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石景宜先生
近日,我收读石景宜先生从香港的来信,得知他继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书画选》、《南海丹青》、《中国当代书画选.大陆专辑》、《华夏千家书画集》、《情系中华》等五部中国画画集之后,又完成了《千色集》的编辑,我欣喜万分,非常感佩这位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努力贡献、年届耄耋的老先生。
石景宜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1958年经政府批准移居香港,从摆书摊起家,到开设汉荣书店,历经数十年的艰苦创业,发展到今天,终使汉荣书局成为香港图书业的五大书局之一。石景宜先生的事业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要极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作一份贡献。
正如他自己所言:“作为炎黄子孙,我固未能自诩为中华大地上的滔滔一河二江注一勺水,为巍巍之三山五岳添一坏土,为万里长城垒一块石,然处身于这大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我这中国人尚能一如既往毋改初衷,以书为侣,以书为乐,以书为业,以书为赠,为国家之兴盛,为民族之团结,竭以卑诚,尽以绵力,则不能不慨然谓之:吾生有幸,吾生有愧!”石景宜先生言必信,行必果。他奔走世界各地,倾囊搜购由他亲自精选的各类图书和画册,赠给祖国人民。从1978年迄今,已分别向大陆100多个图书馆、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赠书70余万册,价值7000多万港币。自1993年至1994年曾3次向我省图书馆捐书2626种,计13416册,丰富了我省的馆藏图书。与此同时,他还向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及省出版总局资料室分别赠送了与省图书馆同等数量与种类的图书。不仅如此,他还多次从大陆数十家出版社选购高水准的学术著作、哲学类的书籍,赠送给台湾图书馆,以有助于台湾的专家、学者和读者们对当今大陆文化艺术发展情况得以直接了解和开展研究,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作一份贡献。
仅1994-年6月,石景宜先生第三次向台湾图书馆捐赠的图书就有14000多册。石先生告诉我,自1990年以来,还两次向台湾历史博物馆和台湾艺术专科学校赠书共36000多册。1985年9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政协接受汉荣书局赠书仪式上,当时任全国********的邓颖超大姐,对石景宜先生多年来向祖国赠书的爱国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石先生的行动,表示了他对国家建设的关心,反映了他的爱国热情,并代表全国政协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当然,石景宜先生远非富甲一方,也并非将赠书看作一种惊天动地、名垂青史之壮举,但他认为,钱是有限的,知识是无价的,成人之美,莫因小善而不为。
由于石景宜先生长期经营图书事业,他也就与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出于近十多年来对中国书画家心态的了解和感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书画家沟通交流的良好愿望,他广为收集海峡两岸书画家们的作品,不吝巨资独家出版非牟利性的多卷精美画册,如文首所述那煌煌六大巨册,版权页上明确标上非卖品,以馈赠海内外图书馆和海峡两岸的书画家们收藏。石景宜先生轻松而又愉快地说,他是“毕生从事图书事业,酷爱书域艺术,并喜广结文缘。营业之余,每有积蓄,屡屡搜购各类图书,捐赠各地图书馆。获睹莘莘学子,能博览群书,视为一乐。此外尚‘醉书’、‘嗜画’,蔸集各地名家、新秀之书画作品,并将之展示同好。”他出版书画集,更是“无意攀典籍、史册之尊荣,亦不奢望包揽泱泱中华之精英俊杰,仅就余之所藏之限,或为沧海一粟,或为棱镜之一角,以映衬中华民族艺术之博大无穷。”这位自称“退而不休”的石景宜先生“醉于书,乐于赠”。他常引用莎士比亚的话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衷心期盼人人爱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也希望借此推动中华书画艺术走向世界。
邓颖超大姐生前还说过,石景宜先生以后还会这样做,还会对国家的建设和对祖国的统一继续作出贡献的。对此我深信不疑,因我从石景宜先生多次来函中得知,他还在一如既往地奔波着,操劳着,奉献着。
(原载1997年《江淮文史》增刊,后由石景宜先生收入2002年1月汉荣书局出版的《石景宜博士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