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4101600000002

第2章 端善立德篇

第五课端善立德正身无畏

【智慧人生】

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需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可以不要问动机,只要他参与,他就开始了道德积累,就有了良好开端。

——季羡林《谈人生》

【精品解读】

有一幅对联这样写季羡林先生:“立德立身立言千秋楷模堪景仰;求学教学倡学百世后学当追崇。”

在汉语中,“德”是会意字。甲骨文在“德”字的左边是“彳”表示道路、亦行动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意为: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便是“德”。金文中“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而在小篆中,右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也。

大凡直心者,必有直言。

季老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他在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前来征求意见时直言:“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我对‘抬’的理解,绝不会简单到塑一尊古铜色圣人像抬出来。抬,是动词,季老说的抬,包含了展示东方文化之意。这应该是一个国学者心中真实所想)。季老感叹: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到处都是你争我夺。而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奥运会正是一个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伟大形象的机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话在网上一时引起了激烈争论,先不谈各方观点谁浅薄、谁厚重,对季老而言,他只不过是说了句他内心深处想说的真话而已。

孔子在世界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他不但走进了世界名人字典里,以孔子命名的学院,如今在世界各地也开了很多分院,有的甚至与世界著名大学携手合作。

季老德高望重,建言有德,这是大智慧者的表现。

大仲马曾说过:“名和利,要从光明中得到,才是光荣的。”季老的建言,表现出的正是堂堂君子之风范,拳拳爱国之心。与季老的性格一脉相承。

众所周知,季老一生正身无畏,他一方面在“小”自我中,把那些庸者、俗人做梦都想戴在头上的显赫桂冠,轻松从自己头上摘下来,用行动坚守自己“淡泊,宁静”之品德。另一方面,又如在“奥运”建言上,不屑世俗危言,在“大”国家中,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议请孔子代言,让世界了解华夏文明,可见祖国在他心中的分量。

千百年了,儒家思想无时不刻都在影响我们,包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谁敢说这光彩夺目中,没有儒家思想的光辉。

【入世指南】

品德是上帝赋予生命的一种资本。

而青春则是生命赋予年轻人的蓬勃力量。

理想能指引每个人去攀登高峰。

人们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获取应有的名誉、名声,而最好的途径莫过于以“端善立德,正身无畏”的精神,去塑造人生!

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如何,往往来自他人的感受。

善与德表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里,却沉淀在别人的记忆中。

如今已是浙江大学教授的卢向前,当时还在北大读研究生,在他的记忆中有一顿让他终身难忘的饭,与季老的人品和德行息息相关。季羡林先生在研究糖史时,曾经托他代为查阅一份敦煌卷子,为了表示感谢,季先生特意在一天中午来到有点杂乱不堪的学生宿舍,邀请卢先生吃饭。这件事情当时轰动北大,传为美谈。

待人有别,是当今社会的通病。一些人恰恰与季老做事反其道而行之。

在现实生活中,司机不过是一个及其普通的职业,是由一群普普通通的人组成。而在北大司机班则有几位师傅,对季羡林教授印象极深。据他们回忆,在他们曾经接送过的大人物中,几乎都是不怎么和他们说话,到了家也是自顾自地走了,只有季羡林先生下了车,道谢不说,他还要站在门口目送车子驶远。在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司机师傅心中,在他们缓缓移动的汽车后视镜里,季老留下的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温馨……

人和人的差别往往就表现在一些小节上,小节才能体现出大区别。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话一点不假。

学富五车的季老,生活简朴,这在北大是人所皆知的。而对他的慷慨知道的人却不多。季老先生往自己的家乡小学寄钱寄书那是常有的事情。就连在他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了的保姆,倘若喜欢读书,季先生都会给予支持。老人在汇款单上这样写道:“这些钱助你读书,都是爬格子所得,都是干净的。”在寥寥数语里,助人,育人的本色,闪闪发光。

有些人至今不明白,在那些身陷浮躁商业氛围中,个个带着一脸倦意、神情似乎迷离、信仰似乎远离的年轻人中,为什么一个衣着看似土的掉渣的老人,能如此长久地吸引他们目光?这个问题值得社会思考。这些人面对那些满世界寻机会做宣传的教育家们,则常常是轻轻地用遥控器一指,就把那五光十色的影子,瞬间消灭在屏幕里——也在他们心里。而一个深居简出,甚至长期病卧的老头儿,却能长久留住他们心中。原因就在于,他很真,大家都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长者、学者、普通人的那种做人风范和人格魅力。

◆以德为本

治古文、学语言、通历史、谈佛学、做翻译,东方惟此一人;仁者施、义者亲、礼者敬、智者乐、信者守,大师兼具五德。这是赞颂季老的一幅对联。

季羡林先生从高中开始创作散文,几十年笔耕不辍,他的散文文字质朴,思想深远,表述也非常平易近人,赢得了大家的喜欢。文德如人。

“德”,是一个又老又新的话题,更是一个永远被发展和被研究的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季老在他教书育人、为人处世的品行中,也无处不遵循德之标准。他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让读者的心灵在他的朴实肺腑之言中得到一次次洗礼。

季老可谓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思想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其实,能够终身坚持在一件事或相关的几件事上锲而不舍的人,必出成果。

对做人而言,“德”的本意就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人,去行事。

◆拿得起,放得下

一句简单的“拿得起,放得下”,颇有点辩证味儿,对于我们做人来说也是极富于启迪意义的。

一个人来到世间,总会遇到顺逆之境、迁滴之遇、进退之间的各种情形与变故的。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得很小很轻很淡,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

模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将“戏事”与“真情”区分得十分分明。所谓“戏事”,就是指那些能拿得起、也该放得下的事;能做到如此随和且随缘地看待人生旅途中的一切利害得失与祸福变故,一个人岂有不会“道我赢”之理?

纵观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大都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状,难怪乎古人要说“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了。但是,当一个人集荣耀富贵于一身时,他是否想到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危机、有长江后浪逐前浪的窘迫呢?既然是这样,那就不要过分贪恋巅峰时的荣耀和风光,趁着巅峰将过未过之时,从容地撤离高地,或许下得山来还有另一番风光呢!

有一个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泰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运动的巅峰状态已是明日黄花,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落潮,这才主动宣布撤退,去当了教练。应该说,泰裕的选择虽然若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毕竟是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毕竟是一个微笑。而不是在他失败后的遗憾和叹息。

老话说得好:“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可见,这种撤退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也常不乏新的人生机遇。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李宁,退出体坛后选择了办实业的道路,不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功吗?如同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一样,一切的荣耀或巅峰状态都会被抛到身后或烟消云散的。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光环,也同样应当“放得下”它,从而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作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这样,人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惆怅和遗憾了。

第六课见贤思齐反躬己过

【智慧人生】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季羡林《谈人生》

【精品解读】

季羡林先生一生,学术集大成,其为人风骨和人格魅力更为人们推崇。

作为大家,他有超人的勤奋。他说:“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我决不改变。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前后差不了五分钟。古人说‘黎明即起’,对我来说,这话夏天是合适的,冬天则是在黎明之前几个小时,我就起来了。”

他始终客观地看待自己及学术研究,他说:

“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10年,在国内57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他的成功,源于他的“知不足”精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

也有的人把它称为“不满足”:

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领域,不满足都是向上的车轮。不满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因为人类不满足刀耕火种,发明了铁犁牛耕,发展到今天的机械化耕种;

因为人类不满足于茹毛饮血,烹而食之,才有了南北菜系,多彩的饮食文化;

因为人类不满足只在地球上活动,就把足迹拓到月球、宇宙、太空……

而同样是不满足,有的人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也有人则把它当作嫉妒他人的理由,殊不知后者是绝不能推动社会进步的。知道不满足了,就要想办法改进。怨天尤人不行,那样不仅不能进步,反而会因为理想实现不了,而悲观失望。整天梦想着天上掉馅饼也不行,因为不仅不现实,而且天上掉馅饼的几率也毕竟太小,更不一定就砸你头上。

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徵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则用很现实的话说:“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纵观古今中外,见贤思齐,总是能助人成就伟业。

秦始皇采纳商鞅变法建议后,有了秦始皇挥长剑横扫六国一统中国的辉煌;

拿破仑问道于圣者,有了拿破仑戎马一生,构助巨大版图帝国的豪迈;

丘吉尔广泛集中民智,才有了邱吉尔淡定从容,撕碎法西斯梦魇的自信。

这些都是“见贤思齐”以求大业的典范。

思一思,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如何看待别人意见的。

【入世指南】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要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会有震撼,能驱使自己努力赶上;“反躬己过”则是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见贤思齐”是在各个方面努力汲取别人的长处。但也不能僵硬地学,死板地效仿。

当你发现别人优点之后,特别是特长等,千万别急着去学,得先反省一下是不是适合自己。东西文化有差别、术业有专攻,西方人蓝眼睛,东方人黑头发;让潘长江去打篮球不合适,让周杰伦去演小品不幽默。同样的道理,别人的优点不适合你的话,学来不仅不会成为优点,反而会被人嘲笑,甚至给自己带来伤害。有个寓言大家都知道。螳螂向蟋蟀学唱歌,蟋蟀要螳螂每天喝早晨的露水润嗓子,结果螳螂歌没学成反而饿死了。可见选择一个恰当的学习对象,一个恰当的优点来“思齐”是多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深刻审视自己,寻找自己的弱项,再有目的地去加强,才能真正达到“齐”的地步。

对“见贤思齐,反躬己过”还有人从反面去理解:

弥子瑕是春秋战国时代卫灵公的佞臣,很得卫灵公的宠爱。

卫国当时有一条法律规定,凡是未经批准而擅自使用国君车子的人,将被处以斩断双脚的酷刑。有一次,弥子瑕听到母亲生病,急着回去探望母亲,仗着卫灵公对他的宠爱,于是他伪称经过卫灵公允许,就坐着卫灵公的车回家探望母亲。后来有人告发此事,卫灵公不但不加之罪,而且还感动得赞叹说:“弥子瑕真是一个孝子,因担忧母亲的病,竟忘了自己会被处以斩足之刑。”

又有一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玩。弥子瑕随手摘下一个成熟的蜜桃,吃了两口,觉得又甜又香,就顺手将桃子给了卫灵公吃。卫灵公当下就觉得很舒心,说:“弥子瑕真是爱我,吃到好吃的东西会想到我,舍不得吃,还把它留给我。”

后来弥子瑕因故失宠,以前被卫灵公赞美的事,这时在卫灵公的心中都变成了责备的理由:“这个弥子瑕一向言行不检,目无寡人!他曾经擅自驾我的车子回家,还曾经把他吃过,沾过他口水的桃子塞给我吃!”

想想可笑,一代帝王的思维模式,竟如下面受伤的动物一般:

寓言里说,有只狐狸在跨越篱笆时脚滑了一下,幸而它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是脚却被蔷薇的刺扎伤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就埋怨蔷薇说:“你太不应该了,我是向你求救,你怎么反而伤害我呢?”蔷薇回答道:“狐狸啊!你错了,我身上的刺不是你抓我时才长的,是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的啊!”

不论自然界中的低等动物还是高等动物—人类,在类似“反躬己过”的事儿上,都会有高下之分。

卑鄙者,把过错强加在别人头上。高尚的人,完善自身。

季羡林教授在“虚荣心与荣誉感”的认识上,就曾模糊过。而当他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微妙区别时,立刻对自己说过的话,给予纠正。他曾说过:

“我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一个关键就是虚荣心。是虚荣心作祟呢?还是虚荣心作福?我认为是后者。虚荣心是不应当一概贬低的。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是出于偶然性。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的十五岁的大孩子,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改变为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老先生。”之后,他又在《虚荣心与荣誉感》一文中加以更正。他说:

“所谓"虚荣心"是指羡慕高官厚禄,大名盛誉,男人梦想"红袖添香夜读书",女人梦想白马王子,最后踞坐在万人之上,众人则跼蹐自己脚下。走正路达不到,则走歪路,甚至弄虚作假,吹拍并举。这就是虚荣心的表现,害己又害人,没有一点好处。荣誉感则另是一码事。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做出了成绩,有关人士予以表彰,给以荣誉。这种荣誉不是营求得来的,完全是水到渠成。这同虚荣心有质的不同。我在北园高中受到王状元的表彰,应该属于这一个范畴,使用"虚荣心"这一个词儿,是不恰当的。虚荣心只能作祟,荣誉感才能作美。”

季老的这种严谨风范与大家气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别怕麻烦

面对种种麻烦,睿智的季老总是以“我行我素”来化解它。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季羡林说:“一点小小的虚名竟能给我招来这样的麻烦,不身历其境者是不能理解的。麻烦是错综复杂的,我自己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首先是出席会议。有些会议同出席人的关系实在不大。但却又非出席不行,据说这涉及会议的规格。

他说“我虽然有这样多麻烦;但我并没有被麻烦压倒。我照常我行我素,做自己的工作。我一向关心国内外的学术动态。我不厌其烦地鼓励我的学生阅读国内外与自己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刊物。一般是浏览,重点必须细读。为学贵在创新。如果连国内外的新都不知道,你的新何从创起?”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一些麻烦。不妨学学季老对付麻烦的心态。

牺牲别人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对那些“麻烦”自己的事儿,能抽身就抽身,不能抽身就“抽”心,去干你该干的事情。

人生谁没有麻烦呢?

无非是形式不同,或这样,或那样的。

◆设法摆脱

人在职场,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

常常是无奈加苦笑,招谁惹谁了……

比如:快下班了,同事突然请求:“帮我整理一下这份材料吧,明天下午开会要用!我现在手头有麻烦事,实在没时间。”匆匆递过来一堆白纸黑字,笑容里伴着鬼脸:“你最好了,拜!明天见。”

又比如:“哎呀,时间来不来不及了,我男朋友约了我晚饭,还有那么一点点收尾的事,帮我今天搞定啦。回头请你吃饭。”不容分说,转身扔下一大滩事儿,就跑了。

某公司某小姐,总是遭遇这样的尴尬。她长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新进公司时,她虚心好学,热心勤快,乐于帮助别人,很讨大家喜欢。可时间一长,她就遭遇了“热心”后遗症:一些同事总爱找她帮忙“打杂”。琐事频频来袭,令她不胜其烦,有时下班回家,还得替别人加班。在一些同事眼中,她俨然成了一只不会说拒绝的温顺“绵羊”。

她不止一次下决心,下次一定不能帮忙了。甚至为此准备了诸多充分的理由,但话到嘴边,却咽了下去,突然拒绝别人,不太好吧?这事让她很无奈。

于是乎,每天下午5时整,就有男士准时给她打电话。很快,同事们便笑呵呵地问:“谈男朋友了?”她笑而不语,装作匆匆收拾东西的样子。某天,当同时再递来一份材料时,她为难而又大方地回答:“以后可能没时间帮忙了哦!”。大伙心知肚明,再也不好意思让她“跑腿”了。

如果能摆脱经常被懒人、圆滑之人所利用,编点小故事婉拒他们,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不能同说假话相联系。

这是一种智慧,德高望重的季老,在一些座谈会上,也经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七课修己安人境界自升

【智慧人生】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季羡林

【精品解读】

作为教育家,季羡林先生桃李满天下。

他在授人以知识的同时,更授人高尚品德。

他的品行,来源于他长期修己安人的情操。

说真话是他的为人风格,说到做到是他践行人生的标准。哪怕是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他都能始终如一,决不食言。比如他曾在校园里为一名不认识他的新生看过行李,只要他答应了,即便站在树下再长时间,也会有始有终。

古代有个“曾子杀猪”的故事,恐怕无人不知。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欢天喜地地跑回家。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

曾子的妻子却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刀出来,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不论为人父母,还是身居高位,只有说到做到,才能如《论语·子路》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故事是指,齐国相国晏婴历仕三朝,德高望重,他对自己要求甚严,处处以身作则,倡行廉洁,吃糙米饭,穿粗布衣,坐简易车,住低矮民房。齐景公过意不去,就要送他新车新衣,他坚决不受。齐景公要给他盖新房,他还是坚持不接受……

素质修养的提升来自日积月累的修练,是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的不断自我完善。人们的价值观的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地回应外部世界的时候产生和形成的,由于每个人对同一个事件的反应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才会有所不同。有些人是消极地理解外界,就形成了消极的价值观。有的人是积极的理解世界,进而形成了积极的价值观。

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除了不断学习,别无捷径。包括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发现人和事物的闪光点,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和事物的阴暗面。因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任何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好事和坏事,就象自然界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汲取别人的优点,注意欣赏事物的美丽,而少去抱怨别人的不好或舆论的苛求,你的心态自然就会积极起来。

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来修己安人,甚至安抚百姓,就算是尧舜这么道德高尚,修养极高的圣人都会感到有所不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更何况我们常人呢?安人一时不算短,修己一生不算长。加强自身修养就是要修炼“君子坦荡荡”的质朴精神,最终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的人格升华。

要知道,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而轻易生气,无疑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要学会,闭门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像季老那样,永远学无止境,永远心态平和,永远独善其身,永远与德相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季羡林先生在当选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评委会的颁奖词里有一段话是:“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便是他一生追求的“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修己以安人”的崇高境界。

【入世指南】

“修己安人”是一种境界。这一观念,长时间地影响着中国人。要“安人”必先“修己”,不修己无以安人。

人生要虚心专修,像季老那样:修己的自信心,修己的耐受力,修己的宽容心,修己的积极心态,修己的淡泊情怀,修己的自律意识等等。这样,在为人处世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不断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修己,很重要。是因为多数人不喜欢被管,更不喜欢被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来管。既然大家都有不喜欢被管,那么大家就应该学会自己管好自己,这便是自律,也就是修己。

这样看来,修己安人不但是道德,同时也是管理,或者说和管理密切相关。

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出出入入的职场中,管理可以说鞭及每一个人。

举个例子:

比如上司如何授权给下属,如何在授权和控制中取得平衡,是每位管理者,痛苦而甜蜜的斗争。甚至贯穿他职业生涯的每一天。

授权就好比放风筝,人和风筝由一根线连在一起。要想让风筝达到合适高度,这线,必须长短合适。太短,下属们会觉得控制太严而能力得不到施展。线太长,下属们会觉得被忽视,有孤立无援飘荡在空中的感觉。而管理者也会觉得,下属远离自己的距离太远,一时很难召之即来。

管理者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直接对任务的管理。你首先要从技术层面转到管理层面上来,而不是事无巨细地告诉下属该如何干。采用什么方法完成工作任务,是员工的事。

管理者切忌不可以个人偏好,固有的性格,来决定牵风筝线的尺度。

在商业时代,我们越来越为手中不断增加的工作量所困惑,当它大到我们不可能独自应付的程度时,授权便成了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优秀的管理者都应该学会放开手脚,让下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果发生问题时,你只要具备快速做出该由谁负责处理后果的能力就可以了。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和能力去培养和发掘自己下属的工作能力,应该在这上面多下功夫。

对不同的下属,还要区别对待。工作能力强、有进取心的下属,可以委以更多的工作重任;工作能力弱,进取心不是很强的下属,你在对其授权时,需三思而行。

季羡林教授不但是个学者,同时也是个管理者,一生行政职务很多,副校长、研究所所长等。他管理的主要群体是学生,是研究人员。季先生除了向他们传授知识外,还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传授品德和修养。

◆善意的谎言也别说多

在原则问题上,季老一生坚持说真话。这种精神的确难能可贵。

普通人就难说了。

为什么诚实的人,有时候也会说谎难呢?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

诚然,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撒谎的孩子》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开心,而当狼真的来时,他只有一个人独立去面对,自己去承受,再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因为,可能来帮助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喊叫,以为又是他在“逗你玩”呢,可见,谎言有碍于诚信。

“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对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的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呢。

当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时,他的父母、爱人、子女以及所有的亲人,都不会直接地告诉他:“生命已无法挽救”,“最多还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多久”之类的话。虽然这些都是实话,但是谁会那样残忍地如同法官宣判犯人死刑一样,向已经在病痛中的亲人以实情相告呢。这时,大家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线,闭口不谈实情,而以善意的谎言来使病人对治疗充满希望,让病人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进行治疗。难道这有碍于诚信吗?

当一个正在外地执行任务的军人的母亲病入膏肓,炎炎一息的时候,多么希望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啊,但是,儿子是不能回来的,不能为老母亲尽一点孝心,照顾一下曾经为儿子操碎了心的母亲,他非常歉疚,也很是惦念。而老母亲非常理解儿子,告诉身边的亲人,自己走了以后不要告诉远方的儿子,不能让他分心,要说病情已经稳定,让他安心为国尽忠。难道这种善意的谎言有碍于诚信吗?

因而有人认为:善意的谎言不仅无碍于诚信,而且还会极大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善意的谎言该用则用,跟诚信与否没有太大的厉害冲突。

◆说假话必然有碍诚信

季老把说真话,视为人生座右铭。真话才能反映真相。

善意的谎言本身也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

有人说,说谎是欺骗,欺骗是不道德的。

有人问,谁没有说过谎呢?

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是不相识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种,但当我们给谎言加上一个“善意”时,仿佛大家都可能接受了,这正是人性的弱点的集中表现。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就说实话。它将令你的对手感到窘困,令你的朋友感到释然。”因此,心理学专家们的观点是:不要轻易扯谎,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也是不事实求是,隐瞒了事实真相。

善意的谎言其动机虽然为善意,但因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屡屡被一些“职业骗子”所利用。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有人认为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戳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作为谎言本身,本质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道德规范中,“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诚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古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而反对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诚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是实事求是,与人为善。善意谎言也是手段,与诚信有异曲同工之妙。考虑到病人的承受能力,为了不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暂时隐瞒病情,编造善意谎言,与诚信的目的是一致的。恶意谎言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捏造事实,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造谣生。与善意谎言有根本区别。

第八课世态炎凉坚守本真

【人生智慧】

世态炎凉,古今所共有,中外所同然,是最稀松平常的事,用不着多伤脑筋。元曲《冻苏秦》中说:“也素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隋唐演义》中说:“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不管是“暗忖”,还是明忖,反正你得承认这个“古今如此”的事实。

——季羡林

【精品解读】

季羡林先生在《世态炎凉》一文这样写道:“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或认识的程度是,随年龄的大小和处境的不同而很不相同的,绝非大家都一模一样。我在这里发现了一条定理:年龄大小与处境坎坷同对世态炎凉的感受成正比。年龄越大,处境越坎坷,则对世态炎凉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龄越小,处境越顺利,则感受越肤浅。这是一条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定理。”

对众生而言,对世态炎凉感受的越肤浅越好。这标志着社会环境已经得到一定改善,标志着爱心在这个世界上被不断弘扬。至于世态炎凉现象是越多了、还是越少了,这得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中去找结论。无论如何,世态炎凉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词儿。

如何看待世态炎凉,这和人生坚守的本真不无关系。

季老身陷牛棚时,长时间与外界无联系,这无疑是一种难熬的世态炎凉。而他却能在那样的环境下,以治学修补心痛,夜以继日地翻译邻国的文明史,这一点不得不叫人心生佩服。

季老生前也这样感叹人生:我已到望九之年,在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爬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可是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特别是“十年浩劫”中,我因为胆大包天,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戴上了种种莫须有的帽子,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至今回想起来还毛骨悚然的折磨。从牛棚里放出来以后,有长达几年的一段时间,我成了燕园中一个“不可接触者”。走在路上,我当年辉煌时对我低头弯腰毕恭毕敬的人,那时却视若路人,没有哪一个敢或肯跟我说一句话的。我也不习惯于抬头看人,同人说话。我这个人已经异化为“非人”。一天,我的孙子发烧到四十度,老祖和我用破自行车推着到校医院去急诊。一个女同事竟吃了老虎心豹子胆似的,帮我这个已经步履蹒跚的花甲老人推了推车。我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如吸甘露,如饮醍醐。这件事、这个人我毕生难忘。

这样说来,对世态炎凉对人生还有一个益处,就是它能用“凉”唤醒人们心中的“热”,唤起人们滴水之恩,涌当泉报之心。

就像恶的唯一功能,不断呼唤善一样。

【入世指南】

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人能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又忽而重上天堂,谁能对这些没有想法呢?而季老的想是: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他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他的人。他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这并不是由于他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他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

假如你处在季老这样的地位上,你的行动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诱惑的年代,坚守本真虽然对那些意志稍欠坚强的人来说,的确显得有些困难。但谁又甘心一生随波逐流呢?因为远方还有梦,心中还有想攀登的山峰,所以就只能坚定的守住自己的追求,暨生命的本真。

法国少年皮尔?卡丹从小就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

可是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根本拿不出钱来送他上舞蹈学校。皮尔的父母将他送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希望他学一门手艺后能帮家里减轻负担。他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皮尔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他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皮尔觉得只有布德里才能明白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他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这个学生。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了。很快,皮尔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布德里在信中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无法送他上学,他只得跟一个街头艺人跑江湖卖艺。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中,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醒悟。

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就是皮尔.卡丹。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皮尔.卡丹说,其实自己并不具备舞蹈演员的素质,当舞蹈演员只不过是少年轻狂的一个梦而已。

有个散文作家这样写道:“在尚未成功的时候坚守自己,才不会失去希望;在紧要的人生关头坚守自己,才不会与机会失之交臂;在大功告成之时坚守自己,才不会功亏一篑。在没有成功的时候坚守自己,是人生的意志;当功成名就依然能够坚守自己,则是人生的大意志和大智慧了。”

有个哲理故事,类似秋后杀牛:某朝代某个农夫的一头老牛,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老牛,但几个小时过去了,老牛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老牛年纪大了,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不论人或动物,入土为安嘛。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老牛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老牛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这头老牛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老牛的背部时,老牛的反应令人称奇──它一下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农夫动了恻隐之心,并没有把看到的告诉那些埋老牛的人。而被请来的人想尽快把老牛埋起来,铲土的速度不断加快。老牛为了爬出枯井,拼命抖落背上泥土。很快,这只老牛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有时候,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人难免会陷入“枯井”里,遭受被各种各样“泥沙”的埋身之祸,而想要从这些“枯井”中脱困的秘诀就是:不懈地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成了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动物也好,大师也罢,一个掉入枯井,一个被赶进牛棚,命运如此相像。抗争也如此顽强。一个踩着厄运,走出枯井。一个蹲在牛棚,译出学术巨著。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遭遇挫折,绝没有理由就此趴下。

◆季老谈交友

季老说:我交了一辈子朋友,我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我从来没有做过总结。现在借这个机会考虑一下。我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能多为别人考虑;最重要的是能分清是非,又敢分清;从而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疾恶如仇;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然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曾也写过一篇短文——《我害怕天才》,现在想改一下:我不怕天才,而怕天才气,正如我不怕马列主义,而怕马列主义面孔一样。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自己不能完全做到上面讲到的那一些情况,也不期望我的朋友们都能完全做到。但是,必须有向往之心,虽不中,亦不远矣。简短一句话,我追求的是古人所说的“知音”。

大家不妨用季老交朋友的尺度衡量一下身边人的品格。

就会得出深交乎,远离乎的结论。

◆珍贵的友谊

如季老所说的知音,世界上唯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最真。他们无论从精神到物质,都共同享有。他们一生为《资本论》倾注,一起为《资本论》欢呼!

他们一起经历了资本主义的世态炎凉,他们携手守住了人性的本真。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总会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而在季羡林心底,老师表扬他的话,终生不忘。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是出于偶然性。可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的十五岁的大孩子,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心怀感激。季羡林说:我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改变为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