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双孢菇
41574600000059

第59章 怎样防治湿泡病?

湿泡病又叫疣孢霉病、褐腐病、白腐病等,是由有害疣孢霉引起的病害。该病是双孢菇子实体生长期的一种病害,蔓延迅速,危害极大,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病害。在室外露地栽培和未进行二次发酵的菇床上更易发生。

疣孢霉的无性孢子只侵染双孢菇子实体。若随意乱丢病菇,致使土壤中疣孢霉孢子数增加,加上覆土消毒不严,往往导致疣孢霉病大发生。高湿环境条件有利于疣孢霉病发生。其发病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疣孢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当菇房温度连续几天高于20℃,空气不流通,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疣孢霉病就会发生。当温度低于10℃时或高于32℃,疣孢霉病则很少发生。双孢菇从开始感染疣孢霉到发病约需10天左右,比正常出菇要早4~5天。孢子在55℃经4小时或60℃经2小时会死亡。

湿泡病的防治措施:

(1)覆土是疣孢霉的主要来源,因此选用土表以下消毒覆土是控制疣孢霉病发生的关键。覆土材料宜用距地表15~20厘米以下的新土,切不可从含有双孢菇废料的地方取土,这样可避免把地表层的病虫害带入菇房。覆土在使用前用2%的甲醛进行消毒。

(2)菇房,特别是老菇房进料前要严格进行消毒,防止疣孢霉蔓延。可按照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加5克高锰酸钾进行熏蒸24小时,也可在预湿后按照每立方米用10~15克硫磺熏蒸消毒。

(3)双孢菇覆土之后,在菇房及覆土表面均匀喷洒2000倍的使百功或多菌灵溶液1~2次,可有效防止疣孢霉病发生。使百功用量为1~1.5克/平方米。

(4)若遇疣孢霉病大面积发生,应立即停止喷水,通风降湿,摘除菇床上的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在病菇着生部位喷施1000倍的使百功或多菌灵溶液。摘除的病菇应及时处理掉,患病严重的菌床,要重新更换覆土。

(5)加强菇房管理,在高温、高湿季节要加强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