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龚自珍诗选
38245100000040

第40章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小客昆山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小客昆山[1](二首)

一十四年事,胸中盎盎春[2]。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3]。芳意惊心极[4],愁容人梦频[5]。娇儿才竟尽[6],不赋早梅新[7]。

[1]道光三年(1823)七月,诗人母亲病逝于上海。自珍母段驯(1768~1823),字淑斋,江苏金坛人。她是著名文字学家、经学家段玉裁的女儿,著有《绿华吟榭诗草》。诗人幼年,母亲便于灯前帐外授以当代名家诗文,且慈爱甚挚。道光五年(1825)十月,诗人服丧期满,居昆山,见红梅,缅怀母恩,写了这首诗。它对我们了解诗人的生平有一定的帮助。乙酉:即道光五年(1825)。昆山:今属江苏省,在阳澄湖东南。

[2]“一十”二句:回忆起十四年来的事情,心中就春意盎然。按,十四年前,诗人二十一岁(嘉庆十七年,1812),是年春,由副榜贡生充武英殿校录;三月,父调任徽州知府,全家南下;四月,随母亲赴苏州外祖家省亲,并与表妹段美贞结婚;夏,夫妻泛舟西湖,后同回徽州父亲任所。美满姻缘,天伦之乐,诗人回忆起这些往事,心中十分温馨,故云“盎盎春”。

[3]“南天”二句:自注:“全家南下之岁,迄今十有四年。”上句指嘉庆十七年(1812)诗人父亲出任徽州知府,全家离京南下,其时距乙酉(1825)恰十四年。返棹(zhao照),犹言归舟,此指南下事。下句指诗人父亲在上海任上广招贤者。按:龚父龚丽正(字阎斋)礼贤下士,颇注意招罗人才,自珍曾有父亲在上海任江南苏松太兵备道时的回忆云:“忆丙子丁丑,家公领江海,四坐尽宾友。东南骚雅士,十或来八九,家公遍觞之,馆亦翘材有。”(《乞籴保阳》)这段回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句诗。东阁,阁一作“閤”。《汉书·公孙弘传》:“开东阎以延贤人。”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姚鼐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

[4]“芳意”句:十四年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令人极度心惊。

[5]“愁容”句:慈母去世,悲痛异常,昼思夜想,时常人梦,故云。

[6]娇儿:自指,对母亲而言。

[7]早梅:唐齐己有《早梅》诗,其名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里泛指诗词。

绛蜡高吟者,年年哭海滨。明年除夕泪,洒作北方春[1]。天地埋忧毕[2],舟车祖道频[3]。何如抱冰雪,长作墓庐人[4]?

[1]“绛蜡”四句:自注:“母在人间,百事予不知也。记丙子(1816)至戊寅(1818)三除夕,烧蜡两枝,供红梅、牡丹各一枝,读《汉书》竟夜。”首句指诗人。绛蜡,赤色的蜡烛。哭海滨,龚母葬在杭州,杭州滨临东海,故云。明年,指道光六年(1826),除夕将在北京(有下文自注“明春复入都矣”为据),故云“洒作北方春”。

[2]埋忧:指安葬父母。忧,训“丧”,古代居父母丧称丁忧。

[3]“舟车”句:传说古代共工之子名修,“好远游,舟车所至,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见《康熙字典》“祖”字注)。祖道,此为临行祭道神意。祖,祭名,出行之时以祭路神。句末自注:“明春复入都矣。”

[4]“何如”二句:自注:“杭州墓上植梅五十本。”冰雪,此指梅。墓庐,即庐墓,古人父母或老师死后,在服丧期内于墓旁盖一小屋居住,守护坟墓,称“庐墓”。《新唐书·韩思彦传》:“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