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上册)
39678800000033

第33章 化身是怎么来的

今天接着前天的问题继续谈。前天讲,宇宙万物是由心生出来的,是因为心动才产生了“万有”。如果我们的心不动,山河、大地、山林、树木等万有是否存在?回答是肯定的。那与佛教讲的“心动,一切境(万物)生;心灭,一切境(万物)灭”岂不是相违背?

老子讲:“无,为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宇宙之所以存在万物的现象,是因为我们心动的缘故。如果心未动,就自心而言,它存在等于不存在。它在,关你何事?在,是由你的心决定的,你赋予了它们一些名词名相,比如这是山,那是水,这是大地,那是树木……如果你的心不动,它们在,对你的心而言,犹如不存在。

六祖初到法性寺(今光孝寺)时,二僧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有人不理解,问:“如果心未动,风和幡动不动?”风动、幡动与大家有什么关系呢?对心而言,幡动就是心动。就像修行人经常谈论别人的是非,为什么古人不说谈“非”是错,谈“是”是对呢?因为谈论“是”也不对,也是非。

修行人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朋友之间也不能互相抓住把柄不放。用人,不要因为他有缺点就不用,要给他发挥长处的机会。如果总住在别人的缺点上,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是在搜集别人的业障。光看别人的缺点,等于把别人的业障收集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心中装的都是别人黑暗的一面,久而久之,你的内心就充满了黑暗。如果只看好的一面,久而久之,你的内心便是光明一片。

下午劳动时,谈到罗汉还分四个等级,菩萨分十个等级,佛还有三身,人怎么可能没有差别呢?如果不用平等心对待他人,你的心永远都不会平衡,做任何事情都会抱怨。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有差别。每个人的饭量不一样,有多有少;干活不一样,力气有大有小;学佛修道也不一样,有的人领悟快,有的人领悟慢;山上的树有高有低;地上的人群有差有别。如果能做到不分别,是什么样就让它是什么样,不去改变它,那么你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祥和。

如果存在的都不对,造化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就像海里有山,山里又有湖,自然如此,有什么错呢?如果不适应,这些早就不存在了。自然界的生物之所以能繁衍不息,就说明早已适应了大自然的规律。

为什么在圣人的眼里,没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呢?因为在圣人眼里,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不会利用它,所以就说它没有用。收藏石头的人可能会认为木头没有用,搞雕刻的人又可能说土没有用。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圣人看万事万物都有妙用。只有当一个人孤立地看待事物时,才会觉得什么都没有用。

“心不自心,因物故心;物不自物,因心故物”,用现代哲学的思想来解释这句话就是:心赋予宇宙万物以不同的名称,才有了万事万物。所以老子讲:“有名万物之母。”但哲学只讲了一半,还有一半未提到。心给万物起了名称,就有了万事万物。那“心”又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有了万事万物而来的。《楞严经》中说:“即起为心。”当你看到万事万物时,就看到了自己的心。所以说“心不自心,因物故心”。

如果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比如你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贪、嗔、痴、慢、疑,关起门来绝对不行。只有出去做事时,别人说不中听的话或者瞪你一眼等等,才能检验出来。只有这时候,你才能看清自己内心的反应。反应的就是自己的心。反应越强烈,看得越清楚。因此古人讲烦恼即菩提。只有借助烦恼,才能看清自己的心态。

动是心,不动也是心。六根对六尘产生分别,本身就是真心的显现,也是真心在起妙用。当知道外界的事物存在时,是心的显现;当对某个事物产生分别时,也是心在动。可是我们习惯于给所见所闻的事物附加一种属性,说这是“好的”,那是“坏的”。站在世间法上看事物,是有好有坏。但站在出世间法上看,则无好无坏。可是佛法不离世间法,纵然你已经超越了内心,不分别好坏,在做世间事时,还是要随顺世间法去做。也就是说你一个人无法改变大因缘,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

实际上学佛的人不需要刻意去改变他人,只要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管好了,社会自然就好了。所谓净化社会,就是每个人先净化自己。

如果我们处于定中,没有动念、分别,将是一种什么境界?虽然大家没有感受过,但完全可以从理论上去领悟。我们都曾做过梦,在梦中我们把一切都当成真的。因此该斗的就斗,该吵的就吵。什么时候修到了梦中不执著,告诉自己:这是梦,很快就会醒来。有了这种定力,白天遇到境界时,也会马上告诉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就是当下醒悟。之所以有梦,就是为了告诉你:白天也是在梦中,都是在做梦,正所谓“梦中说梦,梦更梦”。

当我们对万事万物不再分别时,世间的一切都是处在整体的空无里面。就像你们坐在这儿,腰一挺,正念树立起来,几秒钟之内不呼吸,什么也不考虑,顿时会感到一切都消失了,洞、人,什么都不存在了,你与万物融为一体,万物与你同体,一体又无体。因为不再分别、执著,在也不在。所以一个入定的人的思想意识,可以逢山穿山,遇海过海。

我十三岁时看的第一部小说《封神演义》,书中描绘土行孙在土中穿行的情景,我深信不疑。因为我自己也常在梦中逢山穿山,遇海过海。学佛以后才知道,人通过修炼真的能达到这种境界。

天台山过去有个班首,打坐时,神识可以到厨房去拿东西。每天夜里,他把厨房里的锅巴拿到禅堂里分给大家吃。伙房的人发现锅巴总丢,就反映给大和尚。大和尚的禅定功夫也很高,就在自己的屋里打坐,神识出去观察。结果发现班首的神识从座上下来,到厨房去了。这时他开了个玩笑,把班首的肉体放到禅床下。等班首回到禅堂,把锅巴放到每个人面前,回到自己的位子时,发现自己的肉身不见了,就到处去找。可是禅堂里又不能搞出动静来,急得够呛。这时大和尚站在禅堂门口大吼一声:“你可知犯戒了!”班首的神识和他对话:“我没犯戒,我是为了大家。每天一到半夜,大家都饿得直不起腰来,无法用功,我才去拿锅巴给大家吃。”和尚说:“还是要迁单。”班首说:“好,不过有个请求,每天子时如果大家还在用功,要吃一顿晚餐。”和尚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告诉他:“你的肉身在禅床下。”班首刹那间就复活了,顶礼告假。

实际上这种功夫,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很多次。只是没有用心去观察它,更没有用心去捕捉它,习以为常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如果每天躺在床上捕捉它:我是怎么入睡的?怎么醒来的?怎么做梦的?这三者与入定、住定、出定的过程,以及死亡的过程一模一样。当你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是怎样慢慢地睡着,就如同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样,然后又是怎么慢慢地醒来,就如同从四禅、三禅、二禅、初禅出来一样,你就会明白死亡和入定、出定的过程。经历了四禅、三禅、二禅、初禅,怎么可能不知道是怎样睡着,怎样做梦,怎样醒来的呢?

睡觉的时候,首先是身体不动了,类似要入定之前,念头由粗变细——念头没有了——进入禅定。醒来时,忽然动了一个念头——念头由细变粗,开始有杂念——身体开始活动。如果身体不动,还会继续入睡。当睡着了,是不是自己的肉体没有了,山河大地一切都空了?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的境界,只有在定中才能感受到。

如果感受到“空”了,有“空”还是一种“有”。“无”才是彻底没有了。今晚来打坐之前,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话的是我在家时认识的一位出家道友,比我大五岁,现在住山洞,问我下一步该怎么修。我问他现在是什么情况,他说睁眼、闭眼,眼前一片光明。就像唐朝道宣律师讲的:“泉中有明月,月中不是道。”(还未超越色阴)

道宣律师就经常处于光明海中,而且有天人给他送饭。这说明他有愿力,有道心。虽然未证道,但只要具备了佛菩萨的悲心、愿力,就可以受人天供养,而且完全可以往生西方。当时道宣律师的身心已达到了一潭清水的境界,明月也出现了,睁眼、闭眼,一片光明,绝不是一片黑暗(闭眼,一片漆黑,禅宗叫“漆黑桶底”)。

我对那位道友说:“不要住在光明里,冲出光明。”他说:“有时能冲出光明,又该怎么修呢?”我告诉他:“应该在动中修定。”什么是动中修定呢?就是出去接触人、事、物、理。因为在静坐中,无法知道自己有没有贪、嗔、痴、烦恼。出去做事,如果不能保持定中的状态,就说明过去修的都是假的,都不究竟。你们看“仙”字是怎么写的?人在山中就是仙,到了人间就不是仙了。老虎在山中是兽王,到了人间,连狗都要欺负它。为什么神仙离开山就不是神仙了?因为红尘的力量太大了!

化身是怎么来的?实际上是由妄念来的。比如你在这里动一个“回老家”的念头,如果力量够,你的形象就会出现在老家(力量不够,不可能)。当我们发愿要成佛,做菩萨时,已把内在的力量摆在佛、菩萨的级别上。如果没有发这个愿,怎么修,也不可能把另一半的力量(愿力)摆上去,整个力量都在下面。所以佛门里讲法身如如不动,化身随需要来来去去,报身分阶段显现。实际上“发愿”就是把化身送上去,临命终时,另一种力量与当时发愿的力量合二为一,就走掉了。民间讲一个人临终时,还要到他生前去过的地方走一遍,把所有的力量都带走。这用科学很好解释。一个人到任何地方都会留下影子,犹如银行里的录像,只要你来过,就会被录下来。

人们常讲:“某某大师在这儿住过,有加持力。”的确如此,但大师的功力有深有浅,留下的力量也有深有浅。如果你刻意加持某个人,超度某个人,反而加持不了,超度不了。如果你一心投入,忘我地去做,反而能加持他人,超度他人。如果你认为是你在超度,你就要背这个业障。如果你认为是佛菩萨在超度,你只不过是佛菩萨的工具,业障就由佛菩萨来背。有的人讲:“某某业障重,我一见他就头痛。”因为你分别、执著,对方的业障就跑到你身上去了,所以你就头痛。心生业障,心吸业障。

留点时间给大家提问题。

问:师父刚才讲“三者一样”,再给说说?

师:入定、睡觉、死亡,三者一模一样。清晨当我们刚醒来时,内心灵灵明明,没有念头,这种状态与定中非常相似。当初空有和尚问我:“想入定吗?”我回答说:“做梦都想!”空有和尚说:“那就先看你是怎么做梦的。”

睡觉时,先躺下,让身体放松,把思想意识收回来:先从外面收到屋子里,再从屋子里收到头脑中。身体里有一股力量,入睡时慢慢地变细;醒来时,由细变粗。还有一种心的力量完全可以离开身体。

尤其是当身体疲劳,头脑清醒时,要先让头脑安静下来,只有头脑安静后才可能入定。可是头脑一旦安静下来,又容易昏沉。

问:既然入定后什么都知道,为什么还要用引磬敲出定呢?

师:入定有许多层次。很深的定,叫都叫不出来。功夫高的人,入定前会告诉自己要入定多长时间,到了时间就会自动出定(比如明天早晨五点钟你要赶火车,睡觉前你暗示自己要几点起床,到了时间,你自然会醒来)。有的人忘了暗示自己,就需要有人用某种不会惊扰他的方式叫他出定。

问:我能看见许多人身上有附体,我也确实给好多人治好了绝症……

师:每个人身上都有护法神,有许多无形众生围绕着我们,那是过去世结的缘。你做善事,它们会跟着修善;你做恶事,它们也可能作恶多端。给人治病不是你的力量,而是身边的无形众生借助你的手摸一摸,或用吹气的方式给人治病。

打坐入静时,神识出去了,肉体被一个光罩罩住,无形众生无法进入。阴气重的人,无形众生就容易进入,也即被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