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41100900000045

第45章 身心合一,欢乐进餐

很多人在悲伤的时候喜欢大吃,这是不正确的饮食方法。自古以来,人们就提倡“欢乐饮食”,即进餐时要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情。宋代刘词在养生专著《混俗颐生录》中说的“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磨,即《周礼》云”乐以侑食“即是提倡一种”在欢乐气氛下进餐的观念。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消化系统对情绪变化非常敏感。在积极、欢快的情绪状态下进餐,人的消化系统也会表现出积极的反应,比如胃粘膜充血发红、胃肠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正常等,以利于正常消化。而在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进餐时,消化系统会表现出一些消极反应,比如胃粘膜因缺血而显得苍白、胃肠活动减弱、胃粘膜分泌减少、胃内酸度下降等,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甚至会引发消化性溃疡等肠胃疾病。

这是生理学方面的含义。而在心理学方面,“悲伤的情绪”同样不适宜进餐。

美国一些心理学家以人和小白鼠为对象,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们把生气的人的血液中所含的物质分离出来,再注射到小白鼠的身上,然后观察小白鼠的反应。起初,小白鼠只是表情呆滞、整天不思饮食,再继续注射几天后,小白鼠就默默地死去了。

悲伤的情绪会干扰动物的饮食选择,对于人类来说,亦是如此,比如美国的心理学家设计的实验。

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让第一组大学生观看让人情绪稳定的电影,让第二组大学生观看让人心情躁动的电影。在电影播放一段时间之后,研究人员给每一位观看电影的大学生都送去一大盘葡萄和一大袋巧克力豆。等影片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大学生吃了更多的葡萄,而第二组大学生吃了更多的巧克力。

由此,研究人员推断,与情绪低落的人相比,处于积极情绪中的人们更容易抵制不健康食物的诱惑。

可见,健康的饮食需要积极的情绪做基础,在悲伤情绪下进食,只会让我们的身心更为糟糕。明白了这一点,当再次遇到因为情绪低落而不吃饭的朋友或亲人时,就不要再强行把他拉到餐桌前了。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地进餐,不但不会让他忘记烦恼,还可能会让他的身心更为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