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源出《旧唐书》: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
【典故】
唐朝张公艺,他的家里竟有九代同堂,住在一儿不分家,也因为这么和气兴盛,引起皇帝的注意。他家祖先从北齐开始得到当时皇帝重视,表扬这户人家能和睦共处,足以成为邻里的典范。到了隋朝以及唐朝太宗皇帝时也一样得到朝廷的表扬。等到了唐高宗时,这户人家依然兴盛。有一次,高宗皇帝到泰山路过当州这个地方,就来拜访张公艺,问他:“为什么你们这一家可以和乐融融,这么多人都能居住在一块儿呢?”张公艺就请求用纸笔来对答,高宗皇帝就给了他纸笔,他提起笔竟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给皇上,并且说:“一个家庭一切都得利于‘忍’。宗族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呢?最主要是领导人有偏颇、私心,在衣食住行方面会徇私,家人当然就会起愤愤不平之心。除此之外,长幼是否有序,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尊卑,没有次第,那么这个家一定是很混乱,在一起相处时一定会纷争不断,更何况彼此之间如果不能相互地包容,就会相互争吵,彼此不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不愿意努力生产,家里的产业就不能蒸蒸日上,这个家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如果每一个人,都积极为家里做贡献,在平时互相协助,都能用这个‘忍’字,做到礼让,那么家庭当然就能和睦了。”
【观文解意】
张公艺的家能够九代同堂的秘诀是一个“忍”字,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忍”。经典中云:“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法”就是一切任何事情的成就,都是你要能忍耐下来,如果你没有忍耐的功夫,就一事无成。如果我们学会了忍耐,那最终的结果是“百忍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