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老年生活咨询手册
38176800000013

第13章 运动健身(3)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体育锻炼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和加强对血管的调节作用,使血压下降,同时还可改善睡眠,消除头痛、头晕等不适感觉。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适于高血压病患者的锻炼项目较多,可根据病情和个人的爱好进行选择。一般的可采用散步、慢跑等耐力性锻炼方法。对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或不巩固的患者,选择慢跑为好,运动量适宜,可使血压显著下降和改善症状,而且较为稳定。太极拳具有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功效,对防治高血压病也有明显的效果。适于高血压病人的其锻炼项目还有气功、医疗体操、游泳等。运动中要避免一些过度吃力的姿势和动作如长时屏气、快速转头、低头弯腰等。此外,体育锻炼也要与药物治疗相配合,不要马上停用降压药物,而在逐步减量后再停药。

▲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冠心病患者,包括已发生过心肌梗塞的病人仍需要进行锻炼。它有三大好处:第一,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可减少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有助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第二,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心脏对体力活动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劳动力和工作的恢复;第三,运动可降低血脂,降低过高的血压,减少肥胖,从而减少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人锻炼前一定要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同意才能开始锻炼。既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又要掌握好运动量。冠心病人开始锻炼时以散步、练气功为宜,散步速度可每分钟走80~100米,锻炼20~30分钟,以后过渡到走跑交替,步行和慢跑各一分钟,如无不适,可进行慢跑锻炼。另外,还有太极拳、医疗体操、自行车等项目,也适合于冠心病人。运动时心率一般不要超过120次/分。早跳增多或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劳累感时应停止锻炼。冠心病人要注意随身带好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药片,以备急用。

▲得了心肌梗塞后,还能参加健身运动吗?

老年人得了心肌梗塞后,同样能参加健身运动。这一点在国内外大量的观察和研究中得到证明,患过心肌梗塞的病人坚持锻炼比没有锻炼的病人好得快,死亡率也较低。

急性心肌梗塞后3~4周,可在床上做些简单医疗体操。病情恢复期,先在椅子上坐位活动,接着可在室内进行适应性散步。一般心肌梗塞3个月以后才能进行较正规的锻炼。适于锻炼的项目有散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每周不应少于3次,每次30~40分钟。开始运动量宜小,逐步增加,适应时间相对长些。锻炼一段时间后,定期到医院检查,据身体情况再调整运动量。

心肌梗塞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合并有室壁瘤、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

▲患有肺气肿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肺气肿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体育锻炼对治疗这种疾病十分有益。

主要的锻炼方法有以下几种:

1.腹式呼吸。就是吸气时腹壁鼓起,呼气时腹壁瘪下去,每次练习5分钟,可逐渐增加到10~15分钟,每日2次。腹式呼吸可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

2.呼吸体操。在练好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可进行呼吸体操锻炼,通过躯干活动增加腹压,从而增大膈肌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肺通气量。

3.自我保健按摩。主要是预防感冒,防止肺气肿的发生。按摩部位主要是面部和鼻子,同时坚持冷水洗脸收效更佳。

4.耐力性锻炼。经常散步,每分钟80~90步以上.而后过渡到走跑交替各30秒,开始时可5分钟,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

▲患有肠胃病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对于患有溃疡病、胃下垂等肠胃疾病的人,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辅助治疗。但有肠胃疾病的老年人不应参加过于剧烈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吃饭前后不应参加剧烈运动,而宜参加轻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等。

适于溃疡病(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最常用的锻炼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其次为散步和保健按摩。

胃下垂病人常用的体疗方法有医疗体操和气功,也可配合按摩。医疗体操以卧式腹肌锻炼为主,辅以适量的腰背肌锻炼和腹式呼吸。按摩穴位常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胃俞和足三里等。

溃疡病活动期或有出血时不宜进行锻炼。

▲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必须进行体育锻炼才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

1.要进行耐力性项目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可增加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2.可进行医疗体操锻炼:站立原地高抬腿运动、腹背运动、踢退和转体运动。

3.腹部按摩:左手平放在右下腹部,右手放在左手背上。顺时针按摩,每次进行15~30分钟,每天可做1~2次。

4.转腰动:即两足分开站立,两膝微屈,两手叉腰,上体保持正直。以下腹转动为主,以肚脐为轴心,顺时针方向平转,再逆时针转,各转30圈,每次5分钟,每天练习1~3次。

▲贫血老年人运动时注意什么?

有贫血的老年人,参加锻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前要查明贫血的原因:是老年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铁、叶酸等造血原料,还是由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所引起,并应及时治疗。

2.选择运动项目:宜选择运动量小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医疗体操等。

3.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开始锻炼的时间要短.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时间要相应的延长。

4.自我监督:运动中如有心慌、气短等症状时,应减少运动量或中止锻炼。

5.定期检查:锻炼一段时间后应复查血象,根据医生意见再修订运动处方。

▲偏瘫患者应怎样运动?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老年人偏瘫多为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病人如尽快恢复,除配合必要的治疗外,还可以做医疗体操。

1.坐起和站立。①仰卧位,足踝和足趾屈伸练习。髋、膝关节屈伸练习;②坐起练习,最初由旁人扶助,逐渐过度到自己坐起;③坐在椅子上,双脚做踏步动作;④从坐位转为立位:2.恢复步行,改善上肢活动能力,尤其是改善手指的活动能力。①用按摩和被动运动消除手指的屈位挛缩;②手指做屈伸开合等练习;③利用打结、解纽扣、打算盘、写字等方法训练手的细致功能。

▲患颈椎病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牵引、推拿、医疗体操等。锻炼方法是让病人手持1~2公斤重的哑铃或徒手做10个专门的体操动作,主要锻炼颈背、肩胛带和上肢的肌肉功能。其具体方法如下: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臂自然垂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

1.屈肘扩胸8~16次。

2.斜方击拳:屈肘,两手至腰间,向对侧斜方击出,左右交替,各6~8次。

3.上方击拳:屈肘,两手至腰间,向上击出,左右交替,各6~8次。

4.直臂前上举:左右交替各6~8次。

5.直臂外展:左右交替各4~8次。

6.耸肩后展:两臂垂直,两肩尽量上抬,然后向后旋转8~16次。

7.肩臂后展:两肩臂同时进行,肩和上臂要用力,6~12次。

▲哪些方法可消除肩酸痛?

肩部酸痛是老年人常见症状之一,多由于生理机能衰退以及长期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所致。其具体防治方法是:

1.经常用热毛巾敷痛处。有条件的应每天沐浴,使肩部受热,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酸痛感。

2.双手握紧拳头,双臂向左右拉开,自然呼吸,握紧的拳头从手腕处下弯,直到不能弯为止。停止呼吸片刻,然后突然松开双拳,呼一口长气,选择反复做二三次。

3.坐在椅子上,双膝并拢,双手放于膝上,将下巴抬起向前伸直,头向正前方直立,如有人帮助用手按住头部更好。然后双肩突然下落使肩部完全放松,连续做二三次,坚持锻炼,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老年人怎样保持耳聪目明?

老年人视力衰退,听力下降,多半首先出现在左眼和左耳上。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分左右半球,左半球控制右眼、右耳及右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而右半球则控制左眼、左耳及左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由于大部分人都习惯于用右手,较少用左手,这就促进了大脑左半球的健全。因此,要想延缓衰老,就要坚持双手并用。通过锻炼、做操、玩健身球等方法,使左右手得到充分的运动。

要使眼睛保持明亮,摄取足够的维生素B2(即核黄素)至关重要。出现怕光、常流泪等症状,是缺乏维生B2所致。对此,应多吃牛奶、牛肉、菠菜、苋菜、花生等食物。

除饮食外,老年人还应注意耳目的保健。其做法是:

1.叩呜天鼓:两掌紧压耳廓,然后放松,连续几十次,继叩后脑数次。

2.摩平额纹:用四指按摩左右额各20次,以小指同时按摩眶上神经。

3.三指摩颧:用中间三指端自鼻侧徐徐按摩颧下,经四白、颧髎穴至耳门时,轻轻在耳门,做30次,能减少八字纹,保护视觉、听觉。

▲老年人如何注意美容保健?

老年人注意美容保健,会使人容貌焕发,显得年轻。下面介绍一些方法:

1.经常用双手按摩面部皮肤、肌肉,每日晨起一次。双手缓缓地从面部肌肉、血管走向自下而上,从前面向两侧后面进行按摩。

2.戒烟。吸烟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加深眼角皱纹,有损皮肤颜色。

3.保持一定的体重。胖后减肥会使皮肤松垂,面部皱纹增多,因此,要注意饮食有节。

4.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居室内温度和湿度不适宜,会使皮肤干燥,无光泽。一般室内温度应有15~20℃左右,湿度为40%~60%为宜。

5.避免过冷、过热。过冷的气温会使皮肤干裂,过热的温度可以使皮肤脱水失去弹性。

6.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及含蛋白质高的鱼、瘦肉和蛋类,少吃动物脂肪、盐和糖,这样才有利于皮肤的代谢。

▲长期卧床怎样运动?

常年卧床的老年人,活动明显减少,容易发生肌腱、韧带、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只要病情许可,就要进行肢体活动,如伸屈、上举、划圈等。最好是病人自己活动,或用健侧肢体帮助活动。如有困难时,可由他人帮助进行被动运动,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另外,可做肢体的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双手可用健身球或健身圈进行锻炼。经常翻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自行或由家人帮助翻身,同时进行拍背或背部按摩,每天1~2次,可预防肺部感染或褥疮,如能坐起,或他人帮助背靠物坐起时,可以活动一下头颈或肩部,进行医疗体操或保健按摩锻炼。

▲坐轮椅的老年人怎样运动?

人到老年后,各器官随之衰老退化,有的老人,步履蹒跚,走起路来感到吃力,只好坐轮椅;有的老年人因病不能行走,也需坐轮椅活动。

坐轮椅的老年人常卧于床,同样可进行锻炼。用双手推动车轮上的铁环,可使轮椅前进、倒退、转弯;坐在轮椅上可进行医疗体操,主要活动上肢、肩关节、头颈部和腰背部,也可配合保健按摩。坐轮椅的老年人,由于下肢活动困难,会出现肌肉萎缩现象。应尽量加强锻炼,如能站立,可扶物或借助拐杖锻炼走步。也可在床上或轮椅上活动下肢,每日可多练习几次。截瘫病人,下肢不能活动,可乘轮椅到户外锻炼,也可进行日光浴。

▲春季踏青有什么益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去踏春,自有一番情趣。

春季踏青有什么益处呢?

1.春季踏青有助于锻炼身体。春季踏青,走路本身就是一种锻炼。神清气爽,轻松的运动,不仅能够舒筋活血,更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

2.春季踏青有助于愉悦性情。置身于大自然当中,蓝天、绿树、鲜花,清新的空气,怡人的美景,会使人杂念全消,愁情尽解,悠然自得而心情愉悦,顿生超脱、淡泊之感,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性情。

3.春季踏青有助于体悟人生。饱览大自然的风光美景,踏着春天的脉搏,感受生命的气息,那种回归大自然的心态中,你会体味到多彩的人生。

▲垂钓有什么益处?

钓鱼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文化传统,也是一项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那么垂钓有哪些益处呢?

1.钓鱼就要到环境幽静、山青水秀、空气新鲜的地方,在那里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观赏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这样可以忘掉烦恼、疲劳,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可调节神经系统,对减轻高血压,心脏病等也有帮助。

2.钓鱼就要全神贯注,动静结合,忘掉一切私心杂念,大脑可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达到养神的目的。

3.钓鱼可培养老年人的爱好、兴趣。这就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内容,使老年人不觉得孤独,有事可做,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提高情趣,增进健康的目的。

▲老年人出游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出游,不管是近游,还是远游,首先要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高血压症的老年人应先测量血压是否正常;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应测量心率是否平稳;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不易远游;但病情较轻、又控制得比较好的老年人可遵照医嘱,备足常用药后出游,但时间不易过长。在出游时应注意休息,注意营养,注意卫生,饮食要清淡,不要暴饮暴食,由于老年人腿脚不灵便,更不要攀岩登高,注意安全,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出现疲劳感,总之,老年人出游不要一个人行动,以便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