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40324900000041

第41章

【章旨】

通行本此章作《同异章》第四十一。

本章分三层:首先论述对悟道的三种不同态度,将“士”分为上、中、下三等,说明“道”隐微深奥的特性不易为一般人所领会。它的特性异常,本质未现,价值不同凡响。

接着引用十二句古语格言,说明上述“士”不同态度的由来。是由于“道”的高深莫测,只好引成语、打比喻,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诸领域的多种事物的本质与现象中,论证矛盾的普遍性,充满辩证法。从上士看,道是明道,从下士看道若昧,写出道的不可捉摸和高深。末尾呼应开头“道”,并阐明“道”的重要功能与威力。

【原文】

上士闻道①,堇能行之②。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③:明道如费④,进道如退,夷道如类⑤,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⑥,质真如渝⑦,大方无隅⑧,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⑨,天象无刑⑩。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

①士:指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对悟“道”的深浅态度,分上、中、下三种类型。

②堇(jǐn):通“仅”。通行本作“勤”。勤奋。

③建言:立言,格言。

④费:费解烦琐。通行本作“昧”。暗昧。

⑤夷:平坦。类(lì):通“戾”。偏斜。引申为崎岖。

⑥建:健。偷:苟且怠惰,松懈疲弱。

⑦质:诚信。真:指德。渝(yú):改变,背弃。

⑧隅(yú):角。

⑨希声:此指无声。希,通“稀”。

⑩天:通行本作“大”。刑:通“形”。

【译文】

上士听了道,勤奋地实行。中士听了道,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够格称为道。因此古语说: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直的道好像偏斜,高尚的德好像低谷,洁白好像污黑,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疲弱,诚实的德好像背弃,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迟迟才能完成,最高的乐声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不见,“道”盛大而无形。只有“道”,才能善始并且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