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分寸 做事有尺度
38013200000005

第5章 成与败的分寸(4)

同样的,国家、政党、都市以及企业都会发生这种情形。在扩大与发展之后,停滞与颓废取而代之。挑战的意志被放弃,战略性的观点被平庸的战术取代,技术官僚取代改革者。这时候,个人的创造力消失了。创造力被太多的障碍遮蔽而无法发挥,最后被平庸的巨浪所吞没。这样的国家和人群,不会有进步和发展,而只会倒退、落后以致消亡。一个民族失去了挑战的动力,离没落和被淘汰就不会太远。

作为人群中的一员,如果一个没有创造力、不愿意突破自我的人,同样会被淘汰、遗忘,毫无希望的过完一生。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应当有种挑战的勇气。从懂事甚至不懂事的时候,我们就在不断地向身边的一切事物挑战。愈是挑战欲望强烈、永不止息地挑战的人,取得的成就就越大;反之,当一个人逐渐失去挑战的精神,小心翼翼、庸庸碌碌地过日子,他终将被无情地挤出成功者的行列。

不断挑战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超越自我、开拓眼界,吸收新的知识与经验。如果只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沉醉于以往的辉煌,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我们应当牢记,挑战要有挑战的资本。这就好比一个人要向武林高手挑战,试图同别人一较高低,而他自己却没有练习过任何的武功。他挑战的结果,一定是失败,因为他根本没有向别人挑战的资本,只凭一时冲动、心存侥幸而已。

因此,我们主张在挑战前要打好牢固的基础。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的人们,也证明了这个规律的正确。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就是向“神创造了人”的世俗观念挑战。但是在这个挑战提出来以前,他做到了超越自我,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并为了他新的理论付出了艰苦的学习和求证。物种的进化、人类的历史、生命的演变、地理知识,都曾是他涉足的范畴。惟其如此,他提出的进化论才一举打破了世俗偏见,令人惊讶不已却无以反驳。

当然,勇于挑战的人,更要有准确的目标。假若目标不明,意志不坚定,就如只知道挑战却找不到方向的堂·吉诃德一样,只能给他人留下笑柄,甚至让自己得不偿失。

不论是政治的、艺术的、科学的领域,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律,都有大家共同承认的权威。假若一个人没有明确的挑战目标,找不到适宜的突破口,只是想标新立异,引起大家的注目,其结果不是撞得头破血流尚达不到目的,就是犯下天大的错误,损己害人,成为历史的话柄。

话说回来,我们主张的挑战,绝不是对固有秩序的随意破坏、对正常事物的任意损毁。这种挑战,应当是有益于打破陈旧观念、有益于消灭落后现象、有益于公众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同时也有益于自身思想上的更新和品格上的升华。

9.欲与天公试比高

勇于竞争和擅于竞争才是使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和在事业上卓尔不群的基本原因之一。一味埋头赶路而丝毫不顾及其他对手的情况,缺乏在社会上立足的竞争意识,则很可能落伍于同时起跑的群体。

两个旅行者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狼。甲立刻向前飞奔,乙却弯下腰系紧自己的鞋带。

“你为什么不赶快逃命?”甲边跑边问乙。

“我在紧鞋带,这样可以跑快些。”乙说。

“但是你跑得再快也跑不过狼的。”

“我不需要比狼快,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可以了。”乙系好鞋带,不一会儿就把同伴甩在后面。

这个老掉牙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命运的狼时刻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却像甲一样茫然不知。风靡全国的“超级女声”,有一种“PK”的淘汰制度。PK已成为流行词汇,PK意识深入人心。其实PK自古就有,无处不在。人类自诞生的那天起,就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竞争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在竞争中取胜,就要被淘汰出局。

勇于竞争和擅于竞争才是使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和在事业上卓尔不群的基本原因之一。一味埋头赶路而丝毫不顾及其他对手的情况,缺乏在社会上立足的竞争意识,则很可能落伍于同时起跑的群体。

现代人的心灵里无时不在奔涌着参与竞争的欲望。不论什么方式的竞争,也不论竞争对手是谁,竞争的具体内容怎样。总之,凡是竞争都能强烈地激发人们的生命冲动,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感到自己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只有在竞争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你知道,不论什么方式的竞争,也不论竞争的对象是谁,竞争的具体内容怎样,总之,竞争都是为了让自己这方面的感觉和利益压倒对方、超越对方,你就在这种压倒和超越对方的竞争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实现生命的意义。

肯尼迪家族的口号:“不能甘居第二。”因为有这种必胜的竞技心理状态,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竞选美国第35任总统时,击败了实力强大的尼克松。

乔治·大卫·伍兹在一家股票经纪机构当小厮时,便萌发了压倒对手、一定要在华尔街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争到一席地位的坚强信念,他每时每刻保持着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终于脱颖而出,步步高升,直至跻身世界银行行长之职。

不论你面对什么样的竞争,也不论你所处的环境怎样的恶劣、于你不利,你都不要气馁、不要畏惧,你要相信自己。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智慧的日益丰富使你能够永远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永远都能参与竞争。只要你富有压倒对方的智慧、富有新鲜的知识,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之下你都能取得胜利。甚至可以说,你总是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参与竞争,这本身就是你的胜利。

以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是积极健康的竞争。

心理学告诉人们,一般人在遇到一个陌生人时,都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对陌生人的估价往往略低于自己。这种感觉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自觉的。所以,要客观公平地评价一个人,往往要对这个人有较全面的了解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利害关系带进去评价自己的对手。往往得出的结论是有失公允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也是人在竞争视野中的“盲点”,用时下的词就是“误区”。

年轻人竞争中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情绪上大起大落。比如一个人在一阵争强好胜激烈的心理冲击后,又感到十分悲观,一旦发现条件不如他的人都上去了,于是又自卑起来,甚至在事业上产生了垮掉的感觉。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感受又叫做“自卑型失意”,这种情绪如果占据了主导地位,对工作和事业是十分有害的。

上面的是在事业竞争中比较典型的心理及情绪上的反映。还有一些人,由于失败而忌恨,甚至产生报复心理,这是极端自私的变态心理。这对于群体生活和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有莫大的害处。

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竞赛和竞争,成功有先后,胜利有迟早,只要目标是合乎客观实际的,再加上自己顽强的努力,人人都能成功。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图一时的利益而背弃了远大目标,争一日之长短而有损于自己的素质与品行。美国总统布什,在总结他成功的经验时说:“事业上的竞争与做人是不矛盾的,良好的品格修养只会在竞争中有利于你。”

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在竞争中保持健康的心理,才会在事业上不断地取得成就,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不应该让自己的生活总是平静如水。如果没有奋发的动力,就应该主动为自己找一个竞争的对手。否则,长期置身于枯燥乏味的生活之中,很可能会使自己逐渐颓废消沉下去。

有人说,作为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在征战的疆场上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一比高下的对手。

给自己找个对手,就是积极的处世和主动的竞争,就是在向人生的理想目标挺进的过程中为自己寻求底蕴、寻求动力。只有坚持争上游做前驱,才能创造出人生的辉煌。

不过,你要找的“对手”是有条件的,而不是胡乱找的。你应以你周围的同事或同学为目标,当然你要找的目标一定要他无论是成就或能力都比你好的,换句话说,是“跑”在你前面的人。但也不能找跑太前面的人,因为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力气,这会让你跑得很辛苦,而且充满挫折感。例如: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一个月赚个二万元,你若要和年薪二百万的总经理比,那你日子就不要过了!

“对手”找到之后,你要进行分析,看他的本事到底在那里?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平常他做事的方法,包括人际关系的经营、能力的增进等,都要有所了解。你可以学他的方法,也可以对自己的方法下功夫,相信很快就有成绩出现——你慢慢地和他并驾齐驱,然后超越了他!

等超越了你的“对手”,你可以再跟住另一个“对手”,并且再超越他!

当然也有可能你找到了对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还被后面的人一个个超越过去,这实在令人难堪。碰到这种情形,我要说的是,马拉松比赛讲求运动精神,跑完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尽力比成就更重要!只要你尽力了,不愧对自己,那就可以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奋勇向前的意志,这是人最悲哀的一件事!

跑道就在脚下,对手就在身边,你准备好了吗?

10.挑战自我

你最好能坚持提醒自己:“一定要挑战自我!”这样,你就会有充满自信的感觉,也能进入成功的状态。

要实现人生的最大成功,就要勇于挑战自我。如果停止了自我挑战,那么,前进的脚步也会停滞不前。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缺乏出众的才华,而是因为缺少挑战自我的决心。

威尔敏兹公司的推销员克拉伦斯是一个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有一天早晨,他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站到老板面前说:

“我想辞去现在这份工作。”

“为什么,克拉伦斯?”

“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做推销员的料,我没有耐心,而且也没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我认为自己不配再领公司的薪水。”

一个人竟有这么大的勇气去向老板承认自己的失败,这种品质真是太难能可贵了。如果他能把这份勇气用到工作中去,那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想到这儿,老板作出了让克拉伦斯惊讶的决定,他没有同意克拉伦斯辞职,而是盯着克拉伦斯的眼睛对他说:“我对我任用什么样的人一向很有信心,我认为你完全具备做推销员的特质。我要求你去挑战自我,做最成功的推销员!你现在就从这里出去,在今晚回来前要求自己带比以前任何一天都多的订单回来。”

克拉伦斯傻愣愣地盯着老板,眼中闪出了一道火花。稍后,他径直走出了办公室。

当晚,他回到公司时,已不再像早上那样盲目和大胆,从他身上流露出的是胜利的喜悦。他当天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而且,从那天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能创造新的纪录。

在生活中,像克拉伦斯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并不缺少成功所需的特质,需要的只是一点儿自我挑战的勇气。他们期待着战斗的发生,期待着他人对自己说:“我要向你挑战……”

加利福尼亚州吉源公司有一个当技工的小伙子找到主管,说自己读完高中后就被迫辍学工作,他发现那些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的素质都远在他之上,这令他内心十分自卑。主管对小伙子进行了仔细的考核,发现这个小伙子很聪明,具备了很大的潜质,于是要求他勇敢地向自我挑战,辞去工作重新回到学校。这个小伙子克服了家庭、经济等问题上的种种困难,上了大学,并坚持读完大学的课程。后来,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自我挑战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类似上面故事中提到的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事情正在发生。但是也有很多相反的事例:有人拒绝挑战自我;有人虽被选中去创造一番伟大的事业,但他们的眼中没有闪动那种战斗的火苗,于是他们失败了。这样的事让人感到十分可惜,因为他们丧失了很多取得成功的机会。

你最好能坚持提醒自己:“一定要挑战自我!”这样,你就会有充满自信的感觉,也能进入成功的状态。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自我实现者,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地发展。那么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吧!这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准。因为只有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才能有勇气迎接世界的挑战。