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作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外界持否定态度,并最终导致矛盾的激化。
了解叛逆性格所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症下药来改掉叛逆的性格缺陷。那么,叛逆产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首先,产生逆反心理是幼儿教育弊端的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儿童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不知道儿童具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定向,强制儿童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正是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教养方式和手段违背孩子的天性,自然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可见,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事出有因”,它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人们对幼儿教育作出改进。
其次,逆反心理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儿童产生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幼儿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
最后,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他们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心中,他们不会让有碍自己身心健康的负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他们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他们以这种形式保持心理平衡,有时也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针对叛逆性格所形成的原因,我们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改正:
1.提高认识
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解决之道。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
2.增强想象力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通过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显得愚蠢。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当我们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却使我们的思维同对方的思维一样狭隘。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
总之,不要整天一副世界对不起你的样子,让自己的眼神柔和一些,让自己的微笑自然一些,你必会走出逆反的痛苦与阴影。
自私的人没有朋友的同时也丢失了自己
自私的人心里永远只有自己,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容不得自己的利益有一丝一毫的损害,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去损害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获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私的表现,也有无私的表现。人不总是自私的,也不总是无私的。
我们说,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共性,所不同的是其他生物的私欲是有限的,人的私欲是无限的。正因为如此,人的不合理的私欲必须要受到社会公理、道义、法律的制约,否则这个社会就不是正常的社会。作为一个人,他的内心中存在一种普遍的道德、法律和保持自己的私心杂念是不矛盾的。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杂念,无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和动物没什么区别。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面,它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绝望,人也确实要去满足这种欲望。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人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需求。
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心理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
自私的原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脱离了社会规范,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自私自利的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并无休止地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社会心理,即“他人即地狱”、“各人只扫自家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心态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
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自私导致腐败,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根源。
正因为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克服自私的性格,可以用以下方式加以调试:
1.内省法
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这些标准有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和榜样等。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对照榜样与规范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2.多做利他行为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3.回避训练
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态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筋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4.学会节制
私欲这种东西,能否连根铲除呢?不能。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一劳永逸的良方。如何防止私欲的发作呢?有人说,只能节制。苏东坡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他给自己订下明确的原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有了这一条,对遏止自己自私心理较为有效。
男人自闭就是关闭了成功的大门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自我封闭的心理现象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因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
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从青少年来讲,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
自闭的人往往有些孤独。生活中犯过一些“小错误”,由于道德观念太强烈,导致自责自贬,自己做错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有些人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好坏,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得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有些人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管制,他们内心比较脆弱,自信心也很低,只要有人一说点什么,就胡乱对号入座,心里紧张起来。
自闭总是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带来无法摆脱的沉重的阴影,让我们关闭自己情感的大门,没有交流和沟通的心灵只能是一片死寂。因此,一定要打开自己的心门,并且从现在开始。
二十几岁自闭的男人,需要改变自己。
第一,要乐于接受自己,有时不妨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第二,要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第三,要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为一件事没按计划进行而烦恼,不要对某一次待人接物做得不够周全而自怨自艾。如果你对每件事都精心设计以求万无一失的话,你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感情紧紧封闭起来了。
应该重视生活中偶然的灵感和乐趣,快乐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标准。有时让自己高兴一下就行,不要整日为了目的,为解决一项难题而奔忙。
第四,不要为真实的感情刻意去梳妆打扮。如果你和你的挚友分离在即,你就让即将涌出的泪水流下来,而不要躲起来。为了怕别人道短而把自己身上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掩饰起来,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意义。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都是这样,遵从你的心,听取你心灵的声音,如巴鲁克教授所说,这样即使做错了事,我们也不会太难过。
暴躁的性格是发生不幸的导火索
一个人性格暴躁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非常容易愤怒,因此,愤怒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特别是年轻人,比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往往三两句话不对,或为了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大打出手,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其实,愤怒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它本身不是什么问题,但如何表达愤怒则是个问题。有效地表达愤怒会提高我们的自尊感,使我们在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能勇敢地战斗。
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不仅是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自杀。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须学会控制自己,克服爱发脾气的坏毛病。
如何有效地抑制生气和不友好的情绪呢?这主要在于自己的修养和来自亲人及朋友的帮助与劝慰。实验证明,在行为方式有改善的人中,死亡率和心脏病复发率会大大下降。为了控制或减少发火的次数和强度,必须对自己进行意识控制。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即将爆发时,要用意识控制自己,提醒自己应当保持理性,还可进行自我暗示:“别发火,发火会伤身体。”有涵养的人一般能控制住自己。同时,及时了解自己的情绪,还可向他人求得帮助,使自己遇事能够有效地克制愤怒。只要有决心和信心,再加上他人对你的支持、配合与监督,你的目标一定会达到。
一般来说,性格暴躁的人都有如下的一些表现:
1.情绪不稳定。他们往往容易激动。别人的一点友好的表示,他们就会将其视为知己;而话不投机,就会怒不可遏。
2.多疑,不信任他人。暴躁的人往往很敏感,对别人无意识的动作,或轻微的失误,都看成是对他们极大的冒犯。
3.自尊心脆弱,怕被否定,以愤怒作为保护自己的方式。有的人希望和别人交朋友,而别人让他失望了,他就给人家强烈的羞辱,以挽回自己的自尊心。这同时也就永远失去了和这个人亲近的机会。
4.不安全感,怕失去。
5.从小受娇惯,一贯任性,不受约束,随心所欲。
6.以愤怒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
有的人从小父母的教育模式就是打骂,所以他也学会了将拳头作为表达情绪的唯一方式。甚至有时候,愤怒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7.将别处受到的挫折和不满情绪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应当说,脾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大凡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者,往往待人彬彬有礼,遇事深思熟虑,冷静处置,依法依规行事,是不会轻易动肝火的。而大发脾气者,大多是缺乏文化底蕴的人,他们似干柴般的思想修养,遇火便着,任凭自己的脾气脱缰奔驰,直至撞墙碰壁,头破血流,惹出事端。
所以,情绪容易暴躁的人,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刻不容缓。
下面的八条措施将帮助你完成改变暴躁性格这一心理、生理转变过程,臻于性格的完善。
1.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请告诉你的配偶和亲朋好友,你承认自己以往爱发脾气,决心今后加以改进,希望他们对你支持、配合和督促,这样有利于你逐步达到目的。
2.保持清醒。当愤愤不已的情绪在你脑海中翻腾时,要立刻提醒自己保持理性,你才能避免愤怒情绪的爆发,恢复清醒和理性。
3.推己及人。把自己摆到别人的位置上,你也许就容易理解对方的观点与举动了。在大多数场合,一旦将心比心,你的满腔怒气就会烟消云散,至少觉得没有理由迁怒于人。
4.诙谐自嘲。在那种很可能一触即发的危险关头,你还可以用自嘲解脱。“我怎么啦?像个3岁小孩,这么小肚鸡肠!”幽默是改掉发脾气的毛病的最好手段。
5.训练信任。开始时不妨寻找信赖他人的机会。事实会证明,你不必设法控制任何东西,也会生活得很顺当。这种认识不就是一种意外收获吗?
6.反应得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任何正常的人都会怒火中烧。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可放肆地大骂出口。而该心平气和、不抱成见地让对方明白,他的言行错在哪儿,为何错了。这种办法给对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改弦更张。
7.贵在宽容。学会宽容,放弃怨恨和报复,你随后就会发现,愤怒的包袱从双肩卸下来,显然会帮助你放弃错误的冲动。
8.立即开始。爱发脾气的人常常说:“我过去经常发火,自从得了心脏病,我认识到以前那些激怒我的理由,根本不值得大动肝火。”请不要等到患上心脏病才想到要克服爱发脾气的毛病吧,从今天开始修身养性不是更好吗?
一位哲人说:“谁自诩为脾气暴躁,谁便承认了自己是一名言行粗野、不计后果者,亦是一名没有学识,缺乏修养之人。”细细品味,煞是有理。愿我们都能远离暴躁脾气,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
因此,能够自我控制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脾气虽与生俱来,但可以调控。多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是调节脾气的最佳途径。知识丰富了,修养提高了,法纪观念增强了,脾气这匹烈马就会被紧紧牵住,无法脱缰招惹是非,甚至刚刚露头,即被“后果不良”的意识所制约,最终把上窜的脾气压下,把不良后果消灭在萌芽状态。
冲动是魔鬼
冲动是指在理性不完整的状况下的心理状态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行为。打架斗殴都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来自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冲动杀人”成为治安一大忧患,其中,20~30岁青壮年男性最易一时冲动起杀意。一些人仅因一件琐事、一句口角,一时冲动便起意伤人、杀人。当然,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准则,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人,事后往往悔不当初,而旁观者则对他们迟来的觉醒摇头叹息。
研究发现,下面这些人的冲动指数相当高:
1.价值观不正确,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的人。
2.无所事事,没有明确的事情分散体力、精力的人。
3.在节律周期的临界日,特别是在情感曲线的临界日的人。
4.人体内环境失衡,如甲亢等内分泌失调的人。
一个冲动的人,在他作出冲动的举动之前是很欠考虑的,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而是凭一时的冲动而先行动,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后悔莫及,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最容易冲动,在事后又追悔莫及,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冲动的毛病。在此提供一些方法,希望对性格冲动的人改变自己的性格能有一定的帮助。
1.用理智战胜冲动
理智者遇上不顺心之事,一般都能三思而后行。除了那些丧失理智和法律意识单薄之人外,正常人都有一时激愤或消沉的时候,这是个危险时段,很多不正确的判断常常是在这不冷静的时刻作出的。判断失误必然导致行为欠妥,如果人们能在最短的时刻内让头脑降温,就会掐掉一根危险的导火线。
2.提高文化素养
能否理智行事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这点,和深圳法院的调查报告完全吻合:“冲动杀人的罪犯最多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下,缺乏自控能力是逞一时之快杀人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法律对一些欲铤而走险的人能起警示作用,可是,如果文化程度低下,加之法律意识淡薄,“无知无畏”,那就极其容易经不起旁人的撺掇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3.用外人的眼光看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不无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局外人观看过别人吵架,这时候,无论是哪一方的言行,其失当和偏颇之处你大多能觉察。因此,如果人们能以局外人的头脑,观察自己,则善莫大焉。“冲动是魔鬼”,我们应该时刻谨记这句话,并在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刻以此来加以制止。任何事情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一时的冲动只能让结果变得更坏。
抑郁是灵魂在疼痛
每个人都会有不快乐和心情不好的时候。抑郁是人们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它不分性别年龄,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经验。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历时很短,时过境迁,很快就会消失。但对有些人来说,则会经常地、迅速地陷入抑郁的状态而不能自拔。当忧郁一直持续下去,愈来愈严重以致无法过正常的日子,即称为忧郁症。
有些抑郁症患者倾向于退居人群之外,他们对周遭的事物失去兴趣,因而无法体验各种快乐。对他们而言,每件事物都显得晦暗,时间也变得特别难熬。通常,他们脾气暴躁,而且,常试着用睡眠来驱走抑郁或烦闷,或者随处坐卧、无所事事。大部分人所患的抑郁症并不严重,他们仍和正常人一样从事各种活动,只是能力较差,动作较慢。
除出现抑郁外,尚有身体上的变化,常见的症状有:
1.在吃、睡及性方面会失去兴趣或出现困难。
2.对外在事物漠不关心。
3.消化不良、便秘及头痛。
4.与现实脱节。
5.无故而发的罪恶感及无用感。
6.幻想。
7.退缩。
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障碍,长期抑郁会使人的身心受到损害,使人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不需要过分担心。经过妥当的调适后,大多数人都可以恢复正常、快乐的生活。
你可以参考下面介绍的一些方法:
1.自己调节情绪,逐步改善心境,从而使生活重归欢乐
抑郁者要想消除抑郁情绪,首先应该停止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埋怨,明确自己的认知错误来源于以感觉作依据来思考问题。因为感觉不等于事实。每当你焦虑、抑郁时,切记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记录。瞄准那些消极的想法,并把它们记下来,别让它们占据你的大脑。
第二步,反思。读一遍本文提及的几种认知扭曲的模式,准确地找出你是怎样曲解事实的,一定要击中要害。
第三步,改变思维方式,调整心态。用更为客观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认知,彻底驳斥那些让你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寻烦恼的谬论。
2.扩大人际交往
悲观的人周遭多都是悲观者,而乐观的人身边亦多为乐观者,因此要想改变命运,你必须要和乐观者学习。不要拘泥于自我这个小天地里,应该置身于集体之中,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尤其多和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这些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人会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
3.学会宣泄
要善于向知心朋友、家人诉说自己不愉快的事。当处于极其悲哀的痛苦中时,要学会哭泣。另外,多参加文体活动、写日记、写不寄出的信等,都可以帮助消除心理紧张,避免过度抑郁。
4.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地使生活有规律
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忧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按时学习、按时锻炼等有规律的活动会简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保持身心愉快。而多完成一件事,就会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价值感。
5.阳光及运动
多接受阳光与运动对于忧郁症病人有有利的作用,多活动活动身体,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或多或少改善一个人的心情。
6.药物疗法
如果一旦出现了抑郁症,我们应该找专门的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依照指示服药,不可以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不要好了就停药,要继续服药直到完全好了为止。不要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或降低药效。服药同时加上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处理生活问题及修正性格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忽视药物的作用。
7.饮食疗法
糖类食品有安定的作用,蛋白质则可提高警觉性。要多吃含有必需脂肪酸和(或)糖类的蛋白质的食物。鲑鱼和白鱼都是蛋白质的来源。避免进食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猪肉或油炸食物。脂肪会抑制脑部合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并造成血球凝集,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尤其是脑部。
尽量让自己的饮食可以综合糖类和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素,让脑部活动达到平衡。比如,选用全麦面包制作火鸡肉三明治就是一种很好的综合食品。如果你感到紧张而希望能够振作起精神,则可以多吃蛋白质。有忧郁倾向者,不妨尝试摄取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类的食物,例如,火鸡和鲑鱼,对提升精神状态会有所帮助。
偏执就是不走正路走死路
所谓偏执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多存在于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为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
偏执的人的感觉往往是极度过敏的,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偏执不仅仅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它也危害到身体的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偏执不但妨碍了健全的精神面貌,而且还会导致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到人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使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如神经官能症、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身心疾病,并使人早衰,缩减寿命。
偏执的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加以改正的,以下的几种方法是比较科学有效的,希望能对性格偏执的人有所帮助。
1.从书籍中获得抚慰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说过:“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能使那些偏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至于拘泥于教条的陈规陋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这是做人的美德。为人处世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多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议论别人的不足。不要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要和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品德优良的人多交往,养成虚心向别人求教的习惯。
2.克服虚荣心,培养高尚的情趣
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和错误,这用不着掩饰。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追求美好、崇高的东西。不要整天把心思放在修饰打扮和赶时髦上。更不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
3.加强自我调控
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善于运用幽默、自我解嘲找个台阶下来,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4.养成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
固执常和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东西,以及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相联系。为此我们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触新人新事,并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
要改变偏执行为,还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1.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2.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3.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4.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
要想改变偏执心理,就要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分。
1.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2.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3.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我必须首先辨清自己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4.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软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