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不闲居集
38242200000034

第34章 走出大别山——介绍青年画家潘望森

近日,青年画家潘望森送来一本台湾霍光艺术会馆为他出版的画集,装帧考究,印制精良。灯下展读,大别山的千山红树,大别山的沟壑流泉,大别山的茅舍村落,大别山的飞鸟白云,一一纳入了他的笔端。画集前,他写了一首小诗,我方才知道他真是从大别山山林里闯出来的年轻人,他写道:“我是大别山的孩子,从青山绿水里走出来,从乡音乡情中走出来。”正因为如此,难怪他的这本画集中溢淌着一股浓浓的对家乡田父田兄、山川草木诚挚的情和火热的爱。

潘望森,1964年出生在金寨县的一个小山村,读过书,当过兵,复员回乡后,几年寒窗苦读,终于在1988年考入原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1992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教育学院艺术系任教,这位来自大别山林的年轻人,眼下刚入而立之年,但在艺术上已独树一帜,在同辈人中成为佼佼者,令人刮目相看。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忠元先生对潘望森的艺术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潘望森学习期间接受了较为严格的传统笔墨规范的训练和书法、史论等课目的熏陶,同时获得了大量西方现代五花八门的新信息,在早他几年毕业的诸学长、同道的启示下,他刻意追求传统笔墨符号与现代画面构成的有机结合,他的作品作为笔墨语言完全来自传统,而这些传统的笔墨程式又以服从于现代画面构成语言出现,不仅仅拘泥于描绘特定的景物一山一水。以传统笔墨为框架,以泼墨泼彩沉淀形式的肌理,画面中夹杂着书法、印章、诗文以及各种制作效果,突破了传统的构图方法与透视原理,不同运笔的勾勒皴擦,大面积的泼墨泼彩造成烟云山势景物与肌理效果形成的总体气氛按画面间隔组合构成的需要,似乎欲超越时空界限,融远古与未来于一体,年轻一代画家机智之外,就在于感悟到了传统深度,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具有依恋之情,又能以中国特有文化气氛,典雅的审美情趣所创造积累的传统的语言符号,按新的观念重新构成组合成作品。

潘望森自己则认为:

一一我在山水画创作中,特别欣赏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的一句名言,即:“用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一我的作品多以我熟悉的地方为题材,用传统笔墨把深入生活时的感受在纸上表现出来。

——一创作中我坚信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感染读者,只有以一个艺术家崇高职责去表现生活中的善良、纯真与美好,才能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

正因为潘望森把理论与实践坚密地结合起来,纳情人画,所以他才以迅跑闯入艺术殿堂,竟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山水画大展》中荣获全国铜牌奖。

(原载1994年7月1日《文化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