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41607200000035

第35章 自汗,调理气血即可消

在上一节我们介绍了盗汗,本节之中再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自汗。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不是夏季,所处的环境气温不是很高,身上穿的衣服不多,自己也没进行什么剧烈运动或是吃什么辛辣食物,但常常大汗淋漓。

曾经有患者打电话给我,问我上述现象属不属于盗汗的范畴。的确,这种症状确实类似盗汗,都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汗流浃背,然而这并不是盗汗,而是自汗。盗汗和自汗最大的区别就是发生时间的不同。盗汗多出现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而自汗多出现在白天,出现次数相对较多。

二者的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不过出现的迹象差不多,盗汗的主要诱因为气血两虚,自汗也为气血两虚所致。

自汗多为肺气虚弱,导致体表防御功能下降,并且固摄精血汗液、防止津液外泄功能衰弱所致,只要及时补充气血,自汗的现象就会消失。

曾经有位患者找到我,他说自己经常莫名其妙地流汗,我本来想要给他开些中药,可是那位患者却说自己一喝中药就会呕吐不止,针对他出现的这种情况,我决定通过食疗、按摩的方法为其治疗,嘱咐她每隔一天就吃一些豆制品、山药、红枣等有补气血之功的食材,同时经常按摩少海(屈肘,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阴郄(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和复溜(足内踝尖和跟腱后缘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这四个穴位。过了大概半个月左右,这位患者过来复查,自汗现象就基本消失了。

实际上,还有很多食疗方法能够补气血,这些药膳均对自汗有一定的疗效。此类药膳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随意搭配,食用种类、数量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用像吃药那样规矩。

不过有一部分患者觉得食疗的方法太麻烦了,每天上班下班就已经很忙碌了,还要自己开火做饭?那么还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能治疗自汗呢?当然有,穴位按摩法。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汗为心之液,流汗过多会导致心阴损伤,最佳的补心之法就是从心经入手,找出心经上的阴郄穴和少海穴,每次按揉不少于80次,每天按揉3遍。

同时,为了提升疗效,还应配合小肠经上的后溪穴、肾经上的复溜穴来按揉,按揉次数不能低于80次,每天按摩3遍,能够很好地治疗盗汗、自汗。

每天按摩上述四个穴位,就能很好地保留住汗液,进而锁住心血。如果自汗只是偶尔出现,则无须太过担心,因为这种现象很可能为精神紧张,或是疲劳过度所致,通常情况下,无须进行针对性治疗,只要放松情绪即可。

不过,自汗、盗汗为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有时出汗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某种病症的外在表现,比如说结核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均会导致自汗、盗汗症状,此时,采用上述方法就不好用了,应当到医院及时诊断、治疗。

我们治疗自汗的过程中,一定要放松心情,避免过度劳累;经常参加各种锻炼,进而提升自身抵抗力;平时调节饮食,适当吃些补气血食物,如山药、红枣、鸭肉等,尽量避免食用寒性瓜果,少吃凉拌菜,多喝水,以确保体液的充足。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若是由于严重疾病导致的汗液不止,并且伴随着浑身发冷、战栗、口渴等,均不属于自汗范畴,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