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商决定智慧(下)
40403300000013

第13章 冲破樊笼:开拓创造力(1)

一、创造力: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1.创造力是人类自身生活的需要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能力。它是指能够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能力。创造力作为人类心理智能的一种,与人类自身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能力与活动是相伴而生的,没有相应的活动,也就没有相应的能力。同样,相应的能力也是表现在相应的活动之中的。人人都有一张嘴,那么他可以吹自己有能力,但能力不是吹出来的。记住,评判能力的最终标准是体现在相应的活动之中的。三国演义中庞统可以说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一个传奇人物,人人都说他有能力。然而张飞却因他几个月不理政事而大动肝火,但他却有办法——也就是用半天的时间就处理完几个月来的政事,让张飞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刘备看到自己对庞统是大材小用了。这就是能力,庞统用处理政事的手段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的价值。联想到现在的招聘,许多用人单位过分考虑申请人的学历与口才,而忽视了其应有能力,这既埋没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可能使招聘公司并没有真正招到自己需要的人。同样,对于青年朋友来说,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要相应地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能力,也只有在相应的活动中,才有可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也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创造力也是一样,它作为一种能力,也只有在相应的活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同时,也只有创造性活动才能检验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创造力。而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则是根据活动的产品、产物来划分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某种活动,这些活动有无效与有效之分,有低效与高效之分,有常规与创造之分。那么创造性活动则是指一种提供具有独创性的、有社会意义、有价值的产物的活动。这些产物,既可以是科学领域中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也可以是生产领域中的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还可以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创作等等。评判这些产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具有社会价值两个指标,(前者是指与众不同的或前所未有的创意,而后者则指产品对社会是有一定价值的,)不是随意的。后者是对前者的限制,因为独创性的产物并不都是创造,有些独创性的东西可能只是些毫无价值的,与社会规律相违背的东西。如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尽管是独创的,但却并不能将其说成是创造。对于个体而言,他所作出的很多活动,所形成的很多产品,都是具有独创性质,但并不能说成是创造,原因就在于缺乏社会价值,不被社会所认可。

创造性活动有两种,即发现与发明。发现指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但未被前人认识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发现某个事实。而发明则是指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东西,但对人类而言是具有某种社会价值的产品。这两类创造性活动,对人类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由于创造性活动与创造力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在创造性活动中,就可看出相应的创造力的高低来。也就是说,创造力是有高低水平之分,这也就是各类诸如服装设计大赛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在相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中,由于其最终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反映了创造者本身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当然,产品与创造力是以创造性活动为中介的、互为因果的东西。

2.创造力的结构

创造力是由一般创造力、知识经验、特殊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四大要素构成,其要素又由图示的因素构成,这四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创造力的总水平。从这四个要素各自对创造力的普遍性指导意义而言,是处于不同的层次的。一般创造力在一切创造活动领域都有作用,是代表创造者心理能力水平的最普遍的创造力。一般创造力水平较高的创造人才可以在不只一个领域表现出创造力。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其普遍性上低于一般创造力,但它是一般创造力的基础。具体地说,知识是智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当然,知识经验对特殊创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影响也不可低估。特殊创造力的普遍性低于前二者,例如一个画家的形象记忆力、色彩鉴别力、视觉想象力等特殊才能,只有在绘画创造方面有意义。而非智力因素是特殊,它只于创造的个别活动有关,拿动机来说,它在推动人主动地启动创造活动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兴趣只在维持创造力的热情和投入上有明显作用;意志常作用于创造遇到困难、曲折和坚持完成整个创造过程时。

下面,就创造力结构的四大要素及其构成作一些必要的解释:

(1)一般创造力

一般创造力是创造活动获得理想成果的决定因素,无论哪一个领域的、哪一个层次的创造都离不开它。一般创造力的构成及其内容是:

①创造性思维。它不仅是一般创造力的核心,也是创造力的核心,其内容详见第四章。

②创造风格。它包括认知风格和工作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在打破心理定势和理解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度、能力和心理特点。创造型认知风格具有以下特征:1)能够打破感觉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知对象;2)能够打破思维定势,主动放弃某些思维路径,转向新思路;3)保持思路灵活,不受已有计划的束缚;4)思维的广阔性,能从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关系的事物之间发现新的联系;5)记忆的准确性,能从大量的信息储存中调用有价值的内容用于创造;不急于对创意、方案和设想下决定它们“命运”的结论;6)理解复杂性,对创造对象或创造过程的复杂性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和应变自如的作法,而不是厌倦和回避;7)创造性理解,用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方式和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工作风格是指以下几个特点:1)有长时间集中努力和注意力的能力;2)善于“建设性遗忘”,放弃业已证明失败的构想,暂时遗忘干扰思路的棘手问题;3)正视困难,坚持到底;4)精力旺盛,乐于创造,不断有新创意产生。

③一般智力。它包括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④创造工程能力。它常常是指创造技法和创造发明方法。本教程在第五章介绍了创造技法。创造发明方法包括物场分析法、等价变换法、变换合成法、物元变换法、变色系统法、发明程序大纲、以及七次探索方略、尝试法和现代尝试法、半经验发明方法、“给定——需要”方案、六步检核法、参数分析法等。

(2)知识经验

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观察、认识及实践而获得的感知的总结。经验也是一种知识(还包括技能)只不过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有时也指一种经历。不严格区分的话,知识和经验有共同的属性。知识和经验在创造力结构中是基础要素,它包括一般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广度、深度要求;专门知识经验是指专业化的或特殊领域的知识经验,创造知识经验则指关于创造学研究领域的知识和自己在创造活动中的经验。

(3)特殊创造力

特殊创造力是创造力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包括从事特定活动的必须的特殊能力和各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专门技能。而任何创造总是以某一特定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发明表现在技术产品、技术方法方面;文学创作表现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因此,创造力结构必须有这种特殊创造力。

特殊创造力包括胜任特定活动的特殊能力,如从事音乐创作的人必须有旋律感、节奏感、音乐想象力等音乐能力。还包括从事专门活动所必须的专门技能,如实验技能、机械技能等。特殊创造力一方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同样重要。

(4)非智力因素

如果说创造力结构的上述三个要素都是智力或智能性质的话,这第四个要素强调的是非智力因素。早就有学者在定义创造力时强调个性,吉尔福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一般认为创造个性因素、创造情感因素和创造意志因素构成的非智力因素是上述的三个要素的心理基石。从广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是指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力等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和意志、个性中的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态度、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以及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等)。从狭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成分。本书采用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概念。由于在心理学中动机、兴趣、性格属于个性,非智力因素包括:

①创造个性因素

A.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个性心理倾向。它在创造活动中有始发功能、维持功能、强化或消退功能、转化功能。动机对创造活动能否起积极作用,取决于其强度适宜与否,研究证明,中等强度的动机能使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B.兴趣,是主体在力求认识事物的积极态度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倾向,它能有效地激励主体的创造活动。当主体处于兴趣状态时,他的大脑皮层的兴奋得到加强,这一状态有利于提高创造水平。

C.性格,是主体在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总和。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力地推动着人的创造活动,如进取、坚毅、勇敢、勤奋、乐观、豁达、谦虚等性格品质都是创造取得成功的保证。

②创造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稳定的、品质良好的情感能够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对创造活动有始动和维持作用。

③创造意志因素

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的的过程。创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也一定存在障碍和困难,意志能够推动和维持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其“发动”和“制止”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坚强的意志能发动创造,取得创造性成果;另一方面,坚强的意志制止某些行为,如涣散和半途而废,使创造得以坚持并获得成功。

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以说“不是智力,胜似智力”。

3.创造力的价值

创造力作为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对人类个体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社会的需求是人才,那么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算真正的人才?如果说一个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那么将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这就是智者与平庸之间的差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在于创造力的大小,就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大小上面。

现在的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即使不能进入高校这座象牙塔,也能通过别的方式获得相应的知识。因此,单纯的学校教育对人所造成的差异,已远不及以前由教育垄断所造成的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之间的差异那么大。在今天,识字已不再不是文盲的标志,学会学习才是今天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面对同样的书本知识和教材,面对同样的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什么别人能达到优秀和高水平,而有的人就达不到?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在?

其实,创造力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较小的,创造力的差异在学校中可由对知识的掌握来弥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这种差异的真实程度。而当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充满激烈竞争、压力极大的社会之中,由创造力的差异所引起的人生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具有高创造力的人可以因一个创新思维而振兴一个企业,也可因一件伟大的作品,一项惊人的发现而名垂青史。创造力的高低为人类自身和生存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空间,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为人类能够提供更大的贡献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4.智力、成就与创造力的关系

在创造力的研究上,人们对智力、成就与创造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就目前来看,研究结果还很难统一起来。

(1)智力与创造力

在分析有关创造力和智力关系的研究中,人们强调以公认的成就来测查创造力和用创造性思维测验来测查创造力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戴龙等人在其评论性的研究中指出,创造性的成就者表明其智力水平高于平均水平,但他们的智力得分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很低。近年来,一个延续了10年的追踪研究支持了智商与现实生活中的创造成就之间低相关的观点。研究发现,发散思维测验可以预测个体以后在艺术、写作、科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创造性的成就,而智商仅能预测个体以后在领导领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