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女性心理成长自疗课(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6000000007

第7章 40岁意识到成了剩女

【独白】

40岁生日过后,我才有了“剩女”的感觉。以前总在口头上说自己该找个对象了,但在心里,觉得还年轻,没到成为“剩女”的地步。

有时候,见到长得没我好,工作不如我的女人家庭幸福,我也挺羡慕的,觉得自己要是努力,也会有这些。可是,我始终没有努力,把自己好好嫁出去。原因是我的社交圈子太窄,找不到好男人。不管朋友介绍还是自己遇到的,都觉得不合适。

今年回老家跟父母团聚,和过完40岁生日后,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生日那天一早,我跟妈妈说,要去少林寺玩一天。然后,就一个人跑到少林寺,东游西逛。晚上快九点钟,我才回到家里。本以为生日就这样过去了。谁知一进家门,看到蛋糕摆在桌上,全家人都在等着我,为我过生日。我的心既温暖又悲伤。对着蜡烛许愿时,我想自己真的该带个老公回家了。

回到深圳,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爸爸要去世了,我们都在床边围着他。他对每个人交代一句话,对我说:“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咱们全家人,只有你把自己交给了自己。”我从那个梦中哭醒。爸爸现在的身体很差,住过几次医院,医生说他没几年了。每次我回家,他都为恋爱的事情,把我往死里催。我想趁他有生之年,让他看到我的婚礼。

我结束上一段感情,到现在将近有十年。这段感情对我的伤害太大。我的心累了,对恋爱婚姻不再抱有美好的希望。我觉得恋爱那个东西不好。与其要个不好的,干脆就不要。一个人多自由,反正自己在经济上能独立,不需要依靠男人生存。只有在偶尔生病时,我才觉得有个男人照顾该多好。但是这种想法一闪而过,通常不在脑中停留太久。

这十年里,也有一两个男人让我比较喜欢,不过我都没有主动去追求。因为万一不成功,我觉得会很受伤。另外,我也认为恋爱应该是男人主动的事儿。心中的想法是,“哪怕我喜欢你,你也应该觉察出我喜欢你,主动回应我。不要让我有什么表示才可以。”

剩下不喜欢的男人,我自然拒绝了。有两个被我拒绝的,曾经带来小小的失落。其中一个是离异的国企老总,因为工作关系,跟我有了接触。他一边让我的领导找我谈话,一边自己拼命打电话、发短信,狂轰滥炸地追求我。我有点害怕,也反感他这种跟年龄不相符的做法。但是看到他这么积极,物质条件又好,我想要不就发展一下,试试看?于是有天给他打了电话。那是我打给他的惟一电话。

我用单位的座机打的。电话刚接通,我“喂”了一声,就听到对方机关枪似的说了一大通话。显然他在对另一个女人说话,而且关系正在恋爱或者更亲密。我听他说完,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问他刚才跟谁讲电话。他支支吾吾地很尴尬。之后估计不好意思吧,不再那么疯狂地找我。有几次他约我,也被我拒绝了。这个人从此销声匿迹,告一段落。他找我的那两三个月,我心里很烦。但是突然没有电话骚扰,还有点冷清。慢慢地,才回到一个人平静生活的状态。

还有一个男孩,比我小很多,他喜欢我,我也并不反感他。但我更喜欢雄伟有力的男人,而不是比我小的男孩,所以回绝了他。我曾跟他有些身体上的接触,他说我性冷淡,才会离开他。我觉得我挺正常的,也有生理需要。只是不会因为性,而跟一个不爱的男人在一起。假如只有生理被满足,而没有情感的滋润,我对这样的性,有点罪恶感。所以宁愿做出放弃他的选择。

我对恋爱的要求首先是情感。我的底线是不当小三。表面看来,小三获得了男人的情感,但是,最后被甩的都是小三。至少在我周围,看到婚外情中最受伤的是小三。我怕受伤,无论如何不当小三。

人过了40,离50岁就近了。我的感觉越来越不好。最明显的,是身体状态不如从前。比如来例假,以前一来一星期,量还很多,现在只来两三天,量也少了。我问女朋友是怎么回事,她说如果再不找对象,可能会早早绝经。我又去医院问医生,医生说我年纪大了,卵巢功能不行了,往后怕连孩子也生不出。劝我趁着也许还行,赶快找对象。

这段时间,每天早晨出门,我都仿佛看到另一个我,从单身公寓里出来,走向公交车站。我好像分身出另一个自己,站在开阔的楼道,看一个女人的身影,收拾得干干净净,背着皮包,穿着长裙,走下楼梯。从公寓到公交站,要走两三分钟,这段路程如此漫长。我看着她的背影,孤孤单单,冷冷清清……远远地,我似乎在评价她:“怎么都这个年龄了,还是这样一种生活?”

下班,我又一个人走回公寓。不做饭,凑合着吃点,看书,听音乐,早睡早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规律,但凄凉。

青春渐渐地没有了,皱纹出来了,人长得不再漂亮。生命仿佛走进了谷底。我知道我一定要努力。如果我不努力,没人帮我走出来了。无论付出多大的能量,我都要走出“剩女”的生活。

【回响】

一个女子,过40岁生日,独自跑到少林寺,呆了一整天。故事中的这幅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少林寺以武僧出名,是男人阳刚之气的代表。而僧人不近女色,又是纯洁神圣的化身。故事女主角在她人生的关键时刻——四十岁生日这一天,来到这座名刹,表面上游山玩水,看武术,拜菩萨。而实际上,她长裙独步,身影孤单,神色黯然。意识的深层里,少林寺这处现实的场所,必定对她具有某种功能,使得时间与空间,在此相遇。这个场景被定格为一幅戏剧性的画面。画面里包含了她的过去、现在、未来,是她人生经历的浓缩投射,对现实处境的凄凉回避,以及对未来孤独无依的解脱寻觅。

画面直接体现了人物“现在”的状况。女主角去少林寺,显然想逃避现实。她是一位标准的都市女白领,长相不差,工作独立,养活自己,没有问题,只是没有恋爱对象,依然待字闺中。她回家和父母小聚,被家人“往死里催婚”。而自身的状态,她说“我的心累了,对恋爱婚姻不再抱有美好的希望。”家人催婚与自身状态的冲突,令她在40生日这一天,需要回避世俗家庭的压力。于是,逃向古刹,躲避催婚。

这幅画面,又有她对男性认同的明确投射,浓缩了她在“过去”——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异性标准。女主角曾经拒绝一个追求她的男孩,说是因为:“我更喜欢雄伟有力的男人,而不是比我小的男孩。”由此可见,在她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心中喜爱的男性形象,应该是孔武有力,肌肉壮健,身怀绝技,如同保护神的男人,而不是黏糊自己的小弟弟。恰恰在少林僧侣身上,升腾着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是中国式男性阳刚之力的象征。男性与神性,在少林武僧那里达到完美的统一,因而少林寺,也就成为女主角感受雄伟男性特征,潜意识里最为理想的场所。

女主角不惜山路劳顿,独自跑去少林寺,驱使她有如此行为的重要动力,在于她的父亲病魔缠身,日渐衰弱。她开始意识到,父亲今不如昔,快要死了。这令她倍感悲伤。她要采取行动,排遣悲伤,同时,为自己的父亲祈福延寿。

女儿大了,爸爸老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画面同时展现了她的“未来”。可以预见,父亲将在几年内离世,她说:“爸爸现在身体很差,住过几次医院,医生说他没几年了。”对人类来说不可避免的死亡迫近,对父亲死之将至的难以抒怀的顾虑,是女儿心头最大的担忧。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嫁人的女儿,似乎一直生活在延长的青春期。始终把自己交给父亲。而当梦到父亲说:“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咱们全家人,只有你把自己交给了自己。”女儿的心灵遭受巨大的冲击。她的父亲希望在有生之年,把最心爱的女儿交托出去,而不是女儿“把自己交给了自己”。

父亲将死的事实,父女间深挚的情感,成为女儿走出剩女生活的心理动力。她说:“我想趁他有生之年,让他看到我的婚礼。”实际上,对于一个年过40的女人,有时候父亲这种类似遗愿的愿望,正是她拥有家庭生活的最后契机。错过这个机会,父亲一旦离世,女儿哀恸逾恒,陷入长久的抑郁。潜在的对父亲的情感忠诚,将使她很难允许自己与其他男人共浴爱河,携手快乐。女儿的下半生,多半独身终老,如梦中的父亲所言,“把自己交给了自己”。

决心带个老公回家的女儿,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生不出孩子。在生理上,生育是生物的本能。身为一个女人,她出于自身完整性的考虑,自然希望生育。而在精神上,当女儿决心走出剩女生活时,她慢慢接受了父亲将要去世的现实。随着父母的去世,儿女会哀叹与死者重修旧好、慰籍内心的机会一去不返,但同时,他们更加需要确信的,是自己已经吸纳了父母的生殖力量,完成对死者生殖能力的整合。那样,孩子知道父母就在自己身上,存在于她的内核中。这也是使血脉延续、父母不朽的惟一形式。

生育的愿望如同女儿与父亲的一个秘约。这个秘约,让她下定决心脱离剩女生活,并且成家生育。由此,她将获得与父亲的统一。并且,存留下长久的情感宝藏。

人到了40岁,开始更多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寻找自我的归宿,亲近宗教。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祖庭,佛教圣地。女主角在少林寺“东游西逛”,也显示出她希望摆脱内心的烦恼痛苦,寻求精神出路的需要。40岁生日这天,她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要么出离世间,超凡清净;要么投入世间,恋爱婚姻。那天晚上快九点钟,她从寺院回到了家里。本以为生日就这样过去了。谁知一进家门,她说:“看到蛋糕摆在桌上,全家人都在等着我,给我过生日。”这块生日蛋糕,带着家人对她的爱护体贴,是家人没有放弃她的温暖表白。那么,她也不可以放弃家人,所以对着蜡烛许愿时,她决定:“我想自己真的该带个老公回家了。”那一刻,在出世的宗教与入世的家庭之间,她选择了家庭。

对着蜡烛许愿的那一刻,她也把自己从封闭的包裹中解放出来,开始了化茧为蝶的改变。上一段感情创伤,让女主角启动了自我封闭的心理防御机制。她封闭了自己的心扉,给爱上了一把锁。因为痛过,太受伤,所以不愿去碰触,再付出。自我封闭如同慢性自杀,吞噬她的身心。她呆在自己的茧中,“不做饭,凑合着吃点,看书,听音乐,早睡早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规律,但凄凉。”她的茧类似一个活墓,埋葬了十年青春年华。连她自己都意识到,“怎么都这个年龄了,还是这样一种生活?”

她成了“剩女”与男人无关。即便遇到喜欢的男人,她也不主动追求。要是被男人喜欢,她又拒绝对方,然后关上门来,空剩伤感。只在生病时,才想有个男人陪伴,也仅限于想想,“通常不在脑中停留太久。”她还没有准备好去接纳一个伴侣。十年生死两茫茫,时间已经给了她足够多的机会,她却还说“找不到好男人”。

为什么条件不如她的都嫁了,而她身边虽然不乏追求者,却始终孤独?因为她怕受伤。如果一段感情不能确定“我会不会被伤害?”她宁可不要。没有开始,就害怕结局。她要做的,不是确定对方会不会伤害自己,而是自己让自己,坚强起来,不要那么容易就受伤。

对女主角来说,最重要的是她的内心,想不想要爱发生,准备好恋爱的心态。过去的伤害,是成长的原因。伤害必须面对,自我需要敞开。经历了那些,生活还在继续。但是人长大了,成熟了,应该准备好,迎接下一段亲密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