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38244600000044

第44章 人际关系

通过交往,人与人之间总会建立一定的联系方式,形成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所以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必然结果。

人际关系的类型

由于人际关系极为复杂,这给分类带来极大困难。为简便起见,许多心理学家仅从人际需要和人际功能上来划分人际关系。如此分类,尽管无法全面反映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但却揭示了以需要与功能为纽带所形成的最为常见的几种人际关系,对我们加深理解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一、需要型人际关系

为满足某种相对稳定的需要,人会主动地去寻找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进而与他人建立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具体而言,以需要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种:

1.以情感需要为纽带建立的人际关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有情感上的需要,都希望能与他人建立感情上的联系,正是这种需要,促使人际间彼此交往建立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有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无论客观环境或人际环境发生多大变化,彼此间出于同情、喜欢、尊重、友谊或爱情,双方的感情联系会长期存在,亲密关系也一如既往。这类人际关系有时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重点交往的对象不同,所建立的关系的亲密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幼年时,以亲近的家长为主要对象,建立亲缘关系。成年后,以喜欢的异性为主要对象,建立恋人关系,进而发展为夫妻关系。到老年时,随着子女成家分居,同辈人相继去世,主要以能给予他们更多关照的人为重点对象,建立特殊的亲近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有时还具有相当的隐秘性,难以直接观察。尤以爱恋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关系建立初期,旁人很难加以觉察。

2.以支配需要为纽带建立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体力、经济、地位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于是人际间便出现了强弱之区分。强者往往具有较强的支配动机,希望支配他人,并从支配他人中获得需要的满足。而弱者往往具有较强的顺从动机,愿意接受强者的支配,从顺从强者中获得需要的满足。正因为在主客观条件制约下,人会产生支配和顺从动机,于是人际间便出现了以支配需要为纽带的人际关系。通过建立这种关系,能使双方的支配需要和被支配需要获得满足,因而这类关系也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然,支配和被支配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客观存在的条件之上的,一旦各自的主客观条件有显著变化,这种关系也将随之而变化。

3.以包容需要为纽带建立的人际关系

人出于对安全和归属考虑,希望生活在群体之中,这就反映了人对包容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人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成为团体中的一1,并与团体人员和睦相处,为安全和共同利益同心协力。以包容需要为纽带建立的人际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形式。人渴望“包容”体现了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个体依赖的对象有很大变化。幼年时,主要是父母、老师、同学;成年后,主要是同事、朋友,同时还建立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如工作上的、生活上的、学术上的、宗教上的关系等。所以,每个人都有依赖别人的需要。正是这种依赖性,为建立以包容需要为纽带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条件。

二、功能型人际关系

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关系之所以能得到长期保持,是因为关系本身赋有某种功能。关系能使交往双方维持精神或物质上的联系。依据功能,可以把人际关系粗略地分为三种,即情感性人际关系、工具性人际关系和混合性人际关系。

情感性人际关系,以情感作为维系各方关系的中介。尽管这种关系得以维持,其中可能包含有物质往来的工具性成分,但以情感为主。大多数知心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也会涉及物质上的往来,但彼此所求的主要不是物质而是情感。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都须借助于相应的物质载体,但本质则是亲情和爱意。当今社会里,以同情、真情、关爱等为基础而形成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已越来越普遍,这表明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

工具性人际关系以物质利益作为维系各方关系的中介。尽管这种关系得以维系,其中或许包含有情感成分,但利益因素始终占有主要成分。交往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利益目标,就可能形成某种关系。反之,各自的利益目标一旦实现,业已存在的某种关系就可能中断或疏6。因此,工具性人际关系具有短时性特征。现实生活中,人们与社会服务和交易系统人员(如,服务1、营销1、售票1、医生等)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就属工具性关系。

界于以上两种关系类型之间的是混合性人际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既非建立在深厚的真情之上,也非建立在纯粹利益之上,而是情感性和工具性兼而有之。在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中,混合性人际关系占大多数。事实上,一个人拥有的亲人和亲友并不多,因而与他们形成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在自己的关系网中仅是几个纽结而已。同样,生活中与社会服务人员形成的工具性人际关系,因具有短暂且不稳定性,也不能成为自己占主导性的人际关系。唯有因学习、工作、生活需要与同学、同事、邻居、朋友接触中形成的关系,才在人的关系网中占居主要部位。这种关系既渗透着情感性因素,又有合作互利因素,本质上是一种混合性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演变轨迹

除了亲缘关系和短暂的工具性关系之外,人际间形成的绝大多数关系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尽管这种演变过程有长有短,但具有一定规律性,都可分为相对分明的三个阶段:

一、觉察相识

觉察是指觉知和观察,觉知是意识到某一客体存在,观察则带有认识的意图。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显然应从觉察开始。赋有交往意图的觉察具有指向性特征。指向的目标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即使是彼此双向的觉察,此时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仅处在观察阶段。例如,在偶然场合两人相遇,一方可能会对对方进行观察,也可能双方彼此观察,但不发生相互之间的交往,这就是“觉察相识”。

觉察相识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较多的只是对对方的身材仪表、言行举止的知觉,同时作出相应的评价,如赞许、喜欢、好感就会产生交往动机。如双方作出相似的评价,就会激起相同的交往动机,就可能成为发展双方关系的基础。当然,此后的条件与机会也至关重要,即使双方有了交往意图,但如受条件限制或无适当的机会,不能在交往意图的基础上发展为交往行为,就不可能从觉察相识阶段进入到关系发展的新阶段———表面接触阶段。如是这样,就可能时过境迁,各奔东西,不复相见。

二、表面接触

通过觉察能了解对方的某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因为人的态度、表情及其行为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内在素质。不过,觉察所能获取的信息终究是有限的,而且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图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觉察来了解对方缺乏定向性。要定向、深入地了解对方必须彼此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当然,交往双方的初期接触只能是表面的。在彼此间还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试图进行坦诚的情感交往不太现实。

平时,我们与之交往的大多数对象均保持在表现接触阶段。双方涉入的程度都比较浅,所保持的并非完全是个人关系,而类似于一种职业或角色化的关系。维持这种接触水平,既出自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无法与众多对象进行深入交往;也出自良好交往的需要,作为良好的社会交往,应能尽量扩大交往对象,但又能收到最亲密的知心朋友。对于一般交往对象只要维持在表现接触水平,彼此相处得和睦、平静,也比较友好,但双方都没有强烈的相互吸引。而对于重点交往对象则应有较大的频度和亲密度。事实上,极大多数人的交往策略都是如此。

三、亲密互惠

交往双方产生了好感,并为双方的某些品质所吸引,双方的交往便会越益频繁和密切。交往中,由于相互帮助,相互体贴,彼此感到十分充实、愉快,渐渐无话不说、心心相印,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依恋。同时,由于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双方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渐趋相似,并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方式。最终,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均达到相当的一致性,标志双方之间的关系已进入亲密互惠阶段。

亲密互惠阶段是人际关系的理想阶段,双方在各方面都比较一致,因而关系比较稳定。当然,双方一致并非没有矛盾,只是强烈的情感吸引,容易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有了矛盾,双方如能相互尊重、相互谅解,亲密关系就能长期保存。反之,则容易产生“裂痕”。因此,亲密互惠的关系要靠双方来维护。尤其是某些小事,如处理不当,或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就可能在双方心灵中留下“阴影”。如“阴影”长期不能消除,就可能在某一事件的引发下,形成冲突,双方交往的频度就可能因此而逐渐减弱,亲密互惠关系将面临考验。当然,环境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人际关系,如俩人因工作需要各奔东西,既有的亲密关系自然会渐渐淡漠。所以,亲密互惠关系如要继续发展,其发展方向取决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

社会测量法

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结构,会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在某一时段中,人际关系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处于某种特定的状态。这就为测量人际关系提供了客观依据。通过人际关系测量,能了解一个群体在某一相对短暂时距中,其内部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为进一步分析群体的内聚力和工作效率提供便利。目前,常用的人际关系测量法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诺于1934年提出的社会测量法。该方法分别经过问卷设计、实施测量和结果分析三个阶段便能大致了解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

一、问卷设计

问卷是测量工具。经过测量要能获得比较可靠的信息,就要做好问卷的设计工作。进行社会测量的问卷尽管比较简单,但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具体。例如,提问要明确、“你愿意与小组内哪三位成员一起从事为期一个月的新产品试制工作?”这样提问便于被测人作出明确选择;第二,提问最好用积极方式。提问可以用积极方式,也可以用消极方式。例如,“你喜欢与谁一起从事工作”就属积极方式。反之,“你不希望与谁

一起从事工作”就属消极方式。由于消极提问方式容易引起被测人的焦虑与不安,使用时要慎重;第三,对提问的选择和评分要明确。例如,给“关系最好”的同事打3分,给“关系一般”的同事打3分,给“关系不好”的同事打1分。这样,有利于被测人作出明确的选择和评分。

二、实施测量

问卷设计完成后,就可利用问卷实施测量。施测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向被测人讲明测量目的,使每个人了解测量的意图,以便端正态度,如实填报;第二,为了解除被测人的后顾之忧,不应要求署名,并作出妥善保管问卷的承诺,以便使被测人无拘束地填报问卷。许多测量表明,当保密程度较高并且不记名时,测量可靠性较高。

三、结果分析

问卷回收后,需进行分析,才能了解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即矩阵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和指数分析法。

矩阵分析法适用于小团体分析。例如,一个小团体有6个成员,现向被测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与小组内哪二位成员的关系最为密切?”测量后将结果填入矩阵表内:

表中密切者为O;一般者为×。表中反映:成员E被四人视为亲密者;成员A和B分别被三人视为亲密者;成员D和F分别被一人视为亲密者;唯有成员C未被任何人视为亲密者。可见,成员E为该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而成员C处于孤立状态。由此,摸清了6人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基本状况。

图解分析法是将被测人填报问卷的结果以简图形式表示,从而使小团体内(少于20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一目了然。如将上例测量结果转化为图解形式,图中箭头指向的被测试者认为是亲密者,此图也显示成员E是中心人物。

指数分析法是利用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后,以综合指数形式表示每个人在团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公式为: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被选数目之和/(n-1)

公式中的n为团体成员总人数。依据上例测量结果,成员E被选数目之和为4;成员A为2;成员C为0。代入公式,三者的测量指数分别为:0.80、0.60和0.00。从指数上看,成员E最高;成员A较高;成员悦最低。同样说明,成员E是团体中核心人物,成员C处于孤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