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39747500000008

第8章 完善自身,尽显人格魅力(7)

趋利避害是人类通常具有的一种本性,我们都会尽量争取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不能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损害,就将这种损失转嫁到别人的身上。庾亮心里自然很清楚将这匹毫无用处的烈性马卖掉可以得到一笔钱,来补偿自己受到的损害,可是这样肯定会使马的新主人受到伤害,另外,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还会遭到世人的耻笑。然而一个好名声的价值将会远远超过一匹马。庾亮是一个聪明人,当然知道这样的道理,也自然不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牺牲掉自己的声誉。有道君子和逐利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清楚眼前的小利跟良好的名誉究竟哪个更重要。一般来说,注重声誉的人通常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被利益遮住双眼的人,他们因为一点蝇头小利不惜坑害别人。从眼前来看,他们是得到了好处;可是从长远来看,他们得到的只是一个欺骗的骂名而已。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一旦认定了你的名声很糟糕,你将很难消除别人对你的坏印象。这样一来,你的事业也可能受到阻碍,并且这种损失将会远远超过当初你追逐的那点小利。

千万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损人利己,一个恶劣的名声将会给你的事业带来重重障碍。

显赫的名声是一种巨大的音响,其音愈高,其响愈远。

——拿破仑

学会自律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便是自己,能够自律便是朝着战胜自己迈出了一步。

凡事都应分清主次,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以后,要尽可能避免再生其他事端以至于因小失大,或是由于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把更重要的事情耽误了。自制能力比较差的人往往会因为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陷入对手设计好的陷阱中,最后功败垂成。

579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宣帝死后,幼帝宇文阐登基,同时策封隋公杨坚为左大丞相。杨坚一时权倾朝野,野心迅速膨胀起来。相州总管(官职名)尉迟迥对杨坚非常不服气,就想出兵攻打他。于是,杨坚派韦孝宽前去替换尉迟迥。韦孝宽却十分清楚地知道尉迟迥想致他于死地,因此便故意放慢速度,尉迟迥又派魏郡的太守韦艺前来刺探军情,韦艺是韦孝宽的侄子。韦孝宽心里清楚侄儿跟尉迟迥是一伙的,就严加审问了韦艺,终于证实了尉迟迥的确想要谋害自己。

韦孝宽双眉紧锁,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尉迟迥蓄意良久,想杀掉我以后再去攻打杨大人。而我现在又迟迟未去上任,他势必会立即派人追杀我。如果他真的追过来,那么我的性命将会很危险啊!”片刻之后,他就有了一个好主意:“目前只好用这个方法了。”

韦孝宽领着韦艺还有随从们朝西面逃跑。到达每一个驿站的时候,韦孝宽都会很郑重地交代驿站主事的官员:“尽快备好上好的酒莱,蜀公尉迟迥大人马上就会大驾光临,你们务必隆重招待,不得有误!”在将要离开的时候,韦孝宽又让随从们把驿站的好马全部牵走。

正如韦孝宽所预料的那样,就在他们离开以后没多长时间,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就奉了尉迟迥的命令率领着几百人马追杀过来。但是这些官兵们一看到驿站里面摆着这么多的好酒好菜,一个个都想美餐一顿,根本就没有去追杀韦孝宽的心思了。况且,都赶了很长时间的路,肚子也饿得发慌了。于是这些官兵们就把兵器丢到一边,他们争先恐后地围坐到酒桌旁边,大吃猛喝起来。就这样一站接着一站,每个驿站里都摆满了上好的酒菜。于是他们就一顿接着一顿地吃下去,最后延误了追赶韦孝宽的时间。酒足饭饱之后,正当他们吆五喝六想起要换马的时候,驿站的好马却统统被韦孝宽给牵走了。这时他们也没有办法,便只好慢慢地向前赶路。

而这个时候的韦孝宽一行,却一站接着一站地把骏马换走,快马加鞭地逃过了对手的追杀。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官兵们贪恋一时的口腹致使耽误了行程,韦大人也许早就没命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人需要学会自律,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不至于被一点小利益缚住自己的手脚甚至影响到大局。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清·魏源时常进行自我反省

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

能够时刻审视自己的人,往往很少犯错误。因为这样的人总会时时审视自己,能够客观认识自己,他们会反复地问自己无数个问题,如此这番,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明朝时期,有个叫高汝白的人中了进士,把他培养成才的叔父便写信督促他:“虽然你考中了进士,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有些担忧。今后你可能就会逐渐降低对自身的要求,所以我希望你能把每天的行为举止都用笔记到本子上面,然后把它寄给我。”高汝白叹息着给叔父回信说:“我从小就是在您老身边长大的,难道您还不了解我的性格,担心我会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吗?”然后他便试着问了一个始终陪伴着他的老家人,自己跟以前相比究竟有没有变化。老家人说:“比起往日确是有些不同了。”从此,他便开始警觉起来。他每天都把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本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对比检查,这样他发现自己的缺点真是多得写不完。他感到有些害怕,便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修养品德,逐渐地将本子上记录下来的所有缺点全都改掉,终于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官至提学。

无独有偶,清朝有个名叫徐文靖的人,也是用这种办法每天督促自己不断向好的方面努力。徐文靖效仿古人的做法:拿两个瓶子分别盛放黄豆和黑豆,每做一件好事,他就念叨:“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好事。”然后投进瓶子一粒黄豆。如果办坏了一件事,就投一粒黑豆进去。开始的时候是黄豆少,黑豆多,慢慢地日积月累,豆子已经是黄黑各有一半,久而久之,黄豆就比黑豆多出许多了。

人生就是一件雕塑品,需要用心去雕刻,方能打造出完美的工艺品。

给自己制定一个标准,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然后自觉地按照这个标准,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便能达到一种高境界。所以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耽误了大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杜绝贪欲之心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使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耗尽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至理名言,形象地道出了生活中的小细节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和性情而言,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即使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积少成多,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发生质变,往往这时候事情已经变得很严重了。因此,不管是做人还是为官,都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认真改正自己的每一个不良行为,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意识到每一个小失误才能时常提醒自己注意为官之道。大贪官并非在一夜之间就变成的,一定要注意防微杜渐。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打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这个时候,袁涣是曹操手下的沛南部都尉。

下邳城内积存着吕布的大量金银财宝,曹军攻下该城之后,曹操给手下的那些官员每人派了几辆战车,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瓜分那些财物。官员们个个唯恐落后,尽量搜取贵重的物品,全都把车塞得满满的。惟独袁涣与众不同,他没有拿什么值钱的东西,而只是拿了一些书籍和一点口粮。众人一看,都为自己的贪财好利而感到羞愧。其中一个跟袁涣比较亲近的人问他:“你为什么只拿了一点口粮反而不要其他值钱的东西呢?大家都在夸奖你呢!”袁涣说:“我只拿一点口粮,是因为行军打仗的时候口粮必不可少。当时我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没想到大家竟然会因此而赞扬我,还给了我一个好名声,实在令我心有不安啊!”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情,便更加尊重袁涣了。

袁涣在曹操手下还曾经做过谏议大夫和丞相军祭酒,替曹操出谋划策,立了很多功劳。曹操便赏赐给他许多财物。袁涣却把得来的赏赐全都送给了别人,自己既不购置任何产业,也不积攒财物。即使他有时候缺少什么东西的话,也非常坦然地向别人求助。因为他行事一向光明磊落,所有的人都十分钦佩他的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的官员才会长久,古往今来,无数事例告诉我们,但凡贪得无厌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无论是对权力贪婪,还是对钱财贪婪。做一个清心寡欲之人吧,因为事实证明,那些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东西的人,却把现在所得到的也失掉了。

贪者终至一无所得。

——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