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率性而为
我们要清楚,这个世界永远都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联系,一个太过自我、率性而为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的。
很多人认为率性而为是一种美德,只有天真而纯洁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一点奉为“个性”。殊不知,我们需要在社会上生存,有棱有角势必磕磕碰碰,学点圆滑和世故、少点率性而为才能一路畅通。想想你身边那些落魄的人、自我毁灭的人,他们是不是大多都具有率性而为的性格?有些时候,率性而为真的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率性而为更是不成熟的表现,很容易让人反感。下面这个例子正说明了这点。
艾文斯其实是个很正直的人,没有什么心计,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简单地说,他说话做事都是率性而为。
“我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要是一个人老是看别人的脸色,压抑自己的本性,那不是太辛苦了吗?”家人和朋友劝说他的时候,他总是这样理直气壮地回答。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也不管对方是谁,不管当时是什么场合,只要他的脾气上来了,他就会不加克制地说出内心的想法,甚至勃然大怒,有时弄得别人非常尴尬。知道他脾气的人不和他计较,但是更多的人开始讨厌他,因为他们几乎都因为艾文斯的率性而为遭遇过尴尬,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不会有害人之心,但仍禁不住心生反感。
艾文斯不仅对同事如此,对上司也一样。有一天他和上司大吵了一架。他当着众多同事的面对上司大吼大叫,最后抓起公文包,指着上司的鼻子,大声说:“你厉害!我就是不吃这一套,我不干了总可以吧!”
可是第二天他仍然要面对上司,因为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从此以后他一直做着无关紧要的工作,别的同事纷纷晋升、加薪,他却没伤。
这就是艾文斯率性而为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和他想的一样,都不想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人生在世,如果说话做事都能率性而为,当然更开心了。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天底下苛刻的老板很多,挑剔的客户也不少,你不可能在决定着你前途命运的人面前耀武扬威,否则不管是你“炒”他还是他“炒”你,都是你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你也不可能在至高无上的顾客面前颐指气使,那意味着你放弃他送给你的财富,而他对于你的放弃根本就不会在乎。
还有一种率性而为的表现,他们只顾自己说到兴头上,而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和反应,很有可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而中伤了别人;也有可能不“善解人意”引起了别人的反感……
方舟是一个率性的人,了解他的朋友都知道这一点。
一次,他和朋友出去玩,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坐在一起聊天,非常开心。说着说着就说到了NBA,方舟支持湖人队,喜欢科比,而其他人大都喜欢凯尔特人。方舟说:“今年的年度总冠军一定是湖人队,科比将再一次创造辉煌。”这个观点说出后,喜欢凯尔特人队的人当然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方舟越听越火,后来干脆拍桌而起。
这种架势让在场的人震惊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都不说。方舟这才意识到自己表现得太过分了。赶紧坐下来和大家闲聊起来。但是再也回不到刚开始时那种和谐的气氛中了,有些人甚至不愿意搭理他,就怕自己说错话,又让方舟暴怒。更严重的是,从那以后,这些朋友,没有一个人主动联系过方舟。
方舟率性而为的举动破坏了原本和谐的交谈氛围,也给朋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大家都觉得方舟是一个冲动、霸道、自私的人,不允许别人和他意见相左。谁还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呢?
也许率性而为能让你得到一时的发泄的快感,但却一定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
所以,做人还是不要率性而为。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还是应该适当地控制自己,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否则很容易得罪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以方舟为鉴,不能走入“率性而为”的雷区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让自己获得更好的人缘。
不要表现得比别人聪明
有句话叫做:“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喜欢强出头的人,总是有很强的表演欲,希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为此,他们除了通过光鲜的外表吸引别人的目光之外,还喜欢出风头,以此来显耀自己的聪明才智。出风头表现的并不是个人的聪明,而是一眼见底的浅薄,是毫无内涵的表现,更是没有素养的体现。有时候,人含蓄内敛一点往往比炫耀自己的聪明更惹人喜爱,更显睿智。要知道,出风头是对别人的不尊重,甚至是对别人智慧的一种否定。
要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就要尽量避免出风头,别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
在一个群体中,希望被别人关注并不为过,然而,突显自己比别人聪明这种行为却不可取,因为这不但表现出了自己哗众取宠的肤浅,也冒犯了别人。其实,要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只要表现出一个内外皆美的自我即可,采用不受人欢迎的手段——彰显自己的聪明,只会落得被人反感、埋怨,最终惨淡收场。
冉冉上学时素有“会跑的百科全书”的称号,因为出生在书香门第,有一个知识渊博的父亲和一个大学教授的母亲,冉冉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懂的东西特别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大学时,很多同学遇到问题常常会找她解答,众人对她的赞美与羡慕让她颇有成就感,满足了她的虚荣心。
大学毕业后,冉冉参加了工作,同事大都是老员工,对工作比较熟悉,相比之下,冉冉成了最没有经验的一个,上学时候的那种优越感丧失殆尽。可是,冉冉不甘心就这样落于人后,她总是想办法崭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别人正讨论某个话题时,她常常过去插上几句,代别人把话说出来。每次公司有什么问题,而她恰好懂的时候,会故意大声说出来,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听到。这些高调的行为,让同事们非常反感。
有一次,同事请她帮了个忙,本来人家挺感激她的,可是她接着说了一句“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以显示自己的聪明,让这位同事难堪极了,毕竟同事的工龄比她大很多,而且又有那么多人在场,冉冉的这句话让同事觉得很没面子。
像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开始的时间大家还能忍受,对一个职场新人也多少有些宽容,希望她能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几个月后,她依然这样,不知道收敛,大家渐渐地也失去耐心了,不愿与她共事,尽量避免与她合作。冉冉就这样被大家孤立了。
聪明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拿出来炫耀,甚至故意拿自己的聪明来挤压别人,去显示别人的“愚笨”,就愚不可及了。聪明不是用来表演的,故意显得自己比别人聪明,会伤害到别人的自尊,会让别人陷入窘境,而这种无礼的行为也是在贬损自己的形象,会导致自己陷入窘境。
如果你有聪明的头脑,请不要以此为资本显耀于人前以换取别人的关注,因为一个谦虚的人更让人喜爱,让人钦佩。故意显得比别人聪明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这种行为是没有修养的体现。一个有修养的人知道尊重别人,更懂得内敛的智慧,他们明白静水流深的道理,不会刻意地表现自己。一个人有内涵才更有吸引力,哗众取宠只会让别人嘲笑你的浅薄无知。显摆自己的聪明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不但让别人心生厌恶,也显得自己没有教养。
与人相处,尊重别人是最基本的前提,而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并不只是不与人起冲突、说话用礼貌用语那么简单。要知道,炫耀自己的本领,就等于对他人的否定,是极度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想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就要杜绝这一不良习惯。为人应该谦虚、热情,要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踏入“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这一雷区中。
明辨“真心”和“虚情”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听到这样的两个词语,一个是“真心实意”,另一个是“虚情假意”。“真心实意”就是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虚情假意”则是指假装对人热情,不诚恳。
与不同的人交往,我们的态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深谙人际法则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否则,很可能会伤害那些真心对待我们的人,或者被那些虚情假意的人伤害。这两种结果都是应该避免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具备明辨“真心”和“虚情”的能力,这是必备的社交能力之一。
刘备屯军新野的时候,徐庶和司马徽先后向他推荐说,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是一位奇才,可以辅佐君主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刘备非常高兴,带着关羽、张飞去隆中恭请诸葛亮出山。
当时,诸葛亮住在隆中卧龙岗的一座茅屋里。刘备到达这里之后,书童说:“今天早上,先生就出去了。踪迹不定,具体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刘备很失望,嘱咐书童说:“如果诸葛先生回来,请你告诉他刘备前来拜访。”说完,便带着关羽、张飞回新野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派使者去打探消息,看看诸葛亮回来没有。使者回来报告说:“诸葛先生已经回来了。”刘备很高兴,立刻就命人备马。
当时正值严冬,乌云密布。一路上,北风劲吹,雪花飘落。张飞说:“现在天气这么冷,不如先回去避避风雪,等风雪停了,我们再去。”
刘备听了,说:“我就是要让诸葛亮知道我重视贤才,这是用人的第一要领。如你们怕冷,你们先回去好了。”
张飞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冷吗?只是怕哥哥空劳神思,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罢了。”
刘备说:“说那么多废话干什么,跟着我就可以了。”
可是,当他们三人走进茅庐的时候,又没见到诸葛亮,只看到了他的弟弟诸葛均。诸葛均说:“昨天,我哥哥和一个朋友出去闲游了。”
刘备忙问:“他们去哪里了?”诸葛均说:“我也不知道,等他们回来了,我通知你。”
刘备说:“怎能劳驾诸葛先生,过几天,我再来。”说完,便给诸葛亮留下了一封书信。
光阴如箭,很快到了春天。刘备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斋戒三日,沐浴换衣,又去了卧龙岗。
路上,碰到了诸葛均,他说:“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高兴极了。
刘备关照书童不要惊动,下马站在门口石阶下等候,等了好久还不见诸葛亮起床。张飞生气了,说:“这家伙如此傲慢,待我去屋后放把火,看他醒不醒。”
关公将他劝住。刘备足足等了两三个时辰,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和谦恭所感动,与刘备进行一番关于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策后,终于答应出山辅助刘备。
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你对对方是真心实意的,对方也会用同样的真心来回报你。可见,“真心”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对我们大有裨益。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错把虚情当真心,回报给对方真心,却被利用,被伤害。
一天,王师傅和黄师傅骑着刚买的电动车去一个工地上打工,走在路上,遇到一个戴安全帽的中年男子。这名男子正站在路边,向他们招手。这名男子自称是包工头,自己急需工人,问他们两个人愿不愿意去看看。
王师傅将电动车停在路边,由黄师傅在外面看守着。王师傅和“包工头”来到200米开外的工地,对方突然称要去接一个人,让王师傅在这里等。但这一等就是10多分钟,更让他意外的是:看守电动车的黄师傅也来了。
黄师傅说:“刚才有人跟我说,你们把活儿都说好了,叫我进来搬东西。”“电动车有人看守吗?”王师傅突然感到不对劲儿,两人赶紧朝外跑去,可是电动车已不见了踪影。随后,他们便向附近的派出所报了案。
两小时后,一个民警到附近的另一建筑工地巡逻,发现一名中年男子正和几名工人攀谈,旁边正停着一辆电动车。民警上前询问,该男子显得异常慌张。经指认,他就是那名偷车贼。
在这个故事中,王师傅和黄师傅缺乏警觉性,太容易相信别人,把别人的虚情当成了真心,给自己造成了损失,虽然电动车被找了回来,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那么幸运。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看清别人是否是真心的,不要轻易把自己的信任交给别人,否则很可能被别人的虚情所伤。
那么,生活中,大家应该如何识别“真情实意”和“虚情假意”呢?
热情的人是大家所希望接触的,“虚情假意”的人恰恰会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装出热情的样子。然而由于他们天生不具备热情的素质,却又怀着某种目的来装热情,因此在他们的热情里夹杂的水分就会被人们发现。他们会热情地对你嘘寒问暖,有可能帮你代买东西,比如:中午帮你买饭、满嘴应承帮你干些工作,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想帮你干事,而事后他们总会找些借口搪塞。
“虚情假意”之人经常会装正派,在别人面前处处表现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他们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因此你会很容易相信他们似乎就是正直的大好人。但是,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在以一种抱怨的口吻批评这个社会,在他们眼里,整个世界似乎都是黑暗的,整个社会中似乎找不出一个好人。这恰恰暴露了他们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