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39091600000009

第9章 人际篇(2)

以上建议只是有助于避免陷入更多的困境,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是否存在偏心,而是你怎么看待它。

错爱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由老师和学生组成。学生中有男孩也有女孩,老师也分男老师和女老师。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们不再在一起玩耍,他们分别有着自己的游戏方式。但他们同时又对彼此感到好奇,他们之间是如此的不同,有些学生对异性产生了好感,觉得自己喜欢上了对方,但对方似乎并不知情。这该怎么办呢?

王勇是某校初一的学生,他对自己的一位年轻女教师张老师产生了好感。其实,当张老师在初一教王勇外语时,王勇和张老师并不太说话,可是现在不知怎么了,王勇总是有许多话想对她说,并且喜欢对她说自己的心里话。王勇也想方设法接近张老师。王勇感到有点儿害怕,不知为什么有点儿怕她,王勇不愿意直接去办公室跟张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突然王勇想到了写信。王勇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一星期给张老师写一封信,有一次,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王勇找到张老师问:“你喜不喜欢我,看得起我吗?”并一连寄了18封同样的信。后来政教主任找王勇谈话,说他思想有点儿问题。王勇暗恋张老师的消息不胫而走。王勇心里想:“我和她根本没什么,只是看到她,有一些心动的感觉。”可老师和同学们总是投来异样的眼光。王勇总不能忘怀张老师,成绩也下降了。“该怎么办呢?”王勇很烦恼。

一位心理咨询者的苦闷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的重要一点就是性心理的迅速发育,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时候会很焦躁。他们不知道自己身体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突然对他或她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样的现象就是性意识的萌发,即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和两性的关系,对性有一定的理解、体验和态度。他们往往对异性感到害羞、不安甚至反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进一步成熟,男女之间会萌发出彼此接触的要求和渴望,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但是,也会出现情感错位的时候。

初二正是情感容易产生错位的时候,爱慕的对象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时是盲目的。这位男生对女教师的“好感”产生“怕”的情绪,这说明这位男生也知道他的想法有点“出轨”。18封信确实有点儿离谱,这至少说明这个男生很幼稚.行为较莽撞,对情感的理解片面而肤浅,这是一种“错爱”。

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要把握好自己的现状.要意识到人在成熟的过程中,情感也逐渐成熟,不要因为一时的迷恋而不能自拔,这仅仅是一个小插曲,未来还在向我们招手,理应学业第一,不要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一些无望的“情感”上。

找一位比较理智的好朋友,谈谈你最近的想法。

想一想自己的未来,对现在的自己做一个判断。

排出早恋的烦恼之处,越细越好。

哥们义气要不得

我们经常可以在大街上看到三三两两的中学生结伴而行,骑车的骑车,走路的走路,搭着肩,抱成团。中学生结群是一种很突出的同伴交往特征,但如果一味追求“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某中学高二年级有三个男生,李钧、王刚和林洋。由于三人家住得比较近.所以常在一块儿。后来,有一段时间,三人迷上了一个当时流行的男子组合,便效仿结成了一个小团体,叫“F3”,约定今后无论三人中谁有困难或麻烦,其余两人都得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临近月底模拟考试,李均和王刚二人没怎么准备好,而林洋平时的学习还不错,因此,他们二人便让林洋在考试的时候帮忙,林洋为了好友自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等到考试进行的时候,林洋趁监考老师不注意,将抄好答案的小纸条传给李均和王刚,开始几次没被老师发现,但快要结束考试的时候,却不料被老师撞个正着,结果,三人不仅受到了校纪处分,考试成绩也被计为零分。

从李钧、王刚、林洋三人的交友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好朋友之间盲目地、不顾原则地帮忙反而会害人害己。真正的友谊不应该追求“哥们义气”,而应该在朋友犯错时,及时给他指正,并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

中学生之所以结群,是与我们力求摆脱对父母成人的依赖关系,试图迅速建立起独立的个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上渴望独立,但又不能独立的矛盾使我们特别需要同伴的支持。由于年龄相仿,在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上比较接近,在思想行为上也比较有共鸣,因此,我们的交往首先是在同龄人中建立各种小群体,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少则两三人,多则五六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学生喜欢与同龄人交朋友,是我们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我们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走向独立的必经过程。而且在交往中,我们的思想、情绪都会毫无保留地袒露在同伴面前,并且常常得到同伴的理解和支持,满足了心理需求。这种往往在父母和师长那里得不到的精神支持,对平衡我们时而失衡的心理,防止发生心理障碍有积极作用。

但是,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常常不能分辨健康的友谊和“哥们义气”之间的界限,严重的还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学生和一些社会上的小青年或犯罪团伙交往,一旦陷入这种不健康的群体中,很容易养成不良的心理及行为。所以,应在老师和班委会的带领下,加强班级建设,帮助班上有这种行为倾向的学生建立健康的同龄人团体关系。

在交往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哥们义气”呢?心理学家发现,人都有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和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对我们表示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会感到“应该”对别人抱以友好的回应。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别人也表示相应的接纳行动。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是不合理的、不适当的,就会妨碍自己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反过来,我们对于合理性、适当性的理解也会投射到与我们交往的对象身上。我们做出了一个友好的行为,便希望对方也能这样,否则,我们便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产生排斥倾向。对交往对象的抗拒、不友好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和维持在交互原则的基础上的。

采访活动:到当地少管所采访一位少年犯,了解其犯罪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交友原因。

小心来到你身边的陌生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免不了和自己所熟悉圈子以外的陌生人打交道,固然和陌生人交往是必要的,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可以让我们交更多朋友,有助于我们的社会化成长。但由于我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和这类人交往时,要提高警惕。最近,报纸上、网上屡次有中学生被陌生人拐卖甚至残害的报道,给广大的中学生朋友敲响了警钟。

2008年11月的那一场流星雨让人至今难以忘怀。为看一场流星雨,很多人顶着清冷的寒风,彻夜守候在空旷的广场上,结果是一无所获。美丽的流星雨并未如人们期望的那样降临京城。但是,也就是在那个晚上,灾难却降临到一个满怀求知渴望,欲亲眼目睹流星雨壮观景象的14岁女孩马雯身上。

一个40多岁的男性无业游民,半夜闲逛在寂静的居民小区里,此时已是深夜两点多了。女孩与其表弟一起下楼去看流星雨,在楼门口遇上了那个中年男子。男子自称是联防队的,让他们站住,并出示学生证。姐弟俩一愣,男孩慌忙说回家去拿,转身就奔上楼去了。中年男子见女孩一人,心生邪念,让女孩跟他走。女孩也未做任何反抗,糊里糊涂地就跟着走了。结果在野外的某个地方,女孩被该男子糟踏并杀死,花季的年龄就这样随流星雨而去了。

前述流星雨夜的悲剧本来也是可以避免的:倘若那男孩多一个心眼,想一想留下姐姐一人是否合适;倘若女孩提高警惕,在楼门口就大声呼喊救命,或作一些抵抗,而不是傻傻地就跟着陌生人走,这起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悲剧使人们痛心,也让人警醒。人们在群情激愤声讨杀人恶魔之余,又对眼下的青少年学生缺乏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倍感忧虑。值得庆幸的是,流星雨夜的悲剧换来了全社会对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高度重视。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范意识:

1.警惕假面具。这里所说的假面具,是指冒充或变质了的带有国家明确标志的各类工作人员。他们的假面具容易让人们投诸信任,尤其是心地单纯的青少年。流星雨夜的悲剧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姐弟俩真的以为陌生人就是“联防队员”,对他的要求不加任何思索地去做了。假如我们遇见这种情况,应该冷静,不要惊慌,要与坏人斗智斗勇,决不能胆怯,否则厄运难逃。

2.了解坏人的作案方法。

(1)诱骗。中学生心中时时产生一些“幻想”,这就为坏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坏人常常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捕捉到对方的心理,然后投其所好,使之上当。

(2)恐吓。本来一女生没做什么错事,但出现一位或身着制服的“警察”,或带红袖章的人.硬是对女孩大声恐吓,进行无中生有的“斥责”,最后要女生跟他走一趟。此时,如果该女生缺少防卫意识,又胆小怕事,往往就会跟着走,结果多数遭到的是杀身之祸。

(3)跟踪。坏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摸清了对象的底细,如家中无人,就会钻空子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上下学路上尾随伺机,尤其对于那些家里住得比较偏僻的同学来说,更要小心。

3.110报警服务台提醒您。

110报警服务台是公安机关专门设置的受理公民报告刑事,治安案件和寻求紧急救助的部门。坏人闯入作案、迷路了等,要及时拨打110,以便及早得到帮助。

请思考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如下情况,倘若遇上后该怎么办?

a当你一个人在家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说是你父亲的同事或朋友,你怎么办?

b晚上,你从奶奶家回来,遇到一个陌生人问路,并要求你送他到100米外的车站,你能按他的要求做吗?

c外地小贩在胡同里叫卖:游戏机、游戏卡、变形金刚……你可以买他的玩具吗?

d你第一次独自去叔叔家,下车后迷了路,你怎么办?

e星期天,你一个人坐公共汽车外出,口袋里的钱被小偷偷了,你怎么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