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39759100000018

第18章 职场创意:职场丽人的职场突破课(5)

小希加班加点,日夜不停,一周后终于完成了。怀揣这30余页的标书,小希来到女上司办公室,经理粗略阅了一下说:“标书先放这里,你先回去吧。”

标书制作得怎么样?小希心里一点儿底儿也没有。第二天早晨,上司那边仍然没有反应,小希更加忐忑不安了。因为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同事做的标书交到上司那里就没有了任何音讯,最终的结果是被否决了。

正在小希胡思乱想时,一个经验丰富,也是部门资格最老的同事王先生过来关切地说:“小希,你的标书做得怎么样了?需要我帮你看看吗?”小希赶紧把自己备份的标书拿给他。他用红笔在标书上做了大量修改,对有些数据和资料做了矫正。用了整整一个下午,他们俩又把标书重新做了一次。当小希再次把标书送到上司手中时,小希注意到她的脸上有一丝笑容闪过。后来,公司竞标成功,在庆功会上,上司表扬小希标书做得好,立了很大功劳。

小希心里感激王先生,主动请他吃饭。吃饭时,王先生告诉小希,其实是兰经理让他帮助小希的,并且告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和完善。王先生说:“可能是经理怕直接告诉你会打击你的积极****,所以采取了这种‘曲线沟通’的柔性方式。”此时,小希才恍然大悟,更对经理充满了敬意。

柔性是女人的天生优势,有时候一个神态,一个表情都可以起到沟通的作用。心理专家指出:女上司在批评下属时,表达方式可灵活多样,而不一定要当面说,也可以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提醒下属。为此,心理专家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批评要私下面对面传达。一方面,保全了对方的自尊心,如果在有第三人的情况下,即使是正确无误地指责也会引起对方的怨恨;另一方面,更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示,使对方获得价值被认可的满足感,进而更加积极地工作;同时,还更加有利于彼此交流意见。

(2)在开始批评前,首先肯定对方的成绩。肯定和赞扬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气氛,为之后的批评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使对方更加容易接受批评,避免对方产生条件反射性的自我防卫以保护自己。

(3)批评要具体、有针对性、就事论事。不具体、拐弯抹角、指桑骂槐的批评通常会给人以无事生非、没事找事的感觉,而明确地、就事论事地指出对方的错误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

(4)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再则,提出解决方案是自身能力的一种表现,能让对方从心里佩服,也更加愿意接受批评。

(5)不能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员工。用命令的口吻对员工提出指示,会拉大彼此距离,使对方感到不平等和压迫感,容易勾起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自己也失去人心。使用建议性的、“拜托”式的口吻,可以增强下属的责任感。

(6)一个错误只批评一次。同一个错误说的次数多了,对方就不以为然了。因此,与其喋喋不休地让对方厌烦,不如只做一次有效果的批评。

(7)批评最后要鼓励,要说出自己的期望。批评之后,以“好了,你可以走了”作为结束语,是非常不妥的,是虎头蛇尾的行为;相反,如果说“我想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了,好好干吧,我期待你的表现!”就会在对方心中燃起一团火,激发对方更加积极地工作。

创意启示录

无疑,身处管理层的女人对着下属横眉怒目、口无遮拦地批评是非常有损自身形象的。而且,这样的批评方式既让下属愤恨,又达不到批评以改良其工作的目的。对此,“柔性批评”的创意是最能帮助女人们的,也是最值得女上司们去实施的。

“两头快中间慢定律”启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做一项工作时,往往是在刚刚开始和即将完成时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心情愉快也无疲劳之感,但是,在中间的一段时间里,操作速度会明显变慢,且疲劳之感异常强烈。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工程心理学家在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后,揭示了这种现象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把工作进程划分为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预知工作将结束时的完工突击阶段。工程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两头快中间慢定律”。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我们就以“朝九晚五”的工作进程来说明这个理论。

早晨,我们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即将开始工作时会感到精力充沛。这时,我们的感知、思维和操作能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在经过较短时间的工作环境适应后,工作效率会稳步上升,直至中午12点左右,这段时间,工作效率将达到全天的最高水平。另外,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一阶段工作效率高,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外,还可能是由于我们主观意识上的这种想法:“任务是不会减少的,与其到下班时赶着完成,还不如趁着一开始精力充沛时就多干一些。”因此,也会在一开始工作时就干劲十足。这就是工作进程中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量的递增,我们的操作便进入了工作进程的第二阶段,即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由于经过了前一阶段的体能和脑力消耗,疲劳感加重,意志力也开始逐渐减弱,这时,工作能力便会开始走下坡了,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工作效率上不去,也同样会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差错率也就越大,从而导致操作中不得不时常中途停止,这又进一步导致了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的下降。

这个阶段中,虽然有吃午饭的间歇,但是这种短暂的休息并不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并且在吃饭后,大量的血液参与消化过程,使肌肉和大脑的供血相应减少,更影响了体力和脑力活动水平。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低下,差不多要持续到下午3点左右。

等这一段时间过后,也就是从下午3点左右开始,便进入了工作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时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渐回升,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左右。这是因为出现了短时间的掩盖疲劳效应,因为我们意识到即将迎来下班的时间,我们马上就会结束这一天的疲劳和束缚了,因此身心受到鼓舞,心情开始兴奋。这种兴奋掩盖和抑制了工作上的疲劳,因此,工作效率便出现了一天中的第二次上升。

这个阶段之所以效率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抓紧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因为这是完成任务的最后阶段了,今天完不成,就得推到明天了。这时的我们就好比是长跑运动员,虽然快要筋疲力尽了,但是由于终点就在眼前,所以会拼尽全力完成最后的冲刺,因此,速度就会加快。

“两头快中间慢定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中国古语常说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比喻生活的松紧与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因为人体不是永动机,没有谁能够持续保持高昂的状态,要想使工作更有效率,就得保证精力充沛,因此,在工作或学习时,都不能搞疲劳战术,而应适当地放松自己的大脑,适当给身体的各个零件一个松弛的机会,因为会松弛才会紧张。我们所要注意的就是要弄清楚自身什么时候是精力充沛阶段,什么时候是疲乏阶段。当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时,就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尽量多地做事。而一旦感到疲劳、思维迟缓时,就干脆停下来去休息调理,休息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从而使人能够以最高的效率投入到下一个阶段。

创意启示录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休息方式,那就是午休。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有每天午睡的习惯。现在的许多公司也都会把中午休息的时间定得稍微长一些,目的就是使员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为下午更投入地进行工作而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