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中国做生意必读的18条理念书和123个案例
38241500000050

第50章 理念精益求精,质量为本(4)

胡庆余堂:质量成就金字招牌

胡雪岩作为晚清的大商人,深知在生意场上的争斗中,耍滑偷机无法成就大事业,要把企业做强做大,关键是有自己的“金字”招牌。胡雪岩的药店胡庆余堂开办之初,他确定的各项方针策略,也都是为了要做出自己的“金字招牌”,换句话说,他要做出一块不倒的“金字招牌”,建立起药店真正的名气。因此,他特别重视药店产品的质量,在怎样经营药店,怎样用人,怎样进料,怎样炮制等诸多具体的细节上,定下了两条不变的原则:

首先要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有效。方子一定要可靠,选料用料一定得实在,炮制过程一定要精细,卖出的药一定要有特别的功效。按胡雪岩的说法,…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而且胡雪岩注重药品的生产过程,对于主要的药材用料,要叫主顾看得清清楚楚,让他们相信这家药店卖出的药的确货真价实。

再次注重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和商业道德。药店档手除能干之外,更要诚实、心慈。药店供顾客等药休息的大堂上挂着这样的一副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说的就是药品的产品质量,只能靠卖药人商业道德的自我约束,不诚实的人卖药,尤其是卖成药,用料不实,分量不足,药品质量不可靠、疗效甚微,病人用过不仅不能治病,相反还会坏事。而且只有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心慈诚实、能够时时为病人着想的人,才能时时注意药的品质,这样药店才不会坏了名声,倒了牌子。

“凡是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巧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欺余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这块挂在胡庆余堂大堂正中间的“戒欺”匾就充分说明了胡雪岩对药品质量的重视。

按照胡雪岩的说法:…说真方,卖假药最要不得,他要求自己的员工诚信经营,凡是胡庆余堂卖出去的药,一定向客户保证质量,必须是真方真料精心修合。比如当归、黄民、党参必须采自甘肃、陕西,席香、贝母必须来自云、贵、四川,而虎骨、人参,则必须到塞外去购买,即使陈皮、冰糖之类的不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材料,也决不含糊,必须得是分别来自广东、福建的,才允许入药。而且胡雪岩还要叫主顾看得清清楚楚,让他们相信,这家药店卖出的药的确货真价实,药品质量有保证。而且胡庆余堂有许多“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例子。

胡庆余堂独家生产的“胡氏辟瘟丹”具有除秽气、解头晕胸闷、止腹泻腹痛的奇特疗效。左宗棠西征大军在征战西北边地平定边疆叛乱途中因水土不服,疫情蔓延,“胡氏辟瘟丹”在治疗西征军病疫保持军队战斗力中曾大显身手。这种药共需74味药材,每味都须用顶真的原料,其中有一味“石龙子”,俗称“四脚蛇”,虽然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小爬虫,可是用于“胡氏辟瘟丹”的“石龙子”却指定必须是出没于杭州灵隐、无竺、韬光一带的金背白度、背上纵贯一条黄线的“铜石龙子”,然而铜石龙子生性警觉,爬行快捷,很难捕捉,但为了保证药味质量,每年夏天,胡庆余堂都组织许多员工上山捕捉。由于年年如此,灵隐寺的和尚也见多不怪了,还时常为药店提供各种方便。

为了保证原料质量,胡雪岩在杭州涌金门外的胶厂内专门辟设鹿园,人工喂养了一群东北梅花鹿,成为西子湖边的一个独特景点。“大补全鹿丸”需用鹿身上30多种珍贵药材,而且必须选用梅花雄鹿。胡庆余堂制作全鹿丸之前往往选“黄道吉日”,让员工们抬着披红戴绿的鹿,敲锣打鼓,游街一圈,仪式甚为排场隆重,之后又回鹿园,在众目瞪陵之下宰杀、剥皮、放血,除鹿毛、鹿粪外,其余皆送进制药工场,以向参观的客商展示取材顶真。

为了确保药材质量,胡雪岩还让药店“阿大”抓了以下两项事务:一是严格挑选原料。原料进来后,先要拣去其中的杂质,胡庆余堂药工宁精勿滥,即使像麝香之类的原料,他们也十分认真地把混在麝香粉里的细毛、血衣一一剔出。虽然这样做使胡庆余堂的原料损耗往往高于其他药店,但确保了药品质量和药效。

二是精心贮藏。为防止药材霉烂变质,胡雪岩不惜花银子购地4亩,造起东、西、南三个药材仓库。他还专门建造了一个设计独特,阴凉透风、温度适宜的胶库,在此储藏的驴皮膏历时近百年也不变质。

中药贵在纯。采办地道药材为制造优良的中药提供了必要前提,接着就进入修制阶段。修制包括修治和制剂两个环节。修治也叫炮制,即对动物、植物、矿物等“生药材”进行一系列非常必要的漂、剪、熬、煮、淬、泡、炸、煨、炒、炙、炼等加工,使其达到药用要求;制剂就是将回过炮制的药材做成丸、散、膏、丹、酒等成药。胡雪岩要求员工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修制务精”的准则,就是在原料加工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中要精工细作,绝不允许偷工减料,以确保产品质量。

雪岩深知药店信誉的真正保证,在于高质量的产品,如果没有优质的药材,生意不可能做大。为此,胡雪岩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决不允许药品中混入低质药材或者出现掺假现象。为了采购到最好的药材,他特地培养了一批采购员,把他们派到云南、贵州的深山老林里购药材。胡雪岩感到做到精工细作、童叟无欺还不够,还必须具有为我独有的名牌药品。为此,他不惜重金网罗人才,收集民间秘方和传统药方,研究新的配制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胡庆余堂配制出了几十种具有独特疗效的中成药。

胡雪岩对于药品制作工艺要求极为苛刻,比如有一种传统名药“局方紫雪丹”

按照古方要求,最后的一道工序不能用铜铁锅熬制,不然药效将大为减弱。为了使人相信胡庆余堂的药最正宗,胡雪岩不惜下大本钱,请来能工巧匠,用1835克白银铸造了一口银锅,又用了130克黄金打造了一把金锅铲,专门用来熬制“局方紫雪丹”。胡雪岩这一举措,再一次产生了轰动的社会效应,听说这件事的人,无不为之啧啧赞叹,从此胡庆余堂的“局方紫雪丹”成为一种难得名药。

【感悟中华商魂】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在近代中国的乱世风云之中,胡雪岩能够将“国药号”越盘越大,成功的基本理念是:药关乎人的生命,要“以德讲信,诚实待客”,胡庆余堂“药品”的质量要在“人品”的质量中体现。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以信论诚即是诚信,否定的是“欺诈”言行,亦即“诚实不欺”。众所周知,一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包括我国许多著名的“老字号”之所以声望高,就是以“质量为本”,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而“势利小人”总是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前提而牟取暴利,伴随“欺诈”、“假冒伪劣”、“强买强卖”而遭世人所限。

狗不理包子:“吃”出来的声誉

作为中华传统名吃之一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可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140多年前的小小包子铺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与其注重产品服务质量、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

清道光年间,河北顺天府武清县下朱庄一户农家,四十岁喜得贵子,为求平安取名“狗子”。狗子十四岁时到天津学艺,先是在一家蒸食铺做伙计,由于勤奋好学练就一手好手艺;后来有志气的狗子决定自立门户,摆起了包子铺。他做包子十分讲究212艺和品位,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采用水馅半发面制作,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很快便在当地小有名气,邻里皆知。1858年(咸丰6年),狗子见买卖越做越大,便给包子铺立了个字号叫“德聚号”。但由于平时经营中狗子忙得不可开交,顾不上和客人说话,吃包子的人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时间一长,人们就叫他“狗不理”了,正式商号反倒没有叫响,这就是“狗不理”的由来。据说当年袁世凯在天津演练新军,将“狗不理”带入皇宫,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吃后说:“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食之长寿也。“经慈禧这一赞,再加上“狗不理”一贯的高品质,很快就名声大振,风靡全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风味小吃。

“狗不理”之所以经久不衰,备受欢迎,主要是始终秉承质量为本、精益求精的态度,选料严格,用料讲究,操作精细,从而保证了包子在口味、外观上始终如一。狗不理包子调馅最考究,完全是用炖得很浓厚的骨头汤作料,馅子选得好,而且肥瘦搭配,比例按季节有所不同,冷天肥的较多,夏天肥的较,春秋暖和,肥瘦对开,这样就能不显肥腻,软嫩适口;在用料上,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面,发面不能太老,擀皮子要薄而带劲,包馅子不冒顶、不跑油,褶子密,外观好,讲究要一个包子至少15个褶;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经过近150年的变革发展,现在的“狗不理”无论是生产程序、经营模式还是服务规则,都更加讲究精益求精,注重品质,不断摸索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化的管理段,并将“经营连锁化、生产工业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作为宗旨;为了保证各种原材料与物品的质量,建立了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采购;在满足消费者就餐需求的同时,店面装饰也更加人性化,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集就餐、休息、交流于一体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005年,天津同仁堂入主“狗不理”,对传统的狗不理包子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进包子的品位、改进服务质量和就餐环境,走“精品”经营路线。首先,推出极品包——“慈禧包”,每个售价十六元,这种包子的内陷一定要是从太湖空运过来的大闸蟹,而且当天根据顾客的订餐量现剥现做,保证蟹肉的鲜美,一斤蟹最多做五六个包,绝不偷工减料。盛包子的小笼屉也是讲究至极,非同一般,这种小笼屉取材于南方名木柳树杉,是特地从福州采购的,柳树杉从原材料加工成蒸包子的笼屉,要经过晾晒、定型等数道工艺,前前后后共需两年的时间才能制成,每个造价高达五十元。这种柳树杉笼屉的内径只有6.5厘米,制作工艺非常精细,每个笼屉只能放下一个包”,这样才能保证上屉蒸出的包子通体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植物清香,从而保证包子更加美味可口。其次,建立“生态猪养殖基地”,从源头上保证用料的质量。养殖基地饲养的是三元杂交的优良品系生猪,猪食用的是绿色,如野菜、胡萝b等,绝不使用催长剂。

“狗不理”以其多年的成功经营经历、良好的声誉、世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和精益求精的质量品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消费者的喜爱,保证高质量、高品质是其长盛不衰的精髓所在。

【感悟中华商魂】

“狗不理”无论是生产程序、经营模式还是服务规则,都讲究精益求精,注重品质,不断追求创新。

企业要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在保持传统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持续创新。ka果停滞不前,已有的技术和效益势会逐渐丧失,品牌利润将很快被模仿者分享。如麦当劳公司、肯德基公司等世界餐饮业巨头,都是在主打其主要产品——汉堡包、薯条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创新,它们根据不同的文化提供不同口味的产品。

创新必须以精益求精为前提,即使有所创新之后,也须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使成果转化,企业有特色的产品也应在精益求精中形成。“狗不理”就是在有一百多历史的特色狗不理包子的基础上,不断地根据地域、人们生活水平变化而改变经营策略,有针性地在品种、风味、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