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犯这种从肯定到否定错误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增减原则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让它积极地推动人际关系的发展呢?首先,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确都有喜欢正面评价、厌恶负面评价的弱点,但是人也同样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因此,你所做出的正面评价必须是真诚的。其次,你所给予对方的肯定应该把握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过犹不及。一味地赞美对方,固然能够赢得对方的一时好感,却也会为日后进一步交往带来不利影响。最后,一定要有意识地避免先扬后抑。先扬后抑的动态递减模式会使对方的自尊受到威胁。谁让他人的自尊受威胁,谁就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
把握好增减原则,走出人际交往的误区,有意识地制造一种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线,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你的受欢迎程度。具体地说,你可以从以下这几点来努力。
1.把基点拉低
不要一开始就给予对方过多的肯定,应该将肯定态度的基点定得低一些,给后面的递增留有空间和余地。
2.“先抑后扬”
你可以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但是要从对方无伤尊严的小毛病说起,然后再给予对方恰如其分的表扬。
3.适当地保留
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适当地有所保留,留下一点悬念和空间,更有利于彼此交往的加深。
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先否定,然后肯定,有意识地以逐渐递增的方式向对方传递你对他的好感。只有这样,你才能更有效、更长久地赢得他人的好感。
行为密语
人际交往中,直接肯定对方往往会让对方不那么重视,也不会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学会先抑后扬的策略,逐渐加深彼此的了解,这样才会让对方更加信任你,才能积极地推动双方关系的发展。
恰当的反馈能使对方更加积极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有关反馈的著名的实验:
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分成四个组,让他们每天练习相同的数学题目。当然,不同的组练习后,所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组为受批评组,每次练习后,都挑出学生们的错误,并严加批评。
第二组为受表扬组,当学生们练习完以后,针对他们不同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
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对这组的成员,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挨批评和受表扬。
第四组为控制组,这组和前三组是隔离的,并且也不会得到来自于外界的任何评价。
一段时间后,赫洛克对四个组的练习效果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控制组的练习效果是最差的,而在前三组中,被忽视组的练习效果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在练习效果相对较好的受表扬组和受批评组中,受表扬组的练习效果最好,并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由此可见,不同的评价对学生们的活动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而没有评价是最坏的情况。
其实,评价就是对他人活动的一种反馈,而所谓反馈指的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了解,这种了解能够起强化先前行为的作用,从而使行为者更加积极地做出类似的行为,提高行为的效率,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反馈效应”。也就是说,给予对方合适的反馈信息,能够使他更加积极地努力。
著名心理学家多湖辉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管理者想要解雇一个职员。不过,这位管理者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直接通知职员“你被解雇了”,而是采用了一点儿心理技巧,让这个职员主动申请离职。这位管理者的做法是:无论这位职员将工作做得怎样,管理者都不置一词,完全把他当成了一个“透明人”。就这样,没过多久,这位职员就主动辞职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活动没有办法得到他人的反馈,会极大地打击他的积极性。
因此,如果你想要他人积极地为你效力,那么你就一定要给予对方及时、恰当的反馈,这样才能使对方保持积极性。
生活中,反馈效应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记住: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好,正面反馈比负面反馈好,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的效应更大。而作为管理者,想让团队成员积极地为你效力,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即自省,避免盲目性,找到最佳的方法。
(2)重视别人所做的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客观地进行自我总结,提高自身素质来推动事物的进程。
(3)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朝着前方更加远大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4)在团队中建立起合理的反馈制度,及时、客观地对成员的活动进行评价,以保证他们的活动效率。
行为密语
反馈是衡量双方交往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双方的反馈质量高,那么说明双方的关系正在很好地发展或者正在很好地维持;如果反馈的质量很低,那么双方的交往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而不要对对方的行为视而不见,这样才能提高对方与你交往的信心,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适时为对方安排观众
心理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现象,说的是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活动效率往往能够得到提高。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到处都是。比如,我们一个人在家看球赛会觉得没有气氛,但在酒吧里与很多人一起看球赛,就会感觉非常投入,情绪也十分热烈;当我们一个人在一条空旷的马路边散步时,如果看到有人在我们身后不远处疾步而行,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当我们在买菜的时候,本来我们只打算买一两斤,但是如果这时有人过来要买很多,我们就有可能会多买一些……
那么,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心理学家认为,他人在场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的惰性,而且由于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获得他人认可的本能需求,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需求,我们往往会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最积极、最优秀的一面以获得认可。如果他人碰巧和自己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竞争感,为了不被比下去,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来提高自己的效率。
总的说来,当有旁观者或是同行者在身边时,就容易激发起个体的一种本能反应,促使个体提高活动标准和效率,促进活动的进行。因此,当你需要对方积极为你效力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给对方安排一个观众。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促进也是有条件限制的。对于某些需要人静思或者思考强度很大的活动,他人在场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日本京碧寺的寺门匾额上,写着“第一议谛”四个大字。这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灵韵非凡,总能够吸引游客驻足欣赏。而这四个大字是洪川大师在第85遍才写出的佳作。
据说,两百多年前,以精于书法出名的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寺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洪川大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接着,洪川大师开始写自己的作品,而旁边只留了一名和尚帮自己研墨。不幸的是,替他研墨的和尚是个颇具眼力并且直言不讳的人。
在洪川大师写了第一幅以后,这位和尚立刻批评说:“这幅写得不好。”于是,洪川大师又写了一副,问道:“那这一幅呢?”和尚又摇头说:“更糟,还不如刚才那一幅。”
就这样,洪川反复地写,和尚一次又一次地摇头。寺里的方丈前来询问进展,见洪川大师不在状态,就委婉地提出了要给洪川大师增加润笔费。
洪川本来就是位一丝不苟的人,面对此种情况,什么也没说,又耐着性子写了第84幅“第一议谛”。遗憾的是,那位研墨的和尚仍然认为不够好。
最后,这位“苛刻”的和尚因去厕所而离开。看见他走了,洪川顿感轻松,深吸了一口气,在心无所羁的情况下,一挥而就写出来第85幅作品。那位和尚回来后看见书案上摆着的作品,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神品!”
为什么洪川大师前面的84幅字都写得不够好,到和尚离开了,没有旁人在场了,反而能够写出“神品”呢?这就是社会促退的作用。
所谓社会促退是指有他人在场的时候,反而使个体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
那么,什么时候社会促进现象会起作用,什么情况下社会促退现象又会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