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球王,他一直都坚信自己是最好的。他开始练习篮球的时候才5岁。1972年的夏天,他收看了慕尼黑奥运会篮球比赛后,就兴冲冲地对他妈妈说:“总有一天我也会参加奥运会,我也会拿金牌!”当时的乔丹非常瘦弱,个子也不高,谁也不相信他以后会成为篮球奇才。但乔丹的母亲相信他,并对乔丹说:“妈妈相信你,你能行。”在妈妈的鼓励下,乔丹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最好,所以他每次拿起篮球时,也都会自信满满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力量乔丹才可以顺利地走向篮球场,成为令无数篮球爱好者敬仰的“超级篮球王”。
要随时给自己灌输一个这样的信念:我喜欢我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我可以做到。这样随时提醒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就不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也自然不会对未来充满疑惑,就可以在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时采取最果断的行动。拿破仑·希尔是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他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如果你有志在必得的信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弥尔顿说过:“心灵是自我做主的地方!在心灵里,天堂可以变成地狱,地狱可以变成天堂。”成功者思考问题时使用积极的思考方式,并且有必胜的信念,所以做事也主动积极,他们最终会成功。国王通过运用他的王权来治理国家,那么你也应该找到自己的权力,这种权力就在你的脑子里,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那么你就有了掌握自己王国的权力,而且可以把你的王国治理得越来越强大。在这种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精神鼓动下,你就会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实现对于自我的超越。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或许我们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不可能每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最棒的,但我们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在某些方面我们总会强过其他人,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领域上做得最出色。只有自己先肯定了自己,才有可能赢得别人的肯定。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位将军的儿子要出征打仗,父亲在儿子临走前送了一个箭囊,作为对儿子的鼓励。箭囊制作得十分精美,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箭囊里插着一支箭。父亲对儿子郑重地说:“这是家传宝箭,只要带在身边,就会给你无穷力量,但要记住,在你成为将军之前千万不可把它抽出来。”儿子听了十分高兴,拿着箭囊立刻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仿佛可以感觉到凯旋时的豪气。
战场之上,儿子带着宝箭果然是所向披靡。几年之后,儿子果然凭着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成为一名令百姓敬仰的将军,衣锦归乡之时,他打开箭囊,发现里边装着的竟然是一只断箭!但是此时的他,却明白了父亲当初的良苦用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信心的确可以决定他的成败。无论一个原本多么坚强有力的人,一旦丧失了信念,他也会如同行尸走肉,毫无作为。就像上面提到的出征打仗的儿子一样,正是因为他相信了父亲的话,相信自己拥有无穷的力量,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所以他在战场上拥有了所向披靡的战斗力。拥有“我是最好的”信念,保持英勇豪情,就会到达成功的顶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信自己是最好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去创造奇迹。
时常给自己鼓励,提醒自己是最好的,在这种肯定情绪的影响下,你就会有一种精神寄托。人在精神上一旦有了寄托,心里的负担就会消失,这样人们就能全身心地去投入一件事情,并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发起进攻,只有愈挫愈勇才能磨炼出这种无往不胜的力量。你自己就是一支箭,一支最好的箭,若要它锋利坚韧、百发百中,你就必须磨砺它、相信它,只有这样它才会让你光荣凯旋。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说过:“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你要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只要自信并勤奋,你就有可能成为最棒的那一个!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和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人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想要拥有怎样的生活,最终也会过上那样的生活。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保持这种自信,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奋斗,一切梦想都会变成现实。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幅蓝图,如果在这幅蓝图中,你把自己想象成最好的,那么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就会出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的自我,同时,像是“我做得很好,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信息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你注定会向着那个最好的你改变。
冲出虚荣的华丽樊笼
心理学指出,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通过这种满足自己自尊的方式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从实质上来说,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很多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这样诠释过虚荣心。
从表面看,虚荣是对某种实际上并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作为精神目标的追求;用夸大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现象来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从本质上说,虚荣是对某种既得利益或期待利益的占有企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弱点公布于世,相反都想把自己最光辉的部分展示出来,以获得他人的赞扬,以便让自己那种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得到满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向他人炫耀的资本,而那些没有炫耀资本而又有虚荣心理者作为在群体中的个体便很自然地凸显出来。
虚荣心强的人,往往喜欢过分炫耀自己的幸福和成就,喜欢在众人面前刻意展现自己当前的或是曾经的辉煌或荣耀。或是故意去夸耀自己一些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喜欢看到别人对自己流露出羡慕或敬佩的目光;而悲观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全天下最不幸的人,而没有去想自己只不过是偶尔不走运而已。
与嫉妒心一样,虚荣心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性格缺陷。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谁会愿意和虚荣心强的人打交道。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自己也会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虚荣。相信很多人都经常见到这样的场面:女人满面笑容地夸耀自己并不优秀的孩子,男人信口开河地吹嘘自己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业绩,富人津津乐道地讲述自己多么豪华奢侈的生活;长相出众者极力表现自己的千姿百态……可以说毫不夸张地说,虚荣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虚荣,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常常翘起拇指说:“老子从前比你阔多了”。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精神满足,对自己或他人并不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如果虚荣变成了虚伪,通过去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以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虚荣心是人皆有之的,但一般来说,女性的虚荣心要强过男性。正因为如此,虚荣心给女性带来的伤害远比给男性带来的伤害要大。其实,一个人虚荣心的背后,往往掩藏着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虚荣心往往是自卑与心虚等深层心理缺陷的一种表现,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深处的心虚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斗争:一方面,在没有达到目的时,他们被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所折磨;另一方面,即使达到目的了,也会因害怕真相败露而心生恐惧。如果每天承受着这样的折磨,我们的生活又何谈幸福呢?
可以说,有虚荣心理在女性中非常普遍。
例如,在一次聚会上,素未谋面的两个女人初次交谈。
其中一个女人彬彬有礼地上前去跟另一个打招呼:“你好!很高兴认识你,请多多指教!”
“你太客气了,互相关照。”另一个在说话的同时,趁机将对方上下打量了个遍。
就是在这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里,她俩已经把彼此从头顶打量到了脚尖,以便确定对方的“价值”。像服装、饰品、化妆等,都是被评估的对象。如果对方有钻戒的话,那就要更为认真地“研究”一下,确定它是什么档次的,大概价位在多少等等。而男性一般不会如此细致和耐心地打量对方,他们甚至都不会记得对方领带的颜色。
打量结束之后,她们的态度和说话的语气也会随着对方的“价值”而发生变化。女人的这种虚荣心理,也许都是让人难以捉摸的!
有些虚荣心比较严重的女性,甚至在“虚荣”中终结自己的一生。例如,这种女性到处吹嘘自己的才华和容貌,不招来他人的“惊叹”决不罢休;对待感情时,虚荣心极强的女性宁可放弃爱情,也要选择“体面”作为择偶的标准。结婚后,她们会到处吹嘘伴侣的社会地位和能力;有了孩子以后,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和擅长,都要求他们学绘画、学钢琴,以此来显示自己家庭生活的富足和优越。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把虚荣心一棍子打死。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女人都或多或少存有一定的虚荣心理,这不足为奇,也不足以责怪。女人天性爱美,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给自己买些昂贵的服装、包、首饰、化妆品等把自己装扮一番,再看着镜子里靓丽的自己,自然会有一个好心情。嫁个有钱人做老公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前提是夫妻双方必须相爱,这样可以省去白手起家的打拼,不用为生活开支去苦恼,去精打细算,而是尽情享受香车豪宅,周游世界……这样的日子的确很有诱惑力。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过分注重外在的东西,一味去满足虚荣心而完全不顾自己的条件是否许可,这就走向了一个极端;尤其是在婚姻大事上,如果仅仅把金钱、相貌作为择偶的标准,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
因此,大家都应当正确地去面对自己的虚荣心。如果能够有效控制住自己虚荣心的膨胀,而让虚荣心成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凡,工资待遇一般,花钱却过于大方,属于典型的“月光”一族。一个周末,她在与同事一起逛商场时,看中了一件名牌连衣裙,尽管这个月她已经买了三条价格不菲的裙子了,可在同事面前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刷了880元把它买了下来。看到同事那羡慕的眼光,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时忘却了已经超支的窘境。第二天上班,小凡就穿着新裙子在各办公室到处显摆,听到大家的称赞,她洋洋得意,情绪万分高涨,如果有人反应比较平淡,她就闷闷不乐,在心里面直骂人家嫉妒她。
小凡的这种行为并不是特例,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代表了当今不少年轻人的共性。这种事例,可以说是年轻人爱美、好胜、追求卓越的缩影,但话说回来,每个人做事都要注重实际,要从自身情况出发,不可一味地纵容自己的虚荣心,否则后患无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地追求美故然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为了追求美而忘乎所以。在购入奢侈品的时候,要冷静下来想一想,仔细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能承受得了,像小凡这样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乱购物,是坚决不可取的。若长期这样,不但自己背了一身的债务,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恐怕也会很不堪,盲目消费和四处显摆也只能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内心空虚、作风轻浮、没有深度、不求进取的人。
爱美、追求美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生活的主体,它只能作为生活的一种装点和陪衬。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生活、主宰生活,而不应该是虚度生活。生活,需要一种实实在在的态度;人,需要踏踏实实地活着。
虚荣也是一柄双刃剑。它算不上是罪过,却是激发人性中恶的源头;它也称不上是荣耀,但可以以此为起点,书写自己美丽的人生。我们不必为自己的虚荣而自责,当然也不值得去赞扬,人可以被自己的虚荣心理所压垮,也可以把虚荣作为前进的动力,关键看自己如何把握。
猜疑是心灵无形的枷锁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必要前提和根本基础。如果没有信任,而相互之间只是一味怀疑和猜忌,那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不少人很难跳出猜疑的怪圈。
猜疑往往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这一假想目标。“疑人偷斧”就是关于猜忌最典型的例子: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的目标出发,他便时时仔细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结果是,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孩子像偷斧头的人。这一思索的结果就是进一步地巩固和强化了他原先的假想目标,于是他断定偷斧贼绝对就是邻居的儿子。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在山谷里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再看邻居儿子的时候,却发现那孩子一点都不像偷斧头的人了。
由此可见,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这无非是种作茧自缚的做法。
另外一个产生猜忌心理的原因是有些人由于过分轻信别人导致在交往中上当受骗。在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感情挫折之后,变得万念俱灰,便产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心理,从此不敢相信任何人,猜疑心理也一天重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