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39753900000025

第25章 把充实健康心灵的蜡烛点亮(1)

一味地追求物欲或仅仅用物质来满足自己,是无法满足空虚的心灵的。只有爱才能给人带来温馨,才能填满空虚的心灵。幸福是一种状态,就是我们的心被爱填得满满的感觉。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一支幸福的蜡烛,有时候我们觉得它微不足道,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它点亮。

散发出关爱和赞美的信念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边。

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这个小镇,看到了老人,停下车打开车门,向老人问道:“老先生,请问这个城镇叫什么名字?住在这里的人属于哪类人?我正在寻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头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说:“你能告诉我,你原来居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陌生人说:“他们都是一些毫无礼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里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快乐可言,这正是我想搬离的原因。”

听了这话后,老人说:“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这个镇上的人和他们完全一样。”陌生人怏怏地开车离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位陌生人来到这个镇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呢?”

老人也用同样的问题来反问他:“你原来居住的镇上的人怎么样?”

陌生人回答:“哦!住在那里的人非常友好,非常善良。我和家人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我因为职业的原因不得不离开那里,希望能找到一个和以前一样好的小镇。”

老人说:“你很幸运,年轻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们那里完全一样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如果我们在寻找坏人,那么就真的会遇到坏人,如果我们在寻找好人,就一定会见到好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看到的往往是你自己的样子。

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

他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

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

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正是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大家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你如果把别人批评得一无是处,那么你在别人眼里同样是一无是处的,甚至更糟。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大家都是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会给人面子。你眼中的别人的样子,往往就是别人眼中的你的样子。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就必须改变自己眼中的世界,学会给别人留面子,自己本身也就有了面子。

某班同学之间不和,惊动了老师。

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些学生在30秒之内,仅能够想出一个,有的学生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学生,也很少有人讨厌他。于是,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大体而言,他们加诸别人的批判,正是对他们自身的批判。

由此可见,当你不喜欢别人时,相应地,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因为你所发出的不友善的信息,别人一样可以感受到。你散发出怎样的信息,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在现代生活中忙碌的人们,很多人都忽略了身边的人,然而反过来又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别人足够的重视。你没有去重视别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呢?所以,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赞美别人,很快你将会发现非同寻常的反应,世界变得如此美好,每个人都那么可爱,所有的人都在对着你笑。

主动去做该做的事情

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一个年轻人整天在家什么都不干,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他陷入了迷茫,觉得自己一生没戏了。于是他去找一位算命先生,希望能指点迷津。

可是事情并不如他所愿。年轻人苦恼地对算命先生说:“您看我现在书也没有好好念,没有多少知识,找不到好工作。前两天,好不容易在工厂找了个做活的差事,可是我一不小心睡过了头,又被开除了。您看我年轻时遭遇了这么多的磨难,是不是到了中年会苦尽甘来呢?”

算命先生掐指一算,摇头说:“你到30岁还成不了什么大事业!”

年轻人大失所望,说道:“别人都说大人物是要经过一些磨难的,可我怎么还会一事无成呢!看来,我是命该如此!”

年轻人想了想,还是有些不甘心,又问道:“那我40岁呢?”

算命先生轻蔑地看了看年轻人,说:“你现在就这样了,到40岁的时候,你就已经习惯了!”

算命先生的最后一句话像警钟一样惊心动魄。当一个人习惯了平庸,甘于落后的时候,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乏进取心,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消极心态。念书的时候不思学习,工作的时候消极怠工,等到了30岁,有了精力却没有能力,好不容易有了能力又没有机会,等有了机会人也老了,到了40岁时,你就会对按部就班的生活和贫穷的日子习以为常,麻木地听从现实生活的安排。进取的意志慢慢被生活消磨而去,追求的事业没有了动力,就像一部陈旧的机器一样锈迹斑斑。这种思想很多人都有,也很容易沾染上。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什么是积极的心态?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积极的心态对一个人的一生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它你就不会坚持学习,遇到挫折就会立即放弃,获得一次成功就会自我满足。年轻人尤其要有积极的进取心,年轻时没有它就会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没有挣钱的目标,也没有为社会贡献的想法,更不用说付诸实践;到了中年还没有它,就会一事无成,苟且偷安;步入晚年,生活就会没有着落,惨淡无光,更不用说什么大器晚成了。

始终相信自己会有一番作为,并积极主动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在下一次的生意中弥补上一次的不足,做得更好,更加完美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对自身的素质会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对经营和管理也会精益求精……总之,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助推器,会把你的事业推上顶峰。

积极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年轻的日本商人齐藤竹之助一心希望能在商业中有所作为,可是到了57岁的时候,他拥有的全部却是320万日元的债务。你能想象他最后的结局吗?四处躲债?消极遁世?宣告破产,一走了之?甚至自杀身亡?难以想象的是15年过去了,72岁的他成了全世界的首席推销员。

他对于成功经验的概括只有两点:一要有坚定的信念,二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个事例无疑是震撼人心的。如果你现在意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并用于你的事业上,我相信成功就离你不远了。每一****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缺乏积极的力量,那么他的生活多是索然无味的;一个人的学习中缺乏积极的力量,那么他的学习多是枯燥无趣的;一个人的工作中缺乏积极的力量,那么他的工作多是原地踏步的;一个人的创业中缺乏积极的力量,那么他的事业多是没有突破的……所以,请用积极的力量替换掉一切消极的因素,将懈怠、胆怯、安于现状甚至逃避现状等情绪全部替换,让自己的人生从此轻松而富有激情地向前向上发展。

明确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是一个土著人和商人的故事。

在风光迤逦的合里岛上,一位土著人和一位商人不期而遇。商人满怀欣喜地说:“太好了,半日休闲,清凉的海风,迷人的风景,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哎!只可惜你们太懒惰了,没有好好地运用观光资源,多做点建设。”

土著人不解地问商人:“建设合里岛做什么?这样的日子不是很好吗?”商人满脸不屑,说:“傻瓜!这里寸土寸金,环境优美,在这鸟语花香的土地上,要是能多盖一些高楼大厦,多建几座国际性的观光饭店,想必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观光客和投资者,这样就可以创造合里岛的无限商机,你们就可以赚大笔的钞票了。”

土著人还是瞪大双眼,疑惑不解地问商人:“赚那么多的钱做什么呢?”商人听完土著人的话狂笑不已地说:“你们就是头脑太简单。钱财可以使你富裕,富裕可以驱逐贫困、改善你的生活,那时你就可以过你想要的日子。像我在社会上拼命打拼、夜以继日努力工作、创造财富,就是希望后半辈子能过与世无争、轻松悠闲、毫无压力的日子……”

此时,土著人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地对商人说:“我现在过得不就是这样的日子吗?阳光、沙滩、空气、海水,虽然缺乏现代化的生活,但我们过的是恬静的日子,我们可以感觉到轻松、自在,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喜悦与感激,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呢?今天,人们终于能停下匆忙的脚步来关注一下平时并不曾太在意的灵魂,开始重视对生活的体验,并致力于重新建立自我的生活秩序。一时间,返璞归真成了人们追求的时髦。

现代人的心灵空虚,总觉得生命不应该就这样走下去。很多人自问,我到底是怎么了?我的灵魂生病了吗?是不是因为我在寻求物质享受与满足可怜的虚荣的同时,将宝贵的灵魂出卖了?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不快乐,我们有必要重新检验生活的品质,虽然这的确是一件不愉快的事,但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品味出生活的另一种最真、最简单的快乐——一种让我们的灵魂苏醒的美好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觉得,自己老是急急忙忙在追赶什么目标。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支持我们过如此急促的生活:我们是有史以来把生活过得最扎扎实实的现代人。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今我们的工作时间比20年前的人整整多上一个月。即便如此也并没有反映出某些个别人的生活真相。

有些人一周工作50、60、70小时,这全看你如何去计算。这是你在办公室的时间,还是加上在家工作的时间?还是加上了你打电话、处理文件或半夜无法入睡的忧虑时间?无论真正的时间是多少,总之,对所有的人来说,这么大的工作量太过分了。

我们丧失的不只是时间,还有生命的真正乐趣。我们无法品味生活,我们的生命活力被压抑了。我们对所有的事都漠不关心,只有极少数的事能激起我们的热情。我们不微笑,也不歌唱或跳舞。虽然现在我们也去K歌,但这也仅仅是短暂的逃避而已。

我们的生活看来平常,但你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看出其中的异常之处。我们无法拒绝本应拒绝的人和事。我们对日常发生的点点滴滴毫无感觉,我们也不再感到惊奇。

我们不再和朋友吃晚餐,而是一边吃饭一边接听电话或打电话。

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电话,我们只能对着机器讲话。

我们在电脑上约会、谈恋爱、交朋友。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所在地吸收更多的人来投资,从而增加就业机会,让每个人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不应该有寂寞。我们都需要朋友,但却都迟疑该不该给朋友打电话。有时我们怕朋友太忙,有时又怕别人认为我们太缠人,结果却使得对朋友的需要变成了我们性格上的一种弱点。

存在于我们社会中的通病还有很难用统计数字来形容的厌倦。在现代社会中,厌倦是一般人常有的情绪,但有些人却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譬如喜欢暴力或有一些奇怪的娱乐嗜好。那种娱乐嗜好通常是自我沉溺式的。最常见的就是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毫无趣味的节目,或是花很长的时间逛街,买一堆垃圾回家,也许他们还觉得自己对经济流通有贡献,因为其他人只是穷逛而已。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时尚,现代社会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于有多长,而是在于有多好。不妨静下心来审视一下,你的人生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