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破解快乐密码:成就幸福人生的自助读本
39755700000028

第28章 幸福的家庭(8)

2.技术膨胀。每天手机接打个不停,每天收到100封E-mail。有一个新创语叫做“数码压力”,描述的就是人们过分使用新技术产品而导致的紧张和压力及生产力过低的状况。

学会去控制新技术而不是被新技术所控制。可以列出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清单,屏蔽新技术的纷扰。关掉新E-mail提示窗口,每天按时查看E-mail几次,而不要来一封看一封。公司应制订不允许乱拷贝E-mail,禁止滥发网上笑话等政策。缩短电话迎接用语,立即删掉过时的电话留言。更不要让这些新技术骚扰你的家庭生活。回家后关掉手机,不查看工作中的E-mail等。

3.工作状况很被动。一天,老板突然将你的工作量增加了两倍而没有加薪,也没有奖金。或者在你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把你换到另一个班制。老板期望你的工作更出色,更完美却不提高你的工资。据专家们调查研究,这种情况更会导致压力的增加。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患心脏病,忧郁症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高3倍。

把被动变为主动。首先,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乱发牢骚。主动去了解老板这么做的原因,找准机会,开诚布公地和老板谈谈。一旦了解了真实原因,你就可以针对这一新政策而发表看法,向老板解释你当前的工作完成情况。如果情况对你很不利,你就要检查一下自己。沉静下来,为自己制订一个年终目标,达到目标后不妨自我奖励一下。不要把自己看成是这份工作的牺牲品。“不妨这样看待这份工作。这份工资可让自己搬进自己喜欢的房子,让孩子学钢琴……”有专家这样建议道。

4.不喜欢自己的同事,他们似乎也讨厌我!在公司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两同事原来是好朋友,后来因为工作冲突或利益关系等原因而导致彼此翻了脸,结果到现在还经常互相指责,为一点小事无事生非。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导致压力。

这时最好收起你的尊严,找对方谈一谈。比如,主动与对方讲:“最近我仔细想了下我们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我觉得对此我们应当好好谈一谈,要改变目前我们之间的这种状况。”或者可以不谈从前,就在见面的时候主动打个招呼表示下友好。这样慢慢也许就能把关系缓和了。心理学家警告我们,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埋怨对方或互相辱骂。如果矛盾严重到影响工作,应找老板,人事部门,或工会出面调解。另外,要记住不要忽略小矛盾,有了矛盾后应立即解决。同时,在公司讲话一定要小心,话出口之前要考虑后果。不要没事在背后犯嘀咕,经常发牢骚,或批评别人,否则你在公司会很难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5.家务过多。不是父母生病就是孩子不舒服,工作日请假,打算周末加班,可是孩子放假了又没人看。

努力寻找工作和家务的平衡点。可以将要完成的任务根据重要性逐一列出。如果发现自己在某项任务上花的时间与工作重要程度不相称,就要做适当调整。如果可能的话,可与上司谈谈减轻工作量或一周工作4天的可能性。仔细研究一下一天的任务安排。适当的时候,也不要怕开口求人帮忙。搭车,请同去送孩子上幼儿园的邻居顺便送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或要求家庭成员帮忙负担家务等,这些都可以减轻工作负担。

6.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对现任工作没有一点兴趣;经常加班;长期的重复工作磨灭了热情;老板太苛刻;上班没事可做;工作和薪资发展的空间太小;公司没有发展等。

一般来讲,一份工作,只有25%的时间属于上述状况。不妨试一下,换到另一个工作部门,和同组的同事交换一下工作职责等,这些都会激发你的热情和新鲜感,改变你的状况,让你重新喜欢上这份工作。当然,如果仍无法解决问题,就应尽早浏览招聘信息了。

7.害怕被裁员。当公司开始裁员时,看到昔日的同事逐个离去,很多人的心理都会存有一份担忧:“也许下一个离开的就是我了!”专家们把这种心理状况叫做“留守症状”。留守人员会感到无形压力,于是对待工作自然会缺少很多责任感。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认真对待工作,刻服消极情绪。也做好两手准备,开始联系,询问有关招聘工信息。这些才是解决目前处境的有效方法。

每个人都会面临工作压力这个严峻的问题。如果承受的工作压力太大的话,不仅会失去快乐,还会影响身体健康、个人事业的发展、家庭和睦等。所以,对待工作压力,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学会给自己的工作减压。因为一个人如果想过得轻松自在的话,就一定不能背负太多的压力。

保持快乐的心情工作

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贪官被关进了监狱,透过牢房冰冷的铁窗仰视着天空。他在想,这辈子,我快乐过吗?他想起了那些曾经环绕在他周围的人,有的苦言相求,有的阿谀奉承……他低下了头,这时,身后的那扇铁门关上了……

钱、名、权,这些即使源源不断,也无法解决人性最根本的问题。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远比这一切都重要得多,这些拥有得再多也不能和快乐成正比。

当一位医生奋战在手术台前,几天几夜没能合眼,最后看着病人终于脱离痛苦,他带着疲惫欣慰地笑了,他快乐,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当一位园丁辛勤地在苗圃里耕耘,看见花儿以馥郁的芳香作为对他的回报时,他快乐,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满园的生机盎然。当一个企业家以创新的方式服务消费者,看见顾客脸上满意的神情时,他同样也快乐,因为他让人们对他的经营方式做出了肯定。

“快乐”二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出现在每天报纸的字里行间,它出现在每期杂志的边边角角,它出现在电视的广告里和广播的节目里,它出现在流行歌曲里和人们每天街头小巷的议论里。快乐是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对快乐的重视无处不在,人们对快乐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对快乐的渴求,正说明了我们的工作中还非常缺少快乐。长久以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工作或是紧张而沉重的,或是重要而严肃的,或是单调而乏味的,甚至认为工作和娱乐、工作和乐趣、工作和快乐往往是相互对立的。

工作给人以成功的机会和实现理想的平台。人生快乐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便是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它可以让你为它奋斗终生,而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靠工作来实现的。为从事一项很有价值的建设性的工作而感到快乐,是人生所能获取的最大快乐之一。

“一个快乐的人,他最显著的标准就是兴趣。”思想家罗素曾这样说过。因为对兴趣的关注能够使人忘记烦恼,所以尽可能多地发现兴趣,无疑便成了人生快乐的秘诀。然而说到兴趣,很多人认为兴趣是天生的。其实不全是这样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先去发现兴趣,然后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但是怎样才能具备发现兴趣的敏感呢?这就需要你首先要有接受变化的灵活性。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对自己头脑的运用甚至连1%都不到,其余的99%都白白浪费掉了。这主要因为人都有着安于现状的惰性,所以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就成了阻碍兴趣发展的最大敌人。对此心理学家一再告诫我们,面对当今如此快捷的消费社会,我们只有时刻准备着去接受变化,发现兴趣,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快节奏,才能在每一种新的兴趣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从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

有心理学家在两组工人中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一组工人以单纯的奖金刺激生产,另一组工人不发奖金,但被鼓励可以大胆发明创造,并从中获益。结果,仅仅三个月,就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奇迹:第二组工人的生产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第一组却大大下降了。这个试验充分说明了创造性劳动对于兴趣专一的重要性。正如这个试验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人的兴趣必然有赖于创造性劳动。因为只有创造能够使兴趣永不陈旧,而人之所以不是一个简单的动物,而是能成为一个丰富的立体人,是因为他们的创造行为。

喜新厌旧是人固有的天性,不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工作中,都会有相同的表现。如长期吃一种食物必然会影响人的胃口;整日穿一件衣服会使人感觉乏味;反复听一首歌曲会使人听觉麻木;每天看同样的美景,会让人审美疲劳;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会使人精神倦怠。相反,任何一种新鲜感必然会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和刺激,这种感觉和刺激会使我们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种新鲜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通,如新鲜的食品,新的工作环境,新歌新曲,新的运动,新的服饰等。心理学家还告诉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来维持情侣间的新鲜感。同样的道理,保持工作的兴趣有时也需要距离。这就是工作与休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都需要调剂,精神调剂能够松弛紧张的倦怠。同时一种新的生活和环境既能让你重新确认自我,又能激起你的新鲜感,丰富你的兴趣。兴趣和爱情一样,都需要在变化中保持。首先你只有是一个勇于革新的人,才不会被变化打垮,也不会因永远的一成不变而厌倦,这样才能成为变化的主人和自己的主宰。

正如前面所讲过的关于建筑工人砌墙的故事一样。在工作中保持快乐是如此重要。第一个怨天尤人的工人,只会一味抱怨工作又累又枯燥;第二个埋头苦干的工人,只是为了维持生活开支而认命和忍耐。在工作中,他们都没有快乐。工作对他们而言都只是一种压力和苦力。唯有第三个工人,达到了工作的最高境界,他能在工作中快乐地吹着口哨。他想象着把这堵墙砌好后,会有许多人来这里参观和接收上帝的爱,也许还会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小女孩到这里来,在这里的一面墙上画上美丽的太阳和鲜花,也许会有一对恋人依偎在墙边的树影里拥吻倾诉……

谁都喜欢做第三个工人,可是要成为第三个工人,把又苦又累的活看做是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快乐工作的最大来源或许是爱心,在平平凡凡的日子里,带着爱心去做每件事,你会发现,再烦心的事,再辛苦的事,调整好心态,都能体会到快乐。

想让你的工作枯燥乏味还是充满快乐?肯定没有人愿意选择前者。诚然,工作就是工作,它很难像休闲度假一样充满新奇和喜悦,但在工作中创造快乐却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寻找,只要你真的去寻找了,那快乐肯定会降临到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