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人生加点包容
39760000000022

第22章 包容即忍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2)

包容是一种尊重

生活中,如果凡事都要一味地斤斤计较,哪怕是一点的小事,也会闹得不可收拾。倘若能怀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大事就能化小,小事就可化无,最终矛盾才有可能消除。

有一篇文章中写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若经常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而反目成仇,为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而结下积怨。仔细想来,确实不应该。我们应如文章中写到的那样为人处世,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事情:朋友之间因为一句闲话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形同陌路;邻里之间因为孩子打架导致大人相互埋怨,最后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因为家庭琐事同室操戈,劳燕分飞,如此等等。仔细想想,这些悲剧不都是我们自己在不自觉中导演出来的吗?我们用愤怒代替理智,针锋相对,冤冤相报,无尽无休,直到两败俱伤。反为发顿脾气出口气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像为了赶走一只聒噪的乌鸦而砍掉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得不偿失。

在平时接人待物的过程中,不少人会为了一点小事而纠缠不休,耿耿于怀,最终失去了友谊、信任,甚至机会。其实,很多事就在一念之差,往往正是由于人的心理跨越不过一条界线而导致各种悲剧,那条所谓的界线便是包容。而心存包容的人,对于他人的纠缠与挑剔总是能给予谅解与宽容。

俄罗斯有位女钢琴家,她小时候非常挑剔。有一次,她远涉重洋去美国参加一项重大比赛。这是一次规格十分高的比赛,听众和参赛选手也非常多,过来的评委也都是极有权威的大家。然而这位9岁的小姑娘一上台就觉得琴凳不合适,要求另换一个。

在众人注目中,倘若有一个评委对她延误时间不满而制止的话,小姑娘的演奏就会失败。所幸,评委们都“包容”了她的挑剔,让换了一个琴凳。结果可想而知,这位俄罗斯的小姑娘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场演出的成功与其说缘于她精湛超人的演技,倒不如说是缘于评委和观众在内的所有人对演出者挑剔的“包容”。

小姑娘虽然有些挑剔,但是评委与观众的包容不仅维护了她的自尊,最终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场精湛的演出,更使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包容是一种待人处世的艺术。它体现的是当事人的超凡智慧,它将友爱、体贴、理解与气度完美地凝缩于一点。睚眦必报必将四面树敌,而宽容能融洽气氛,加深人们的情感沟通,从而使人获得真知真情。

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路人在不同场合的接触或交往中,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若非原则性问题,不妨各自主动退让、多担待一点、少计较得失,就可以避免矛盾的产生和激化,保持人际关系的融洽。尤其在当下,人际关系中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因此,包容的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人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如果都斤斤计较,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便会一点一滴在心头郁结成冰。常常听见周围的人不停地抱怨生活,殊不知每个人原本都可以很轻松、很洒脱的,前提就是彼此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计较。

“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100万册,我把鞋子吃下去。”一位脱口秀主持人这样评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写的自传。不巧的是上天偏偏捉弄了这个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几周内就畅销了100万册。结果可想而知,轮到那个主持人吃鞋子了。

不过,所幸的是这个主持人吃的不是一般的鞋子,而是总统夫人特意为他定做的鞋子形状的蛋糕。那味道肯定不错,因为它里面有包容做馅。

希拉里不愧为美国第一夫人,面对主持人的嘲讽,没有给以他猛烈的回击,而是以一种幽默宽容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这场矛盾。总统夫人也因此赢得了更多人的敬佩。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倘若只是一味地计较,其结果必定是小矛盾不断激化,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学会宽容,于人于己都是有益处的。

与包容相对的就是争斗,争斗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余秋雨对此感触颇深,他曾说道:“过度的争逐是一种貌似清醒的迷失。清醒在争逐的意志力和技术上,迷失在对自己生命的控制力和人生的终极目标上。有的当事人在争逐中节节胜利,而实际上却陷入了一处越缠越深的魔圈,培植了一大串仇恨,绷足了防范的警觉,欠下了无数笔人情,留下了一大堆许诺,怎么也解脱不了,直到生命终结。”

包容不是原则的退让,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顾及到别人的面子,这是一种处世的艺术。对于尴尬难言的事,要学会对人进行包容,最终既维护了别人的面子,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的结局才是双赢的。

【包容术】

无论在哪里,包容都能带来一片和谐、温馨的春风;针锋相对,只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矛盾和痛苦。学会包容,学会尊重,我们的心境才会趋于平和,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小不忍则乱大谋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说的是人要忍耐要包容,如果对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到容忍,就会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往往起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另一方面,说的是做事要有“忍”劲,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需要马上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若做不到当机立断,就会为以后埋下隐患,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历史上,凡有大功名、大成就的人,无不要过“忍”这一关。

明朝的张居正是一位出色的首辅大臣。他在从政的十年中,大胆地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出现国富民强的景象。

小时候,张居正就被称为神童,他2岁那年就认得“王日”两字;13岁参加乡试,他是当时年龄最小的,然而他却沉着冷静地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湖广巡抚顾辚爱才,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才没让他中举;23岁,考上了进士,张居正开始步入了仕途。

被选为庶吉士之后,张居正一面博览群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上的门道。由于当时皇帝昏庸,奸臣严嵩当道,他满腔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只得忍耐。于是,他与严嵩周旋,苦苦熬了十几年,可想而知,张居正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功夫不负有心人,严嵩终于在专权15年之后倒台,徐阶成了首辅,张居正也开始得到了重用。不过,张居正入阁后遇到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政治对手高拱。这次,张居正还是选择忍耐,他深谙在官场上生存的法则,尽管高拱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表示了更加激烈的无声对抗。

高拱被罢官之后,张居正终于当上了首辅,可以一展他的政治才华和抱负。掌权后的张居正,一改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立马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改革,把国事整理得井井有条,真正做到了国富民强。

如果张居正没有“忍”的气度,恐怕早已被权臣们所不容。正是因为忍,他才能够在不利的时候保护自己,待时机成熟便可成大谋,建大业。所以说,忍是建功立业者必备的素质。

忍有两种,即思而不发,以忍求安;另一种则是忍而待发,以忍求变。求忍者要特别学会后一种忍,忍是手段,求是目的。在历史上,求忍而办大事的例子不胜枚举。

战国时期,赵国国富民强,又因地处中原,常被卷入战争的漩涡。赵武灵王作为赵国的国君,则更迫切地需要广行富国强兵之策。

赵武灵王根据多年的征战经验,感觉北方游牧民族骑马作战是值得效仿的,其机动性大,集散自由,对战场条件适应性很强。基于此,他决定改变自己军队的作战方式,改革几经周折。

首先,穿当时的中原服装不能骑马,要骑马只能穿胡服,胡服的下身相当于今人的裤子。改穿胡服没那么简单,赵武灵王的决定一下,反对势力便蜂拥而来。朝中的多数大臣都不支持这项改革,他们以不能出卖自己祖宗去穿胡服丢丑卖脸为理由,拒绝改变中国的传统式样。

面对大批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选择了忍耐,他没有发王者之感,不以王者之尊强行推广,而是尽量去做说服工作。他从战争的发展,富国强兵的要略等角度入手,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拿出了最大的忍耐力推行战术,劝说的过程可谓是苦口婆心,最终得到了大多数的赞同,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国富兵强。

赵武灵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才不得不“忍”。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他的忍换来国家的强大,换来了诸侯的畏服,可以说十分值得的。

宋朝宰相杜衍曾经教导自己的学生:有一种忍是抛光养晦,假如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县官,今后的升迁还需看上司的印象而定,倘若你的才干一直超过上司,这样就会对你的上司的地位构成威胁,那样你不但得不到赏识,反而惹祸上身,又何谈济世呢?这就需要你用心与周围的人协调,适应环境,暂时委屈,唯有如此才能被上司所容忍,为将来的作为铺开道路。

时至今日,杜衍的话中蕴含的道理依然可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对个人一时的得失过于计较,不该在小事上纠缠不休,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实现梦想。

【包容术】

当我们面对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时,就应该泰然处之,学会忍让,用开阔的胸襟、远见的目光去包容与审视,为了远大的抱负能够忍一时之屈,而不去逞匹夫之勇,这是十分必要的。

忍让是一种生活艺术

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存法则。若一味地逞强,只会另自己更疲惫或更困惑。而适当地弯曲一下,或许你面临的难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上悄然滑落。

若要有一番作为,首先就要学会忍。生活离不开忍,即使英雄在等待时机,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慧,忍中有真、善、美。为了自己的目标,忍受再多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所以说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

那么,如何忍呢?就是学会弯曲的做人做事。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盘,人生之路也不是一直坦途。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仅要有挑战困难的决心,更应具有一颗可以弯曲的心。

有一对曾经恩爱的夫妇,他们的婚姻面临着破裂的危机。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计划了一次浪漫之旅,以此来决定婚姻的去向。

出发后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很平常的山谷,东西走向,毫无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各种树木,而北坡只有雪松。

不凑巧,他们来这不久便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观察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和这个山坡,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没多一会儿,雪松上的雪就落了厚厚一层,让人惊讶的是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雪便滑落到地上。如此,即使雪下得再大再猛,雪松也还是完好无损。而其他树的树枝由于没有弯曲的本领而被压断了。南坡雪小,有些树能够挺过来,因而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柏树等树木生存。而在北坡,能够生存下来的只有雪松。

妻子在帐篷中的目睹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没办法生存下来罢了。”

丈夫欣然点头,表示同意。过了片刻,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对妻子说:“我们要向雪松学习,面对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如果承受不了,要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步,这样即使在再大的压力面前,我们也都不会被压垮。”

一棵树尚能如此,我们人类为何就做不到呢?弯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弯曲并不意味着屈服和毁灭,而是顺应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一种弯曲的生活艺术。

在我们的人生中,能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既是一种本领,又是一种境界。面对人生的困厄,学会忍耐,学会弯曲,才能挺过艰难困苦,否则会重压之下永远站不起来。

两个含冤被囚的人被关在了同一所监狱。一个看到的是窗口外明亮的星星,而另一个看到的只有四周的高墙。结果可想而知,看到星星的人甘于默默忍受困苦,坚强的活了下来。而看到高墙的人终因承受不了外来的流言蜚语,选择了自尽。10年后,两个人的冤屈都被平反了,而走出监狱的只有那个看到星星的人。

星星与高墙,在同一个地方看到的不同事物,两个人的结局就有了不同。可见,生活中懂得弯曲,学会忍耐,才能从困厄中找到转机。

学会弯曲首先应该正视这种弯曲,它不是见风使舵,也不是奴颜婢膝,更不是昧上欺下,而是另一种意义的超脱。我们要明白,懂得弯曲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是为了我们的目标而暂时的忍耐。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弯曲不等于妥协,而是一种理智的忍让。弯曲并不意味着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弯曲不等于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的海阔天空,是为了生存做出的暂时的让步。

【包容术】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即会涉及到大是大非原则性问题,又会遭遇小的矛盾与纠葛。因此,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忍,学会谦让。这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负责和担当。忍,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