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
39762400000016

第16章 善解人意,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3)

不少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一对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妇,只要哪顿饭有鱼,妻子都会把鱼头夹到丈夫的碗里。有一次,丈夫实在受不了了,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吃鱼的时候你都把鱼头给我。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告诉你,我不爱吃鱼头。”妻子愣住了,原来丈夫并不爱吃鱼头,只因为自己爱吃鱼头,所以她便由己推人,以为丈夫也必定爱吃,因此,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把自己最爱吃的鱼头夹到丈夫的饭碗里。

显然,这位妻子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了丈夫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丈夫必定也喜欢,自己讨厌的东西丈夫必定也讨厌,以致使关于“爱吃鱼头”的误会持续了几十年。

其实,每个人对生命的体验都会构成一个现象场,然后以它为参照坐标系去认识世界。由于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同,所形成的现象场、坐标系自然也就不同。然而,我们习惯以自己的坐标体系为标准,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开始我们所选的参照物就是不对的。试问,这样我们怎么有可能正确客观地认识他人、理解他人?

人们对事情的认识也是一样的,由于彼此的坐标体系不同,因此认识也就不同,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

我们知道,在家庭里,人和人之间相处,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家庭获得幸福快乐的关键。然而由于坐标系的不同,真正理解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理解对方,就必须试着放下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和亲人之间达成理解的唯一途径。

生活中,经常出现“亲人不理解我”、“我无法理解亲人”的局面,正是因为人们总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认识对方、随心所欲地和对方相处。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对对方的看法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也就是说,要想理解亲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自己眼中的就是事实”的想法,然后学着从对方的角度对待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1.用询问代替揣测

大多数人都因为和亲人很近,所以自认为非常了解对方。有的人说:“他不用开口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长年累月的相处,习惯了对方的行为模式,是有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然而,我们真的了解对方这样做时的心理感受吗?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把自身的内心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而没有真正了解对方的感受。

因此,试着从此刻开始,停止自以为是的揣测,学着询问对方的感受,问问对方的真实想法。

2.用沟通代替评价

在自己的坐标体系中,我们将自己置于中心,把自己看做唯一主体,便会不由自主地把其他人都放在坐标体系上,去分析他们、评价他们,以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然而,在对方的坐标系中,我们是没有评价的资格的。这样两个坐标系之间就难免有矛盾产生。要想避免这种矛盾,我们就必须用沟通代替评价,这样不仅能平衡自己的坐标系,而且还能平衡彼此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3.多倾听、少出主意

当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习惯于在第一时间提出建议、出主意,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虽然这是出于关心,但是很多时候却让对方更加郁闷,因为对方需要的或许并不是我们的建议和主意,只是希望通过诉说来宣泄情绪。这时,倾听绝对是最明智的做法,而出主意只会严重地妨碍理解。

总之,在家庭中,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尺度来测量亲人,要学会放下自我偏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用对方的坐标系来看世界,这样自然就能互相理解了。

行为密语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觉得家人和朋友不够理解自己,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负面的情绪。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缺乏与对方的沟通还是对方真的忽略了自己。要化解双方的误解,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寻找机会与对方交流,这样才能将双方的误解化解到最小。

皮肤也有饥饿感,对家人送上你的拥抱

在1958~196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所长哈洛历时3年,提出了人会产生皮肤饥饿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皮肤饥饿是指由于缺少与人的亲密肢体接触而使身心感到不适的一种现象。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越来越重,皮肤饥饿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其实,无论男女,无论外表多么强悍,内心都渴望被他人关爱,被他人拥抱着安慰。

当人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的拥抱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安全感,让孩子停止了哭泣。同时,父母也因为拥抱而感到放松、满足和愉悦。哈洛还指出,亲子关系和生命连接的主要特征并不是提供食物,而是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使双方都得到安慰。从出生到死亡,我们都需要拥抱,拥抱是人类难以放弃的原始本能。

此外,拥抱是让人拥有阳光性格的一种途径。国内外众多人类行为学家都确认,一个孩子如果在母亲的拥抱中成长起来,那么他的性格和智力都会发展得很好;而缺少妈妈拥抱的孩子则大都会性格孤僻,心理和智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问题。事实上,不仅心智尚在成长中的孩子需要拥抱,心智健康、完善的成年人同样需要拥抱以作为生活的支持。

在心理学领域,拥抱甚至被用来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心理学家们认为拥抱是精神强心剂,长期缺少和人的拥抱,人会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冷漠。

西方人认为,一个长期不被别人拥抱的人是孤独的;一个长期不去拥抱别人的人是冷漠的,其感情也是枯竭的。拥抱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对人有很多益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说过:“拥抱是非常美妙的,它可以消除沮丧,使人体免疫系统的效能提高;还可以赶走倦怠,为生命注入活力、让人变得更加年轻。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大大地减少摩擦。”

然而,不幸的是,在中国,很多人受“克己复礼”的传统观念影响,和家人拥抱的次数微乎其微。

张学友在参加《艺术人生》时提到,母亲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支柱,更是自己心灵最后的庇护港湾;然而他却在不惑之年才第一次拥抱了母亲,而且下了一个月的决心。他说自己很遗憾这个拥抱来得太晚了。

为什么一定要让拥抱迟到呢?从现在开始,每天三个拥抱,向家人表达爱,让家更幸福和谐!

早上的时候,睁开眼把第一个拥抱给你的爱人。每天只需要一分钟的浪漫拥抱,就可以不断地为你的婚姻注入新的活力,使你的婚姻免于麻木。拥抱是获得终生幸福的一个小窍门。

白天的时候,把第二个拥抱给你的父母。对于父母来说,香车宝马、豪宅仆俑并不能驱散他们的孤独和寂寞,只有一个来自于子女的拥抱,才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晚上,临睡前把第三个拥抱给你的孩子。研究显示,缺乏拥抱,婴儿会爱哭、易生病;即使长大后,孩子们仍然需要拥抱作为支持和慰藉。父母给孩子拥抱,是在告诉孩子: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妈妈(爸爸)都会永远爱你。

每天给家人三个拥抱,向家人传递爱意,喂饱家人的皮肤。这样,家才会更加和谐。

行为密语

我们常常认为和陌生人之间需要各种方法来拉近距离,却忽视了每天离我们最近的人——与亲人的相处同样是需要心思的。向家人表达我们的关怀和爱意是很重要的,适当地给家人拥抱能够减轻心理的孤独感,也能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为孩子包扎心理伤口

当人的身体受伤之后,为了让它顺利愈合,我们都会将伤口做包扎处理。然而,心理上那种无形的伤口呢?与身体上的伤口相比,心灵的伤口带给人的创伤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需要我们“包扎”,尤其是孩子,他们心理尚未成熟,还不具备自我疗伤的能力,即使一些很小的伤害和打击也能够给孩子造成严重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为孩子包扎心灵的伤口。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为孩子包扎伤口呢?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天,母亲晚上去学校接儿子,发现儿子一直耷拉着脑袋,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于是,母亲弯下腰轻轻地问:“儿子,妈妈感觉你好像不高兴,对吗?”儿子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那我们去街心花园玩一会儿、散散心,好吗?”儿子马上眼睛一亮,答应了。

在街心花园,母亲陪着儿子玩滑梯和跷跷板。渐渐地,儿子忘记了不快乐,高兴了起来。这时,母亲才问他不开心的原因。原来儿子的数学作业做错了,10道题错了2道,被老师批评了。

母亲听完,拿出纸和笔画了一座小山,并且在半山腰上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5”;然后下方又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6”;然后在半山腰的上方一点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4”。接着,母亲指着半山腰对儿子说:“你看,两个月前你在这里,你做了10道题错了5道。”接着又指着上面那条线对儿子说,“前几天,你做10道错了4道,今天你只错了2道。那么你应该在哪里呢?”

儿子用手指了指“4”那条线上面的位置。母亲接着笑着问道:“那明天呢?”

儿子高兴地抢过母亲手中的笔,在山尖处画了一条线,旁边写着“0”,说:“我明白了!明天我就会全做对了。”

母亲抱起儿子亲了一口,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与大多数父母不一样,这位母亲并没有在发现孩子不高兴时,立刻着急地询问孩子原因,更没有因内心的焦急而横加指责孩子,而是先想办法让孩子的情绪好起来、解决他的情绪问题,然后才进行询问。相反,如果母亲一看到孩子不高兴,就一味地追问孩子:“你到底怎么了?快说啊!你想急死我吗?”又或者直接指责说:“肯定是你又不乖,被老师批评了,是不是?”如果孩子再一急哭起来,母亲很有可能接着指责道:“哭什么哭,不许哭!”……这样的做法,虽然也是处于焦急、担忧,但等同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房间里有四扇门,其中有三个是锁着的,被试者只有找到唯一的那个能打开的门才能出去。在被试者寻找出口的过程中,他们会遭遇一些阻碍,比如,被冷水泼、被强光照射、被大声呵斥等。结果,大多数被试者都吓得乱作一团,到处乱跑,不断地去试那些已经试过的门,迟迟找不到出口。

的确,当人的情绪处于不良状态时,其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低于平常水平。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呢?

当你碰上了一些令人不安或出乎意料的事情时,你是不是也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呢?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有这些感受,这时家长的着急、追问、斥责、命令等都只会让孩子更加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家长想让孩子说出事情的缘由,并且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事情,就必须首先接纳孩子的错误、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好起来。这正是父母为孩子包扎心灵伤口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同感、真诚、爱等都是能够让孩子感到被理解、有温暖以及得到支持的方法,值得家长们参考。

此外,当家长们完成伤口包扎后,进一步的梳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够帮助孩子理清受伤的原因,找到避免再次受伤的方法,以及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心理。

梳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家长们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获得信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各种提问方式,引发孩子的思考,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自己去找到解决方法。就像上面的那位母亲一样,通过梳理问题,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培养起孩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为密语

当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的时候,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恢复正常、愉悦起来,然后再启发式地帮助孩子梳理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在风雨中茁壮、挺拔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