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39747500000009

第9章 完善自身,尽显人格魅力(8)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够真心地关心、尊重和疼爱自己的父母,长大以后便一定可以尽心尽力地赡养、照顾父母,往往也能将这种美德带到其他人际关系中去,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黄香是东汉时期的大臣,在他9岁的时候,母亲便病死了。自从母亲生病时起一直到去世,小黄香始终陪伴在她的身旁,过度的劳累和悲伤,让他看起来十分瘦弱、憔悴,人们纷纷夸奖他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母亲去世以后,他对父亲就更加孝敬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心、体贴、照顾着父亲。他的家乡在湖北的江夏(现云梦县东南),夏日里骄阳似火,晚上屋子里不但闷热之极,而且还有很多蚊子。为了让父亲睡个好觉,天还没黑小黄香便守在父亲的床边,用扇子使劲把父亲的床席、枕头都扇凉,还把蚊子全扇跑,以使父亲可以舒服地睡上一觉。冬季,在寒风刺骨的夜晚,屋里没有任何可供取暖的设备,为了使父亲少挨冷受冻,他总是在父亲睡觉之前自己先脱掉衣服,钻进被窝,以自己的体温给父亲暖被窝,然后再让父亲睡下。小黄香疼爱父母,把父母照顾得体贴入微,人们都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他“扇枕温席”的孝道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

古人注重孝道更甚于今人,古时候的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具有孝敬父母的责任。小黄香是这一类的典型,小缇萦同样给我们上了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一堂课,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小女孩,她的胆识和孝心令当时的人们(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对其刮目相看,她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而上书皇帝以求赦免父亲的事迹为世代所传颂。

汉文帝时期有个“太仓长”名叫淳于意,缇萦是他的小女儿。淳于意对医道十分精通,后来便辞官回到自己的家乡行医,前来就诊的人很多。有一次,他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这两日有事外出,不看病。”正好这时有个地方官员来找他看病,由于病情太严重,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最后死在了淳于意的门外。谁知死者的家属竟然诬告淳于意,说他借行医之名蓄意害人,于是当地官府便打算对他处以刖刑,就是要把脚砍下来。但是由于淳于意曾经做过太仓长,即是朝廷命官,判罪需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于是便将他押解到京师去定罪。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5个女儿。在他即将被押解上路时,小女儿缇萦走到父亲的面前说:“我愿陪您一起上京城,这一路上我会好好照顾您的。”说完之后,便背起自己事前准备好的小包袱,辞别了姐姐们,陪着父亲进京了。到达京城以后,她冒死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的父亲为官廉洁公正,行医有术,现在被别人诬陷就要被处以刖刑了。人一旦受了刖刑,就算是死不了也会变成残废的,并且永远也无法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做不到。我请求自己入宫做奴婢,来替父亲赎罪。

汉文帝认为缇萦人虽小,却有着极大的孝心,心里十分感动,于是便免了淳于意的罪,让他带着小缇萦回家。后来,汉文帝也觉得刖刑是一种特别残酷的刑罚手段,因为即使是冤枉了好人,也没有挽回的余地,遂下令将刖刑废除了。

在儒家思想中,“孝”乃是一切伦理道德的起点。注重孝道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富有爱心、文明的人。同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只有注重孝道,才能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浓郁、关系日益稳固;反之,则容易导致亲情淡薄、家庭离散,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由此可见,不尊孝道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不重孝道,人们生存的结构将会变得十分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将因此而消失。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就遗弃他们。作为子女,如果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在教他们的子女将来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李光耀

告别恶习

在费尽心力设计你的目标的同时,记得弯下腰倒掉你鞋中的沙砾。

心中的痼疾就是心中的害群之马。它是日积月累的习惯,是难以驱散的乌云。

远古时候,轩辕黄帝要到具茨山去寻找一位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良策。临近出发,黄帝请来了一些非常有经验的人来做向导。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的时候,还是迷了路,任凭绕来绕去也找不到出路。

正当黄帝一行万分着急之时,忽见空旷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于是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怎么走吗?”男孩说:“当然知道了。”黄帝一听大喜,忙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何处吗?”男孩看了看黄帝说:“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黄帝见他果然聪明伶俐,于是就逗他说:“你的口气还真不小,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那我就问问你,你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吗?”男孩爽快地说:“那有什么难的。”说完,男孩就跳上马背要离开。黄帝赶忙上前拉住男孩再问,男孩说:“治理天下,同牧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只不过是要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罢了。”说完,男孩骑马离去。

闻听此言,黄帝茅塞顿开,连连向牧童离去的方向叩头拜谢,然后驱车打道返回。

清除害群之马就可以治理天下,同样,把自己身上的不利于成功的因素清除掉不也就可以达到成功了吗?原来,使你疲倦的不是眼前的那座高山,而是你鞋中的那粒细沙。对于这粒细沙,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它使你难以达到目标的。在费尽心力设计你的目标的同时,别忘了弯下腰去倒掉你鞋中的沙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点点不良的习惯和小毛病,都可能让你功亏一篑。

好的习惯愈多,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

——威廉·詹姆斯

洁身自好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刻保持修养,不给他人以可乘之机。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谁都无法看透。你不知道谁什么时候会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或者是为了某种事情在你浑然不觉时对你进行考验,提高警惕固然重要,但是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那就别防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时刻保持洁身自好的美德,不给别人可乘之机。

南宋时期,宋高宗年老体衰,心想“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自己哪一天突然死了的话,朝廷上下,岂不是要乱成一团了?于是他决定趁着自己的头脑现在还比较清醒,定下太子的人选。

仔细考虑一番之后,他心里有了两个人选。要是只论硬性条件,这两个人不相上下,都没有什么问题,并且各有所长。但是正因如此,才使他很难做出决定。一个是赵璩,即当时的恩平王;一个是赵昚,便是后来的孝宗。恩平王聪明机智,工于心计,而且城府颇深,宪圣皇后十分喜欢他,对他特别器重,并且关爱有加。而赵昚富有气魄,英明神武,性格刚直。高宗对他非常满意,便有心要立他为太子。正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宪圣皇后和秦桧都来建议立恩平王为太子,对此,高宗心里很不乐意。他知道秦桧是害怕为人正直的赵昚登上皇位以后,会对他不利。

高宗思来想去,慢慢就有了自己的计划。他对皇后和秦桧的意见置之不理,因为现在还不能看出来究竟谁能成为一个开明的君主,到底谁才有能力保住得来不易的大宋江山。于是,他决定亲自考察他们的品德,谁的德行高尚就让谁做太子。如此一来,不仅能看清他们的真性情,而且还比较公平。没多久,高宗便想出一个绝妙的计策。

一天,高宗把赵璩和赵昚两个人召进宫来,对他们说道:“近日来我一直操劳国事,对你们的关心照顾不够。前几日,我听人说你们的宫女不够使唤,现在我就赐二十名宫女给你们,每人十名。这样你们也能省点事,不必再费心到民间征用了。”

两个人谢恩以后,各自带着赏给自己的宫女回到了宫中。

过了一个月,高宗突然把赵璩和赵昚两个人叫过来,说:“上次赏赐给你们的那些宫女需要派到别的地方去,现在把她们全都送回来吧,一个也不许少!”

那些宫女被送回来以后,高宗命人给她们的身体做了检验,结果发现赏赐给赵璩的十名宫女都被破了身,但是赵昚的那十名却全部完好无损。听完汇报之后,高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实在没有想到恩平王竟然如此荒淫无道!他如果真的坐上了皇位的话,岂不是整天都会沉迷于温柔乡之中?又怎么会去考虑国家大事呢!但是令高宗感到欣慰的是,赵昚洁身自好,懂得节制自己,心中暗想幸亏没有听信皇后和秦桧的话。最后,他放心地把皇位传给了赵昚。

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通常会装出一副很善良的样子来欺骗你,若是对这种虚伪的善意缺乏必要的警惕,你便会很容易陷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因此利用人的本性来试探一个人的性格、品德,往往可以做到无往而不利。所以说,洁身自好可以避祸,是自我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

夫养生者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

——颜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