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不闲居集
38242200000028

第28章 集多艺于一身的人——记方绍武先生

在湖北的黄鹤楼,南京的夫子庙,马鞍山的李白墓及河南的黄河碑林等地,人们都看到一位名叫方绍武先生书写的碑文勒石陈列在那里供游人观赏。方绍武先生何许人也?我熟识他,让我来向诸位介绍一下吧。他现在是安徽黄山书社副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副主席。自我俩结识十几年来,可以这么说,在事业上我是看着他怎样从一个工艺美术工程师跻身到书坛画界,并独占一枝的。

他原来专攻陶瓷艺术,在我的“不闲居”内还陈列着他的一件颇得我欢心的陶瓷工艺品。他设计的“粗瓷青花茶具”、“三彩刻花大酒缸”、“枣红迎客松花插”等产品在六、七十年代就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协送到阿尔巴尼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展览过,他设计的其它产品由于实用美观,颇受消费者青睐。只因为这样,他第一批被省轻工业厅评为工艺美术工程师。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他专攻中国画山水和学习书法。十年****后,他的山水画频频刊于报刊和参加展览,渐渐画名又为其书名所掩盖,到处可见到他的书法作品。闲逛省城合肥,处处可见方绍武先生应邀为楼、堂、馆、所及店铺书写的匾额和招牌标记。许多喜欢字画的人们,为能求得他一纸书法作品而深感幸事一桩乐哉、美哉。

我是在而立之年认识这位不惑之年的方兄的。他给我的印象是少言寡语,沉着老练,觉得他一切都很拘谨,无法和他深交。

随着时间的伸延,我才对他增进了一些了解,原来他就是那样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认为他的成功不外乎先天好,后天足。所谓先天好,方绍武1935年出身在安徽省祁门县一个书香门弟,祖父是清末秀才,写得一手好字,8岁便在祖父的指导下,开始了严格的习字训练,描红、临帖。对书画笔理潜移默化、铭刻在心。何谓后天足?方绍武1956年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接着又以优异的成绩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得童雪鸿、陈叔亮等名师的指点,再加上他甘于寂寞,面壁悬腕刻苦钻研,方有今日。正因如此,他成为一名巧于设计,长于绘画,精于书法的身集多艺之能人。因工作变迁,他调到黄山书社担任编辑工作。他充分利用黄山书社这块风水宝地大展其才。近年来,他编辑和装帧设计的图书多次获奖。但他不满足,今年他又有新招。年初,他觅得一部民国初年出版的碧梧山庄本《魏碑大观》,这部书集31件碑版,不愧为魏碑之集大成之作,为了不使这部书失落,更为了普及书法艺术,保存中国文化之精萃,他认真整理、修复这部书稿并积极促进出版发行,拟选题计划,搞征订。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终将此书付梓出版。尽管这部书正在印制中,从征订数来看,它是受书法爱好者们的喜爱的。我问方兄绍武先生今后还有什么打算,他笑着说,搞出版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看得准,行要稳,我只想多出好书为人们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尽自己一份力量。

我相信方兄是能实现诺言的,我期望着。

(原载1990年3月27日《安徽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