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满足他人的安全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和杰勒德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他们请所有被试者看一部录像片。然后,他们将被试者分成四组,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录像片的看法。第一组为无承诺组,即不需要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第二组为弱私下承诺组,他们需要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块魔术板上,但只需要轻轻一抹,所有的字就会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第三组为强私下承诺组,他们需要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上,而且必须让别人看到,但不需要署名;第四组为公开承诺组,被试者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上,签上名,并将这张纸上交。
接着,专家们让被试者们进行讨论,不过,他们预先安排了多个假被试者发表同样的观点,之后,再统计真被试者们观点的改变情况。
结果发现,无承诺组绝大多数都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跟随了假被试者;弱私下承诺组和强私下承诺组的从众率呈下降趋势;而公开承诺组的被试者几乎没有人改变自己的看法,他们往往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这个承诺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承诺对一个人是具有约束力的,而约束力的大小与承诺的强弱成正比。那么,为什么承诺具有这样的约束力呢?原因就在于,在人的潜意识中,出于对安全的需要而认可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喜欢诚实守信用的人,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可靠的,让人觉得安全;而那些油头滑脑、朝三暮四或者表里不一、出尔反尔的人则很难让人产生安全感。同样,一个不被他人信赖的人,是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的。
詹姆斯是一家私营公司的老板,有一年他资金短缺,向友人借了一笔钱,没有财产担保,也没有存单抵押,甚至没有立下一个字据,有的只是一句话:“请相信我,年底无论如何都还你。”
谁知到了年底,詹姆斯的公司资金周转异常困难,外债催不回来,欠款又被催得很紧,为了按时还上朋友这30万元,他绞尽脑汁才筹足了20万元,剩下的10万元怎么也筹不到。妻子劝他向朋友求求情,再宽限两个月,詹姆斯摇头否定。公司里的高参也给他出主意说:“反正你朋友也不急着用钱,不如先还他20万元现金,剩下那10万元开一张空头支票,等账户上有了钱再支付。”詹姆斯一听勃然大怒,他认为此人太没有信用,毫不犹豫地将其辞退。最后,无奈之下,詹姆斯把自己的房子以10万元低价卖了出去,筹齐了30万元,归还给他的那位朋友。而他们一家人则搬到了市郊的一间出租农舍里居住。
一个周末,那个朋友去詹姆斯家拜访,这才发现詹姆斯为了凑齐还他的钱,将房子卖掉了。那个朋友顿时热血沸腾、眼睛湿润。几经周折后,他在农舍里找到了詹姆斯,他紧紧地握着詹姆斯的手说:“你是我最可靠的朋友,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后来,詹姆斯的公司渐渐地好了起来,业务蒸蒸日上。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展身手时,却被一家跨国公司盯上了。因为那家公司打压,詹姆斯破产了。就在詹姆斯最落魄的时候,那个曾经借钱给他的朋友不顾家人的反对主动找上门来,借给詹姆斯40万元,鼓励他重新再来。詹姆斯捧着支票,非常坚定地说:“最多两年,我一定会还给你!”朋友握着他的手,非常肯定地说:“我信!”
由此可见,诚信不仅是赢得他人信任必不可少的品质,更是对自己人格、乃至整个生命价值的一种保障。
承诺即担负责任,对别人也对自己;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是说过就算了,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毫不打折地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才是诚信的表现,才能让人觉得可靠,才能让人信任。
然而,我们知道,履行承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毅力和代价,所以一个心理成熟且品质高尚的人绝对不会轻率地承诺,他们懂得承诺的分量,不会轻易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如果没有把握,他绝不会为了夸耀自己而做出承诺。同样,他们一旦做出承诺,就必定全力以赴。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不见不散。谁知那天竟下起了大雨,然而,尾生还是去了。可是等了很久都没见女子来,河水也越涨越高。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人,就抱着桥柱一直等,最后被淹死了。
对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质,我们实在应该学上几分。这样,我们才能满足自己内心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他人的安全需要。
行为密语
承诺是一种口头上的诺言,它对于品格正直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因为他们相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即使是伤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轻易失信于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需要,因此我们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要以诚信为本,对于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而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履行诺言。
“应声虫”策略,可以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当个“应声虫”,重复对方所说的话,为对方帮腔,同时配以肯定对方的表情,能够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从而便于自己更好地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
人际交往高手们常常采用“应声虫”策略来向对方传达“我正专心一意地听你讲话”、“我十分重视你”等信息,从而瓦解对方的心理防御,深入对方内心,了解对方的真正需求。
那些推销员往往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有一位推销员这样向一位太太推销化妆品:
“太太,我们公司的化妆品非常适合你。”
“不用了,我已经有很多化妆品了。”
“哦,所有的化妆品你都有了?”
“是啊,差不多该有的都有了。”
“都有了啊?”
“嗯,到我这个年纪很少出门的,需要化妆的时候并不太多。”
“哦,原来你不常出门。”
“不过,我的几个女儿都快要结婚了。”
“哦,是吗?那真是恭喜您了!唔,太太您的皮肤很不错。”
“还好啦,女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年轻漂亮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人。”
……
就这样,推销员运用这种附和的心理策略,首先取得了那位太太的好感,瓦解了她的心理防线,进而了解到对方真正的需求。接下来,只需要为这位太太推荐一些能让她显得年轻漂亮的产品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专心地倾听对方所说的话,能够让对方有被尊重的感觉,从而比较容易敞开心扉、说出真心话。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当“应声虫”,也要当一个让对方感觉到真情实意的“应声虫”,这样才能让对方敞开心扉,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通过点头来附和他人,如果点头的幅度小而速度快的话,那么附和往往不是真心的,而是装腔作势。比如,某个学生在老师每讲一个段落时都会点头两次,那么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判定这个学生根本心不在焉,对课程内容完全不了解,而老师自然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学生。
那么怎样附和他人才会显得真诚呢?
首先,要注意自己点头的幅度、频率和速度,幅度大,表示态度明确;速度慢,显示你的附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频率小,证明你并不是一个习惯性附和他人的人。
其次,不要总是用“嗯”、“是啊”、“哦”、“真是那么回事”等语言来附和,这样会显得没有针对性,对方会认为你在敷衍他;在恰当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对方的观点,会显得更加真诚。
适当的附和性语言配以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会让你成为一个真诚的“应声虫”。
行为密语
“应声虫”策略是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它能让我们在与对方谈话的时候,激发对方表达的意愿,这样就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来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在使用这种策略的时候要注意,对于自己所说的话要发自内心,并且要加上真诚的表情,这样才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在敷衍他。
从对方的无心之失洞悉其内心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错误的言行,是个体的无意识的心理愿望与要超越这种无意识层的理性判断、义务感、决心、伦理等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
弗洛伊德曾向人讲述了这样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在一次旅行途中,他邂逅了两位女士,因为彼此聊得很投机,于是便结伴而行。
这天,他们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路上行走。
有位女士对他说:“说真的,旅行好像并不是一件多么让人愉快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自找苦吃。一整天都冒着酷暑日晒不停地走,汗水流个不停,把身上的衣服都浸透了,而且脚也疼得厉害,真让人难受……”她稍作停顿后接着说,“不过,马上就要到旅罩了。”
这位女士出现了口误,本来想说“旅馆”,却说成了“旅罩”,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女士在说“马上就要到旅罩”的同时,心里正想着:“太好了!马上就要到旅馆了,这样我就可以把罩衫、衬衣和胸罩都换掉了。”
显然,这位女士想要换掉胸罩的愿望在此刻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且她的这个愿望也是不适合表达出来的。换掉胸罩的愿望被压抑,才出现了“旅罩”的口误。
由此可见,个体错误的言行往往是心中的愿望受到压抑的一种外在表现。
比如,早上你乘出租车上班,而那天刚好是发工资的日子。于是,你一边坐进出租车里,一边在心里兴高采烈地盘算着要买点好东西犒劳自己。当你坐定以后,你必须告诉司机自己的目的地,而暂停去想“如何用奖金犒劳自己”,这时你就很有可能会对司机喊出“奖金”,而非你的目的地。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犯很多单纯的、机械性的错误,而他的本来意愿往往就潜伏在这些错误当中,这些意愿很有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曾觉察到。
遗憾的是,对于他人的种种言行错误,人们采取的态度大都是直接忽视、淡忘,而不曾意识到,可以通过对他人错误的认真观察和分析来了解他人内心的想法。
相反,心理学工作者们则非常关注他人的错误,有的甚至还有意识地制造错误来了解他人的心理。比如,心理医生会将就诊病人诱导到催眠状态,并利用暗示术唤起他的某种欲望。等病人醒后,让他读一段早准备好的、有针对性的文章,然后从病人读错的地方,就能够探明病人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压抑。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妨用此方法去测探一下对方的真实想法。比如,有位女士坐公交车时,把“司机,下车”误说成了“亲爱的,下车”,并且她一脸愉悦,那么,你可以知道,她多半是急着去赴男朋友的约会。只要认真观察,从无心之失中了解别人内心的真实需求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行为密语
一个人的无心之失往往反映了这个人真实的想法,一个人内心想什么,往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来,这就是无心之失出现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仔细观察对方,了解到了对方的需求,我们就能根据对方的需求来给予对方关注了。
你喜欢的,不一定是对方喜欢的
很多情侣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他(她)是我最亲的人,可是为什么他(她)总是不能理解我呢?”
的确,即使每天形影不离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要想彼此完全理解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投射效应”,说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个体本身并不能意识到。
生活中投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们往往会凭借自身的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