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41100900000008

第8章 最喜欢的食物最后吃

吃晚餐的时候,对于你认为最好吃的食物,你是先吃呢,还是最后才吃?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给出的两种选择各占一半。而其中的原因,得来的过程却是十分偶然。

当时,美国的一些饮食心理学家们想了解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对食物的印象是否也遵循“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也就是说,人们对一顿饭的评价,会不会因为第一种食物和最近(即最后)一种食物的影响而产生偏见?如果会,那么“第一印象”和“最后印象”的影响力有多大?

别小看这个论题,如果证实了这一假设,即人们对饮食的印象深受首因效应和末端效应的影响,那么对家庭主妇或者饭店的主厨来说,都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因为他们在烹饪宴会餐时,只要做好饭前的开胃菜和饭后的甜点即可,而不必过多地在乎中间几道菜是否符合“色香味形”俱全。

为了测试这一假设,心理学家们决定从便宜而方便的零食入手。其理由是,如果这项理论对零食不起作用,那么也就不能用于主菜或开胃菜上。于是,他们搜遍了芝加哥的唐人街,采购了来自中国、韩国、越南、日本、泰国及美国等国家的12种稀奇古怪的零食。为什么选用的是稀奇古怪的零食呢?因为熟悉的食品很可能会让那些试吃者产生强烈的联想,误导试吃者的判断,影响实验结果。

回到实验室,他们用12个大碗分类盛装了买来的零食,然后邀请183位饿着肚子的学生来参加“吃饱零食”的午茶活动。首先,这些学生们被要求在12种零食中按照顺序依次挑出他们最喜欢的零食和最不喜欢的零食。其次,心理学家们把“最喜欢的零食”、“最讨厌的零食”和“感觉一般的零食”(即他们第六喜欢的)单独盛出来,然后告诉这些学生们,零食有很多种,但是必须先吃完这三种才能吃别的。

尽管很多人不喜欢吃“最讨厌的零食”,但还是遵守规则继续了这个活动。当他们完成任务后,心理学家们请他们评估整个体验过程,并为零食打分(从1到100分为衡量范围),同时,还要求他们讲述一些个人背景及成长的事情。

问卷结束之后,心理学家们开始统计学生们的评分结果,但是却发现这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因为学生们评出的分数没有任何模式可以遵循,是随机的状态,甚至都无法理解。为此,心理学家们只好再一次检查整个实验过程。这时,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少有人把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零食排在中间来吃。试吃者们似乎只采用两种饮食策略中的一种,要么把最喜欢吃的零食留在最后吃,要么把最喜欢吃的食物最先吃掉。

通过查看这些学生的调查问卷,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两种选择的根源。选择最喜欢的食物留到最后的学生,要么是家里的独生子,要么是一个大家庭里最受宠爱的孩子,他们习惯把最喜欢的食物当做对自己的奖赏,喜欢在最后慢慢品味。而选择最先吃掉最喜欢的食物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大家庭里成长的、又不怎么受重视的孩子,他们的饮食经验告诉他们,如果不最先吃掉最喜欢的食物,那么就一定会吃不到。这种危机感让他们养成了先吃最喜欢的食物的习惯。

这两种选择似乎很简单,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却远大于我们的想象。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饮食健康习惯。

就生活态度而言,钱钟书在《围城》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吃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即选择”最喜欢的食物最先吃“的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葡萄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即选择”最喜欢的食物最后吃“的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棵葡萄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因为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可见,在钱钟书的眼里,将最喜欢的食物留在最后的人,要幸福得多。

那么,个人健康呢?我们知道,大多数人喜欢吃的食物通常具备“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等特点,如菜肴中的红烧肉、零食中的巧克力和蛋糕、快餐中的汉堡包等。如果一个孩子受环境的影响,养成了首先吃这些最喜欢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的习惯,那么多年以后,这些“好吃的食物”会不会是他成为肥胖者的罪魁祸首?答案不言而喻。因此,不管我们童年的经历如何,我们都要努力改变不正确的饮食态度,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在吃最喜欢的高热量或高脂肪的食物之前,先吃一些营养、健康的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