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白与管仲有“一箭之仇”,小白把他的哥哥公子纠杀死后自己当上了国君。鲍叔牙在小白面前为管仲说尽好话,并推荐他当齐国的相国,而自己却心甘情愿做管仲的副手。他对小白说:“管仲此人有济世匡时之略,他一定能帮您建立霸主地位,请您放心,他一定不会辱没了相国这个职位的。请您不计前嫌,重用他吧!”就这样,历史上便有了管仲拜相的故事,也成就了春秋五霸的领头羊齐桓公。
管仲听说此事后,颇有感触地说:“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倘若没有他,我恐怕早沦为贪财奴、怕死鬼和笨蛋了,而且没准现在已经被定罪,做刀下鬼了。”
管鲍之交的佳话千古流传,历来被人们称为是朋友之间患难与共的典型。可以说,是鲍叔牙这个朋友成就了管仲这样的奇才,当然二人都因此而名扬天下,为世人所称赞。
同一个人格伟大、意志坚强的人交往、接触时,你有许多连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潜能很可能会被他激发出来,你也会因此培养出让自己都感到匪夷所思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你的力量可能会突然增加几倍:你的智慧可能会突然提高几倍;你各部分的机能也会突然间锐利几分,从而释放出隐藏在生命中的力量,于是,你可以说从来不敢说的话,做从来不敢做的事。这就是朋友,他是另一个可以看清你,并且真正帮助你的人。
因此,智者往往尽力避免同阻碍他们成功的人打交道,包括那些缺乏幽默感或心态消沉的人,那些总是试图改造别人的人,那些只会浪费自己也浪费他人时间的人。因为,他们知道,避开那些人就会避开很多麻烦和灾难。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交朋友时都要做智者,结交那些能够使自己受益无穷的人。擦亮你的眼睛吧,别错过同在任何一方面都比自己高明的人结交的机会,并真诚相待,否则,将是你人生的巨大损失。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王通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建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决断,才能有利于自己。
人的一生,总有数不尽的选择在等着你,选对了,你就会幸福、成功;反之,你可能抑郁、平庸,甚至一败涂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倘若能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建议,则必定会少走很多弯路,少费很多周折。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在军事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刘邦在与项羽的较量中,遭受过一连串的军事挫折。在这种形势下,大将韩信给刘邦提出了他的军事策略,他请求刘邦拨给他一支军队,由他亲自率领这支军队,向北攻取燕、赵地区,向东攻取齐国,然后再率领军队转向南方,以阻断楚军的粮道,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今河南荥阳)。经过一番思量后,刘邦果断地采纳了韩信的建议,他毫不犹豫地给韩信调拨了三万人马,让他与张耳一起去实现这一军事大计。
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韩信与张耳率兵以三万人马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歼灭,并俘获了赵王及其谋士李左车。在俘获赵国谋士李左车后,韩信并未将其杀死,而是热情款待,将其奉为上宾,韩信的这种做法令李左车非常感动。于是两人逐渐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韩信请李左车为其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李左车对韩信当前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一番认真客观地分析,并给出了恰当的建议。在消灭赵国后,韩信所带的军队人困马乏,实在是不适合再去北伐燕国了,因此,李左车劝韩信应当首先安抚赵国民心,然后再挑选出能言善辩的使臣去向燕国表明自己的优势,如此一来,燕国必定不敢不听。待燕国服从之后,再派使臣去说服东边的齐国,这个时候,齐国也必定会闻风归降。如此这般,天下便大势可定。听完李左车的话,韩信认为非常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即派出使者到燕国,燕国便立即归顺,而后又用同样的办法使齐国归顺,就这样,不动一兵一卒,就把燕国和齐国劝降了,为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
在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因势力不敌项羽而出师不利,屡遭挫败,在这种情况下,大将韩信勇于献策,而刘邦也果断地采取了他的计策,使得战争局势得以扭转。可以说,这次事件是楚汉战争的转折点,使得刘邦最终得到了天下。对于韩信而言,在灭掉赵国后,他本来是要按照原计划出师燕国的,而后再向东攻打齐国,但是,在听了赵国谋士李左车的分析和建议后,他便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而是完全按照李左车的建议轻而易举地说服了燕、齐两国,使之归顺。
由此可见,在政治活动中,能够积极听从他人的有利建议,并果断采纳,往往会使成功的路减少曲折。古代的统治者能够明白这一点的,就得到了天下。刘邦自己说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及张良;治理后才不及萧何;带兵打仗不及韩信。但是他却能得天下,是因为他善于用人,能够利用这些人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服务,这其中最关键的当然是能够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从而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楚汉战争时,刘邦率军向东讨伐项羽,决心要与之一争天下。可是队伍刚到洛阳新城,就被一位自称董公的老人拦住了。董公上前为刘邦献策道:“顺德者昌,逆德者亡。”但凡行军打仗都应当师出有名。惟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人心支持。所以他建议刘邦大张旗鼓地为义帝发丧,并以“兴仁义之师,伐有罪之人”为名,来讨伐项羽。如此一来,天下人必然会群起而响应。老人的一番话令刘邦醍醐灌顶,他赶忙传令:“大军就地驻扎,搭设灵堂,为义帝发丧。”与此同时,他还列举了项羽逼迫义帝的种种罪行,向天下有识之士发起了群起讨伐项羽的号令。
刘邦此人虽为一介布衣,却开创了登堂入室做天子的先河,并且被誉为一代优秀政治家,这主要缘于善用人才,同时更善于采纳对自己有利的建议。再来看看他的对手,项羽几乎没有谋士,刚愎自用的他对于唯一的有才华且忠于他的范增所提出的建议,根本不予重视,更不要说采纳了,因此才有了鸿门宴的放虎归山,才有了霸王别姬的凄楚,才有了乌江畔的遗憾。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
屈节称臣李渊忍辱谋大业
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李渊任山西、河北地区的抚慰大使,他奉命去剿捕当地的盗贼。盗贼们一听说是李渊的军队。都赶忙归降了,一路上李渊势如破竹,毫不费力就把那些盗贼全降伏了。
不过,李渊并不是完全获得了胜利,最棘手的是北领突厥,对于这个强大的盗寇,李渊的确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北领突厥既有强大的铁骑,又拥有善于骑射的民众,对于李渊的军队,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为此,李渊虽非常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突厥竟以数万兵马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太原城池,李渊派遣手下王康达率领千余人迎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盗寇刘武周,又偷袭归李渊专管的汾阳宫,还把宫中妇女掠去献给突厥。于是,突厥立即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此外,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与恭举等人纷纷起兵闹事,纷乱不断,让李渊防不胜防。照此下去,本来就怀疑自己欲谋反的隋炀帝必然会以自己失职为由杀掉自己。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李渊居然派遣谋士刘文静出使突厥,并屈节称臣,同时,还把“子女玉帛”全都送给了始毕可汗。
对于李渊的这种屈节让步行为,手下人都不理解,连他的儿子李世民都感到耻辱。甚至直到他做了皇帝之后还对此念念不忘:“突厥强梁,太上皇(即李渊)……称臣于颉利(指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
李渊当然不是忍辱偷生之辈,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早有了起兵反隋的决心。不过,这并非小事,要想起兵得胜,太原虽然称得上是军事重镇,但却并非理想的根据地,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入主关中,因为关中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富足,只有得到了这样的风水宝地,才能够具备号令天下、一统中原的条件。然而,要想入主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的根据地,万万不可丢失。也就是说,只有保住太原重镇,才能使得大军顺利西进。面对这样一个难题,该如何解决呢?
当时李渊手下仅有三四万将士,就算是把这些将士全都安扎在太原,李渊也没多大把握来应付突厥的神出鬼没,再加上还有刘武周等盗贼总是不断地侵袭太原,如今倘若要进兵关中,就不可能在太原用重兵留守,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和”的政策,向突厥称臣,并让其“坐受宝货”。于是,尽管卑躬屈膝对于一个有志向的人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为了更长远的打算,李渊放下了自尊,他不惜屈节让步,主动称臣于突厥,并且还亲写手书道:“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大汗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受金帛,亦惟大汗是命。”他与突厥约定,共定京师,土地归我唐公,子女玉帛则统统归可汗所有。
这一招果真很管用,惟利是图的始毕可汗果真非常高兴,他与李渊的关系也日益亲密。这样一来,在从太原进入长安这段最为艰难的时间里,李渊只命他的第三子李元吉率领少数人马驻守太原,突厥却并未来侵犯,并且依附于突厥的盗贼刘武周,因为亲眼目睹始毕可汗同李渊关系不错,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才使得李元吉可以从太原把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
在李渊向关中进军的路途中,始毕可汗还送给李渊很多兵马,同时,李渊又趁此机会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李渊战斗力量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由于汉人向来畏惧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有不少的突厥骑兵,声势便不觉间增添了不少。
对突厥称臣,的确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而胸有大志的李渊当然不是甘心向突厥俯首称臣的。他的低头只不过是暂时的屈节让步而已,是缓兵之计,是以此方式来稳住对手,养精蓄锐、励精图治,一旦机会到来,也会让对手屈节。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丈夫能屈方能伸”,射箭必须得把弓拉满,而且只有往后拉满,才能把箭射得更远。做人也一样,要想前进,必要的时候需要先退一步。李渊正是看到了关中地区才是真正的图霸王业的宝地,山西重镇是西进坚实的后方支援,要想如心所愿,就必须得暂时屈节让步。这才是真正的高瞻远瞩,才会拥有真正的海阔天空。
先苦后甜比先甜后苦的味道迷人的多。
——王绍男
忍辱负重,保全自身
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坚定不移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自会有妙手偶得的乐趣。
忍耐精神是一个人个性顽强、意志坚定的表现。苏东坡(苏轼)在当浙江湖州知府时,受奸臣陷害掉进了“乌台诗案”之中。现在看来,多数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需要经历“忍辱负重”的磨练。
苏东坡的一生也是一波三折,崎岖不平的。当时宋朝的乌台掌握在奸臣李定手中。在李定的母亲去世后,家人叫他回去奔丧守节,因为李定是随母改嫁的继子,他害怕母亲改嫁一事影响自己的官宦仕途,便决定隐瞒此事,也不曾打算回去为母亲奔丧。那报信家人见状,认为他是一个不孝之徒,于是便去登闻鼓院击鼓鸣冤。当时登闻鼓院的主事官员就是苏东坡,苏东坡听罢也深感气愤,于是便参弹李定为“不孝之子”,说“为子不孝,为臣岂能尽忠”,要皇帝宋神宗将李定撤职查办。当时的变法宰相王安石说:“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让李定回去为母亲奔丧就是了,不必再撤职查办了。”于是,王安石将李定救了下来,但从此李定便对苏东披怀恨在心。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李定由御史升到了御史中丞的高位之上,他成了御史台也就是乌台的主官。而此时苏东坡在浙江湖州当知府。李定为了报“十年之仇”,将苏东坡十年来刊印的诗集都搜集起来,故意诬陷苏东坡,说他的诗中有很多是反叛朝廷的诗,宋神宗信以为真,不分青红皂白,下旨将苏东坡押回京城查办。借此机会李定指使其心腹干将皇甫遵率儿子皇甫宪到湖州将苏东坡押解赴京,在太湖上船北上。此时苏东坡的儿子也跟随父亲一同回京。
皇甫遵受奸臣李定指使,在太湖的船上故意戏弄苏东坡,对他拳打脚踢。有一次,他趁苏东坡熟睡时将马屁股对准了苏东坡的脸,让那马屎马尿贱得苏东坡满脸满身又骚又臭。在押解回京的途中,他只让苏东坡吃些残羹冷炙。皇甫遵这样做唯一的目的就是想激怒苏东坡,让他抗拒造反,然后皇甫遵就可以找借口将苏东坡暗自斩杀,而后再声称他是“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