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38230100000018

第18章 辩论的实用技巧(2)

弓箭手说:“是传递官说可以吃的广传递官说:“我是说这药人可以吃。”

“我也是人,当然我可以吃。”弓箭手的这句话更激怒了荆王,他呵斥说:“吃了我的不死药还要狡辩,快把他杀掉。”

弓箭手又说话了:“大王,这药是假的,您吃了也没用。”

荆王说:“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弓箭手回答道:“如果这药是真的,我吃了就杀不死,如果我死在大王的刀下,那这不死药就是假的,可见有人在欺骗大王!”

荆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放了他。

在这里,弓箭手用了两难推理,即:如果我吃的确实是长生不死药,那么你绝对不杀死我;如果我吃的不是长生不死药,那么即使我吃了也不该杀死我;这药或者是长生不死药,或者不是,所以我或者是杀不死,或者就不该杀。在这个两难推理面前,荆王进退两难,因为他既无法杀一个长生不死之人,也不愿当众杀一个不该杀的人,所以就只好放了他。

7.咬牢关键问题

要攻夺城堡,就必须对它猛轰,从正面进攻,把它夷为平地。

——卡耐基

任何事物都有其面,也有其点。这里的“面”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发展的全过程;“点”则是指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

点与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存的。面不能离开点而存在,点也可以制约着面。某些有关键意义的“点”的变化也往往影响到“面”的变化。

因而,在论辩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针对对方的某些关键的“点”发起攻击,以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

攻其一点而一举取胜,关键是要选准“点”,要善于洞察为一般人所忽视的却能置对方于死地的蛛丝马迹。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一点,给对方以措手不及的打击。

古代有位辩士叫禽滑厘,一次他在村头遇到个老婆子。于是,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有趣的论辩。

婆:“我有个问题想不通,您能开导我吗?”

禽:“请讲无妨。”

婆:“马的鬃毛向上长,都长得很短;马尾上的毛向下长,都长得很长。这是为什么?”

禽:“这太简单了!马鬃毛长势向上,冲撞了天神,天神就不准它长得太长;马尾长势向下,顺从了天神,天神就让它长得很长。世上万物都按此规律行事。”

婆:“唔,原来如此。但人的头发都是向上长的,为啥那么长呢?人的胡须是向下长的,为何不如头发长呢?”

禽:“这……”

在攻其一点上,同时要注意,选准的“点”与我们的推断须有必然联系。

在运用攻其一点的方法时,必须人为地把事物之间多重关系加以割裂和缩减。然后把割裂和缩减后的关系在事物中的作用加以夸大,并依此为依据,推出不具逻辑必然性的结论。

闻一多是一名正直而有威望的学者,他转变为坚定的民主战士的时候,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他们四处造谣攻击说:“别听闻一多那一套,他还不是肚子饿得发慌,才变得这么偏激。”对这一点闻一多显得很坦然,他反驳道:“这话也有几分道理,我确实挨过饿,正是因为我挨过饿,才懂得那些没有挨过饿的先生们所无法懂得的事情。正因为我现在能够稍微吃得饱一点,有点力气,我就要把这些事情讲出来,是不是这就是‘偏激’?让那些从来都是吃得很饱的先生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但是,我只知道国家糟到这步田地,人民痛苦到最后一滴血都要被榨光,我再不出来说说公正的话,便是可耻的自私。”

闻一多针对反动派的谎言进行攻击,突破对方的防线,取得了论辩的胜利。

选准“点”,发现、捕捉易被忽视但却能使对方措手不及的弱点、缺点、疑点等,然后以点带面,发起攻击,击中要害,从而达到己方的目的。

8.答非所问之术

答非所问也是一种回避战术。当对方提出某些问题,基于某些原因不能不答,又不便做出直截了当地回答时,便可采用答非所问的战术。这种战术避实就虚.用非实质性的话题将对方锋芒引开,表面上好像已作了概括的回答,其实已悄悄地避开原本棘手的问题。运用这种战术,不仅能摆脱尴尬的局面,还能产生幽默、机智的效果。足球天才贝利,被喻为足球史上最优秀的运动员。他球技高超,让敌手敬畏,让全世界球迷为之疯狂,成为许多足球运动员心目中的偶像,同时也成了巴西的民族英雄。

有人问贝利:“你觉得自己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贝利回答道:“下一个。”

当他踢进第1000个球、创新记录之后,有人问他:“在你踢进的球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个?”

贝利微笑着说:“第1001个!”

贝利显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巧妙地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回答,不禁让人钦佩他的谦逊和机智,以及努力不懈的精神。

答非所问的方法使用范围很广。有一次,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布拉姆斯前去参加一个演奏会,这个演奏会是由一位年轻钢琴家贝伦哈特举办的,举办这个演奏会的原因是他为席勒的诗《钟之歌》谱了一首曲子。

布拉姆斯在演奏会上聚藉

会神地倾听,显出极为陶醉的模样,甚至不时地点点头。贝伦哈特误以为布拉姆斯喜欢他作的曲子,因此当演奏会结束后,他立即高兴地问布拉姆斯:“阁下是不是很喜欢这首曲子?”

布拉姆斯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笑着说:“这首《钟之歌》,果然是不朽的诗。”

布拉姆斯巧妙地避开问题,并委婉有礼地表达了他真实的想法:他很欣赏《钟之歌》这首不朽的诗,但并不一定认为贝伦哈特的曲子水准高。

巴索夫是西欧某国的一名外交官,一次他想要戏弄一个非洲国家的大使:于是,在联合国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他灵机一动,假装很有礼貌地问那位大使:“贵国的死亡率想必不低吧?”平时这个西欧外交官仗着本国势力,总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并以刻意贬损他国、炫耀本国为傲。然而,正当巴素夫暗自窃喜时,那位民族自尊心遭受伤害的非洲大使却面不改色。他稍微思索,既没有正面回答,也没有默不吭声,只是冷冷地说道:“和你们的国家一样,每人死一次!”

这个回答巧妙而有力,巴索夫一脸尴尬,盛气凌人的傲气也顿然消失了。

9.守中带攻策略

有些人喜欢把掌握别人所谓的“秘密”作为自己的乐趣,并经常通过向你提出问题要求回答,以证实自己的猜测,有时他们甚至还提出众所周知的问题,刻意从你的话中证明些什么,让你难堪不已。这时你可以采用皮球反踢、回锋逆转的方法,将他们踢来的球,毫不费力地顺势踢回。不过,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回答要准确无误,无懈可击,只要把球踢回对方脚下,他就很难再发起攻势。

越南领导人黄文欢在一次召开记者招待会时,揭露黎笋集团的罪行。这时,一位西方记者问:“你在给你同胞的信中说,越南已不再是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而是附属于外国。请问,你说的这个外国是哪一个国家呢?”当时在黎笋集团统治下的越南依附于谁,其实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这个事实如果从一位越南领导人的口中说出来,却明显不妥,甚至会在国际上引发不必要的争端。所以,黄文欢机智地回答道:“你问这个国家是谁,即使我不讲,所有人也知道。”

黄文欢的回答就像踢球一样,把对方踢过来的球又顺势踢回去;既然是“所有人都知道”,那么提问的人也一定知道,让他自己回答就好了。

1972年5月,美苏举行高峰会谈。27日凌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基辛格,在莫斯科的一家宾馆内,向记者介绍关于美苏签署限制战略武器协议会谈的情况。

基辛格微笑着说:“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大约是每年 250枚。各位先生,如果我在这里被当成间谍抓起来,我们都知道是谁的原因。”

这时,无孔不入的美国记者马上敏捷地接过话题,开始探问美国的军事秘密:“我们的情况呢?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又有多少导弹正在配置呢?”

基辛格耸耸肩膀说:“我确实不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知道,但我不知道它们是否是保密的。”记者说:“不是保密的。”基辛格立刻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么请你告诉我是多少呢?”

这位记者顿时楞住了,只得一笑了之。

在此,基辛格想避开记者的追问,所以佯装不知数字是否保密。乍看之下,他似乎是在暗示记者,如果这不属于保密之列,就可以公诸于新闻界。因此,急于抢新闻、争时效的记者才连忙告知“不是保密的”。不料基辛格放的是烟幕弹,烟幕一过,他便留给记者一个难题:“既然你们说是不保密的,那就是公开的了。既然人所共知,那么就让消息灵通的记者自己回答这个众所周知的数字吧!”当记者突然遇到这个难题时,基辛格也就轻易地摆脱困境了。

10.向有利方面全力发挥

出言不慎,如利剑伤人;言语明智,如济世良药。

——《箴言集》

在论辩中,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或接过对方的话头,或借助论辩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场景加以联想,找到它们与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抓住一点尽情发挥,引出对方未曾预料到的新的思路,从而达到征服对方的目的。这就是借题发挥的论辩技巧。

抗美援朝时,一些外国记者敌视中国人民,利用采访的机会,散布对中国人民的敌意。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外国记者看见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故意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接过话头朗声笑着答道:“提起这支笔,那可说来话长,这不是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能受禄,就想谢绝,哪知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美国生产的钢笔。”

那记者听完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总理针对外国记者企图讽刺、讥笑中国落后的意图,巧借话题,说了这番风趣而又有分量的话。周总理用“战利品”、“作个纪念”和“觉得有意义”等词句暗示,这支笔正是正义力量强大的结果。

接过对方的话题发挥论辩口才,关键要抓住借来的话题与自己说的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一个词语、一句话去关联两种原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并对对手所提的话题进行易位,以借题发挥的方法,使自己摆脱不利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