自怜。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误认为世界上只有自己在受苦,其他人都过着幸福满足的生活。我们只着眼于自己的缺损,一叶障目,视角狭隘,忽视甚至忘记了,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人,在挣扎奔波。我们把对自我的同情,变成了认为只有自己在受苦的自伤自怜。

我生病了十几天后,就慢慢地发现,我越来越自怜自伤了。我不时挑剔家人的笑声,似乎全世界都应该来关心我,为我的生病而保持安静。我听到窗外传入的鸟鸣,感到呱噪刺耳。我自悲自叹,为毛自己在生病,而周围的人,却健康快乐?

这时候,看来我也是醉了,歇够了,不累了,要得公主病了。

如果自我同情过了火,就应了那句话——no zuo no die。

还不如起床,去写写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