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做书十日谈(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41795600000003

第3章 出版人的成就感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回忆录

从这一篇开始打算讲几本书的做书经历,讲讲具体的流程环节做法,也讲讲这个职业所能够带来的成就感,每本书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考量的因素、动用的知识储备人际关系等等都不相同,尽可能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来大致覆盖需要重点用力的几个关键环节吧。只讲自己做过的图书项目,必然受个人经验所限,希望看专栏的同学们举一反三,哪怕只有一点点启发也是好的。

这篇先讲讲《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一书,这是一本回忆录,作者的经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出版不久,也刚刚给百道网写了分享,扩展写来也相对比较容易些。先总的介绍一下。

这本书从2012年春天接触书稿,到2014年3月才正式出版,可谓好事多磨。这是一本典型的历史文化类图书,年逾九十的作者是以色列公民,译者是美籍华人,辗转授权重庆一位学者赵晓铃老师全面代理中文版出版事宜,接触过国内图书出版行业的同学估计能轻易想像这其中的曲折。

本书出版后至今两个多月,虽然没有出现特别热销的情况,但几乎所有读过此书的读者、媒体、朋友、同行都给予了非常正面的反馈,销量稳定,口碑良好,这与我们之前对该选题的判断基本符合:抓住文本的独一性和正能量,就抓住了稳定的读者群。

2012年春,重庆赵晓铃老师打来电话说,她的中学同学、美籍华人董经绚女士翻译了一本犹太老人的回忆录,又向我讲述了董女士与老人的传奇偶遇、老人经历的历史性独特性、文本本身写作的特点等,热情推荐,并表示自己已经停下手边所有研究写作的工作,专心帮忙润色此书稿(赵老师文笔优秀并对重庆地方史有长期的深度研究,却不留署名义务贡献,令人感佩)。

粗读书稿后我们很快做出选题判断,此书具备文本独一性和有益人心的正能量,稿件成熟,值得出版。这两点主要的出版价值我在百道的稿件中详述如下:

本书作者沃尔夫岗·卡佛岗一家人在1940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战时陪都重庆,是唯一一家逃难到中国内地的犹太人,这种经历本就十分稀缺。更为难得的是,当年16岁的作者因为年轻,头脑当中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与其严守犹太传统文化的长辈不同,热心学习中国语言、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工作生活皆深入到中国平民之中,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位在那个时代掌握重庆话的犹太人。这样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所写作的有关中国的回忆录(作者文稿原名《我的中国往事》),无疑是具有文本的独一性。

作者是个积极开朗、爱学习爱尝试的性格,在父子二人只能各携带区区五个马克抵达重庆、一切靠自己双手奋斗的艰苦岁月,仍抱持感恩的心态、保有犹太绅士的良好修养,凭借擅长机械操作的技能,一一克服接踵而来的各种困难,其晚年所写作的回忆录平和诚恳,不但记录了个人经历中可敬可叹可笑的种种,也客观描述了彼时重庆平民在战火中不屈的生活,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而文本从头至尾的淡然温雅,体现一颗强大的内心,对于读者也有一份励志的作用——大凡历经磨难却仍享长寿的老人,大多是有这样一颗温和笃定的内心,能够令年轻人备受鼓舞与安慰。

向出版社报选题后,不久得到批复:局审。大概是涉及国际关系、特定历史年代,陕西出版局的相关领导需要审读书稿以作具体判断。

按流程,选题批复之后就该签合同了。好事多磨,我们反复打量作者沃尔夫岗老人在2011年偶遇叙旧时授予董经绚女士的中文版版权委托书,尽管它已经经过合法公证,在美国已经完全生效,但对于中文合同来说,措辞过于简单,我们的版权编辑同事和领导反复讨论后一直认为,需要重新授权,并拟定了中文授权书内容,由董女士翻译为英文后请老人签署。

同时董女士是美国籍,也不便与国内出版社直接签合同,所以最终商定,等老人重新授权董女士(包括再次委托给第三人的权力)后,董女士再全面授权赵老师,赵老师将此授权经国内正式公证后,与我社签署出版合同。

考虑到国内微薄的出版收入,为尽快促成此书出版,董女士与赵老师这两位可敬的重庆人,完全放弃了翻译和代理的劳动报酬,义务为老人书稿服务,延续了七十多年前重庆人民对这位犹太少年的帮助,令我们十分感动而惭愧。

然而,老人年事已高,那段时间也生了病,脑子有时有些糊涂,清醒时他固然是全然信任董女士,并热切盼望中文版出版,但不大清醒时,就有些说不明白。在这种健康状况下,他的律师不认为其授权有效,硬性标准就是他不能独立开车到律所办理公证。

董女士身在美国,工作繁重,只能通过电子邮件往返交流,由于律师不能理解中国国情、老人的复杂感情,更不能理解两位重庆女士的仗义相帮,使得董女士不但要做很多翻译和沟通的工作,还得承受质疑和压力,但想到老人本人对她的那种信赖欣喜、那一口亲切的重庆话、对中文版的期待、对重庆的深厚感情,董女士便无法放弃。赵晓铃老师也在此中反复沟通解释,润滑关系,劳心劳力。

所幸,老人几个月后恢复了健康,开车到律所办理了授权书的公证,随后赵老师终于拿到了符合要求的全部授权文件和证件复印件,2013年春,正式签署了本书的出版合同。

合同签订后,稿件进入编辑加工、三审三校的常规流程。其后文稿的处理、图书的装帧等种种一波三折的反复劳动在这一篇里先不赘述,直到2014年春,本书终于问世。

经同为重庆老乡的冉云飞先生长文推介《从魔窟逃到重庆的犹太人》(腾讯大家专栏首发)、《重庆日报》两大专版采访评论,也在百道网得到多位同仁推荐,不断得到其他媒体关注,获得相当不错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与冉先生的沟通中才了解到,他与赵晓铃老师乃是川大中文系同门师姐弟,果然是同声相应,而冉评中所提到关于高门槛挡鬼的说法的翻译疑问(卡佛岗说像所有老房子一样,他的伯父与堂哥们住的这套老房子,门口有很高的门槛,是为了不让鬼进来,这是他所不能理解的。我估计这“房子门口都有一个很高的门槛”,可能说的是照壁,而不是真的有那么高的门槛),董女士也非常开心地迅速回应探讨,令我们充分感受到重庆人们的热情爽朗(很荣幸他能为我们写书评。特别他把我喜欢的,感觉精彩的部分都点评到了,很受鼓励。冉老师提到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说,也许我没有错。但确实我是城里长大的,对乡下那些古老的大房子不熟悉。我看到过的就是当年下乡当知青时农家的土房子,那些门槛就够高的了。在美国我们习惯不同的意见,讨论争论甚至争吵。书评里对“照壁”的解释,让译者和读者都增长见识,更给书增添趣味,很好!)。

本书出版前后,董女士又义务翻译了老人描写自己回以色列之后生活的文章,大约九千字,以为呼应,这里就不方便贴出来了。

在这个项目当中,选题判断基本上没费太多精力,在签订合同环节费了很多时间,对犹太人的观念也有了一些直观体验,文本的打磨也花了很多人很多遍的工夫。与所有繁琐的工作相比,能够让这位经历独一无二的老人的唯一一本回忆录在中文世界面世,还是很令我欣慰的。遇见、找到、把握、推动那些独特的内容出版,留存那些经历丰富的老人们的人生盘点,在大历史与个人史、大空间与小地点之间,丰富那些特定的时空交叉点,为未来留存更多具体的扎实的史料,同时又有很好的可读性可以与当代读者分享,并得到认可,出版人在这样的工作中参与制造、描述、保存、传播历史。另外,出版后的阅读互动,也很有意思,体现了美国风、重庆风,文字不多,但读起来就可以想见他们生动的表情,这也是出版人的福利——为自己欣赏的文本服务,很容易遇上同气相求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